2019台灣電影的三個關鍵字:政治寓言、小清新沒落、新演員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9台灣電影的三個關鍵字:政治寓言、小清新沒落、新演員爆發 ·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傅榆,2018 · 《返校》,徐漢強,2019 · 《陽光普照》,鍾孟宏, ...  2019台灣電影的三個關鍵字:政治寓言、小清新沒落、新演員爆發|鄭秉泓|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俄烏戰爭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2019台灣電影的三個關鍵字:政治寓言、小清新沒落、新演員爆發 鄭秉泓 21Jan,2020 《返校》劇照。

圖/影一提供 2019年過去了,不只是2019單一年度的結束,同時也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結束。

我先前已經在《端傳媒》的專文中,透過圈選10大片單兼提出個人對台片的幾點簡要觀察,在這篇年度回顧中,我將會著重在2019台灣電影的幾個現象分析。

年度10大台片及2010年代10佳 且容我先節錄在上述專文中所列舉的個人年度10大台片,以及2010年代台片10佳。

首先,這個名單是我於2019年在戲院正式商映的近50部台灣電影中選出來的10部台灣電影,其中《疑霧公堂》是電視電影(公視新創電影)、《金魚》則是動畫短片,以上兩片只在台北單一戲院限量放映。

至於蔡明亮執導的紀錄片《你的臉》,則和同樣在中山堂拍攝的短片《光》聯合放映,戲院只有光點華山和高雄市電影館。

2019年度10大台片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傅榆,2018《返校》,徐漢強,2019《陽光普照》,鍾孟宏,2019《你的臉》,蔡明亮,2018《灼人祕密》,趙德胤,2019《樂園》,廖士涵,2019《下半場》,張榮吉,2019《大餓》,謝沛如,2019《疑霧公堂》,李運傑,2019;《金魚》,王登鈺,2019《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張作驥,2019 《灼人祕密》劇照。

圖/岸上影像提供 接下來則是從2010-2019年在台正式商映約莫500部台灣電影中,列出我個人覺得最具代表性的10部作品。

我承認我有點貪心,最終列了11部,其中包含一部短片,以及加碼一部只在影展放映過的電視電影《川流之島》,因為它們好到我實在無法割捨。

2010-2019年台片10佳《賽德克・巴萊》,魏德聖,2011《郊遊》,蔡明亮,2013《刺客聶隱娘》,侯孝賢,2015《大佛普拉斯》,黃信堯,2017《父後七日》,劉梓潔、王育麟,2010《築巢人》,沈可尚,2012《日常對話》,黃惠偵,2016;《幸福路上》,宋欣穎,2017《川流之島》,詹京霖,2017《血觀音》,楊雅喆,2017《返校》,徐漢強,2019 這些年觀察台灣電影,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在意「現實感」這三個字。

縱觀上述片單,除了藝術高度,也以電影與現實的連結是否觸動我作為準則。

所謂的「與現實連結」,不是非得取材真實,或者將故事背景設定在當下,而是我期望台灣電影能夠讓觀眾有多一點共感——那可能是來自共同歷史文化經驗的情感共鳴,也可能是對於日常細節深刻表達所形成的共通默契。

2019的台灣,從電影到電視,從春天上映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到秋天的《返校》和《陽光普照》,再加上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和《俗女養成記》所引發不同層級、不同切入的討論,正是緣於此。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劇照。

圖/七日印象提供 《返校》劇照。

圖/影一提供 關鍵字一:「政治」寓言 2019的台灣電影特別政治,《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和《返校》就不用說了。

大家都知道前者的導演傅榆因為在金馬獎領獎時的一番言論,讓中國影人紛紛撇清與金馬獎關係。

2019年的金馬獎中港影人多數缺席,但複審評審還是提出一份有觀點、有格局的入圍名單。

雖然目前論斷金馬獎是否將要「去中國化」還言之過早,但是這連串風波很明白讓大家知道,如今再也不是「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的年代,而是「藝術即是生活,生活即是政治」。

《我的青春,在台灣》能夠感動無數台灣人,在於紀錄者傅榆和被攝者陳為廷、蔡博藝所形成的一種「後太陽花」共同體的微妙連結。

至於《返校》,表面上是電玩改編的類型敘事,但類型只是吸引觀眾去看電影的藉口。

作為一部恐怖片,《返校》約莫80分,但是作為一部結合台灣近代史和類型敘事的商業作品,它在經營角色情感之餘力求技術提昇,且對於著墨政治毫無閃躲,這對於向來懼怕碰觸政治的台灣電影來說,是非常大的突破,甚至放到2010-2019的十年回顧裡頭,也絕對有一席之地。

此外,未知是否因應2020台灣總統大選,2019年橫空出世了兩部政治片,其一是上半年的《幻術》,其二是下半年的《祭旗》。

前者由久違銀幕的廣告導演符昌鋒執導;後者則是由過去擅拍飛行題材,也曾與人合導白色恐怖電影《天公金》的王重正執導。

《幻術》以陳水扁爭取總統連任時遭遇的319槍擊案為發想,大膽做出一個陰謀論的假設。

姑且不論背後出資、編劇的人真正意圖為何,符昌鋒在美術、攝影和音樂上的用心不容置疑。

此片故事背景橫跨近代50年,從日治時期的年少李登輝講到21世紀的總統民選,時代氛圍有模有樣,選角和表演雖偶而流於大悶鍋式的表面奇觀模仿,但仍有一定的說服力。

奧利佛史東的政治推理片《誰殺了甘迺迪》對於《幻術》有所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符昌鋒的問題不在於要把片子拍成好萊塢山寨的幾成像,而是讓「觀眾」成了這個劇本最後考慮的對象,導致觀眾在觀看時的情感無從投射,而這個陰謀論最終也就像是劉姥姥逛大觀園般草草完結。

相形之下,《祭旗》的目標觀眾非常明顯,針對性也很強烈。

《祭旗》跟《返校》恰好處於天平的兩邊,整部電影也在回應《返校》的slogan——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返校》所要想起來的,是白色恐怖時期,個體生命被國家機器假愛國之名所遭受的身體和精神上的迫害;《祭旗》則是透過八個年過50的軍校同袍的重逢,以公路電影的方式找回他們念茲在茲的中華民國。

王重正久未拍片,近年戮力推動「台灣52」創作計畫,首發是講述女機師題材的文藝片《3904英呎》,這回《祭旗》則是走同學會路線的公路搞笑悲喜劇。

這兩部片的製作成本並不高,但是兩部電影都有著比窘迫製作預算更結構性的缺陷,即便題材與時下台片相較算有新意,但毫無電影感的場面調度以及流於肥皂劇的情節鋪陳,仍舊讓人興致缺缺。

《祭旗》欲以類型敘事導入特定政治訊息的企圖,自然無法達成。

《江湖無難事》劇照。

圖/華映提供 關鍵字二:小清新沒落 說到類型,2019年台灣電影的類型發展頗為多元。

《返校》以外,票房最好的類型片是主打恐怖靈異喜劇的《第九分局》。

雖然此片在人物建構和敘事節奏上還有很多瑕疵,但不可否認從演員到世界觀的建立,仍有其討喜新鮮之處。

《江湖無難事》亦然,混搭喜劇、黑幫警匪再加上《一屍到底》般對於電影銀幕內外虛實交錯的熱血感性歌詠,在台片中相當少見。

台灣擅長的校園小清新今年則有《一吻定情》和《陪你很久很久》。

前者是《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進軍中國力作,技術與敘事節奏有明顯提昇,但是過多對岸元素的刻意置入,讓台灣觀眾對於此片少了投入感。

後者則是拍過新型態警匪類型劇《鑑識英雄》的賴孟傑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電影有濃烈的90年代日港片情懷,拍得算是流暢好看。

挑大樑的李淳、邵雨薇和擔任配角的蔡瑞雪表演各有可觀,但就是整體稍嫌老派。

在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過了整整八年之後,已經又隔了一個世代的觀眾想要的應該不只這些,他們期待的應該是例如近期玩弄錯轉時空,而席捲兩岸的夯劇《想見你》那樣的愛情片。

《大餓》女主角蔡嘉茵。

圖/一晌電影提供 許光漢在《陽光普照》裡表現出色。

圖/甲上提供 關鍵字三:新演員爆發 2019年是新演員爆發的一年。

《陽光普照》的巫建和、溫貞菱和劉冠廷皆入圍了金馬獎,就連沒入圍的許光漢初登銀幕,同樣表現出色令人難忘。

劉冠廷另外在短片集《致親愛的孤獨者》和《瘋狂電視台瘋電影》皆有搶眼表現,其表演幅度之廣、感染力之大,說是我心中年度最優秀演員也不為過。

幾部強調男孩群體的電影如熱血籃球片《下半場》、監獄音樂成長片《樂獄》和刻劃更生人群體的《樂園》,范少勳和馬來西亞的原騰因此獲得金馬獎新演員提名,其他如朱軒洋、林哲熹和張哲豪的表現亦不該小覷。

《返校》奠定了王淨和曾敬驊各自「國民學姐」和「國民學弟」的地位,台灣少見深入肥胖女性內在情感的《大餓》則是征服不少女性觀眾,其中本人與角色幾乎合而為一的蔡嘉茵功不可沒,期待她未來能夠繼續接到突破外型限制的好角色。

小結 最後回到賀歲片,從2010年《艋舺》開啟的本土賀歲片浪潮,在2019這一年終於走到盡頭。

豬哥亮仙逝以後,雖然偶有如《角頭2:王者再起》和《花甲大人轉男孩》之類的IP電影在春節檔突圍,但是真正走傳統賀歲路線的片子,無論影片本身質感,或者票房都是一年不如一年。

例如在2019年春節檔三部台片中,節慶感較重的《大三元》及《瘋狂電視台瘋電影》票房表現,還比不上題材一點也不賀歲的《寒單》。

到了2020春節,無論是《台北物語2:獲利者》還是《喜從天降》、《你的情歌》、《殺手撿到槍》,早已離「賀歲片」這三個字很遠。

從2010到2019,台灣電影從低谷到高峰,再從絢麗歸於平淡,無論路途如何斑駁,品質不盡穩定,每年總還是能看到對於不同類型的大膽開發,對於既定創作脈絡的嘗試突圍,以及新演員永遠是台灣影視產業最強大的資產,期待他們接下來的發展。

《陽光普照》劇照。

圖/甲上提供 影評 金馬獎 影視產業 鄭秉泓 紀錄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

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min}}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利點數1點=NTD1元。

我已詳閱贊助說明,且同意站方的使用條款。

確認送出 您當前剩餘U利點數:{{balance}}點;前往購買點數。

延伸閱讀 2019台劇打下國際市場基底,能否成為今年跳板?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一場與自己的直球對決 一座可貴的「自由」——寫在金馬56之後 台北電影獎改制:當北影放棄使命,我們需要第二個金馬獎嗎? 如果「張老師」生在現代:從《返校》看民主防衛機制的是與非 《江湖無難事》:關於「本土影業」的一則苦澀幽默 作者其他文章 2021年台片回顧(下):十四部非看不可的台灣電影 2021年台片回顧(上):八部「讓人失望」的台灣電影 《佳麗村三姊妹》修復版:睽違17年再登銀幕的「動畫神作」 2020台劇回顧:十三個「不能錯過」的精彩演出 2020台片回顧(下):十一部「非常重要」的台灣電影 2020台片回顧(上):十部「令人失望」的台灣電影 「幹天幹地幹命運」以外:戲王之王吳朋奉的精彩演繹 浪漫而殘酷的《狂飆一夢》:天然獨世代眼中的黨外運動 記陳俊志最後一支影像作品:《用性命去拚搏》 台北電影獎改制(下):思慮欠周的遊戲規則,以及被犧牲的台灣電影 台北電影獎改制(上):當北影放棄使命,我們需要第二個金馬獎嗎? 《我們與惡的距離》總評:台劇新本土運動的高峰 《幸福定格》:一部辯證幸福無法定格的紀錄片 《禁身接觸》:今年最挑釁的電影之一 《我的嗝嗝老師》:寶萊塢又一省思教育的催淚好片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鄭秉泓 鄭秉泓,高雄人,寫影評,策劃影展,也在大學教電影,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及《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

最新文章 當災難變成我們的旅遊景點:《災難觀光團》是一門賺錢的好生意? 朱家安/若我們總是為了未來而活,那我們真的活過嗎? 郝錦鱗/澎湖官方「數位化」作半套,應盡速解決旅遊交通系統的不便 烏烏/女人乳房不是國家的KPI:母嬰親善政策不該侷限於母乳哺餵 癮君子/《漂浪人生》:關於逃亡,也關於難民的未竟之事 最多瀏覽 主力戰車將步入黃昏?台灣國軍應把握的軍武改革契機 烏烏/女人乳房不是國家的KPI:母嬰親善政策不該侷限於母乳哺餵 郝錦鱗/澎湖官方「數位化」作半套,應盡速解決旅遊交通系統的不便 一代大俠的傲然身影:懷想大銀幕之中的王羽 《餐廳失控夜》:走入地獄廚房,一窺職場夢魘中的人物群像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