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PTT推薦book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書名: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作者: 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 出版日期:2012.09.01 圖文好讀版: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PTT推薦GossipingStockC_ChatNBALifeismoneyBaseballcarHatePoliticsLoLmovieWomenTalkKoreaStarhome-saleTech_JobBeautyTW_EntertainbasketballTWMobileCommPC_ShoppingBabyMotherBoy-GirlSteamcreditcardDigiCurrencye-shoppingKoreaDramaKaohsiungKR_EntertainMayDayTainaniOSPuzzleDragonmarriageTaichungBunPlayStationmarvelNSwitchToSJapandrama[心得]《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vivina發表於2022/7/10下午8:34:32看板book標題[心得]《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作者vivina
(乘著夢想去流浪)時間Jul1020:34:322022推噓5推:5噓:0→:1PTT推薦書名: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Dobelli)出版日期:2012.09.01
圖文好讀版: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08/52-denkfehler/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接續上一本介紹的書《邏輯謬誤鑑識班》,我想再多談一點非形式謬誤,畢竟這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容易遇到和忽視的謬誤。
《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這本書就是在談52個人人易犯的思考錯誤,作者用一些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理財、實驗研究等內容,具體說明錯誤在哪、我們為什麼會犯下這樣的錯誤。
此外,針對各項錯誤,作者也一一提出解決之道,讓讀者不易掉入思考陷阱之中。
這本書的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Dobelli)是德國人,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和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Zurich.minds創辦人之一。
他目前有7部作品問世,涵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
這本書在2011年於德國剛出版時就榮登《明鏡週刊》暢銷書冠軍寶座,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足稱作者至今最成功著作。
這本書是由作者長期在報紙專欄上撰寫的文章集結而成,專門在討論人們的認知偏誤,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理財等方面清楚思考並做對決定。
作者認為當我們明白了自身在思考方面的弱點之後,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合理的選擇理由,就像先射了箭再畫靶。
我們也很容易掉入思考的陷阱裡,產生偏差、謬誤、幻覺、錯誤。
作者在書裡橫跨心理學、哲學、企管等領域,涵括52個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最常見的思考錯誤!我在這篇文章裡,就不談那些已經廣為熟知的思考偏誤,而是挑10個我認為也很重要但更容易被忽視的偏誤,還有指出作者在論述中出現的問題。
1.確認偏誤TheConfirmationBias
作者說確認偏誤是所有思考錯誤之母。
這是一種將新資訊解釋成合乎既有理論、世界觀或信念的傾向。
換句話說,凡是牴觸既有觀點的新資訊(以下稱之為「否證證明」﹝disconfirmingevidence﹞),我們便會自動地將它們過濾掉。
例如股神巴菲特(WarrenBuffett)曾經說過:「人們最會做的事,無非就是把新資訊過濾到讓既有的想法得以完整無缺地保持下去!」這或許就是巴菲特會這麼成功的原因吧,他很清楚確認偏誤的危險,從而強迫自己要反向思考。
另一個例子是達爾文。
每逢他的觀察與理論發生牴觸時,他總是會特別認真地對待這些發生牴觸的觀察。
一直以來,他隨身都帶著一本筆記本,強迫自己必須在三十分鐘之內,將那些與他的理論相矛盾的新觀察記錄下來。
因此每當出現「特殊情況」這樣的字眼時,更加仔細地停、看、聽,絕對是值得的。
生活在這世界的每一個人,都不得不對世界、生活、經濟、投資、事業等問題採取某些理論。
基本上,一個人若完全沒有任何想法,所有事情都會變得寸步難行,然而,當理論愈是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確認偏誤的效應也會愈發增強。
例如占星師與經濟專家,他們總是盡量含糊不清,宛如用一塊大磁鐵,將各種可能的說法全吸到身上。
在確認偏誤這方面,沒有哪種行業比財經記者中毒更深!因為他們經常隨便提個空洞理論,再附上兩三個所謂的佐證,一篇報導就這樣大功告成。
這些記者卻不會花任何力氣找出一些否證證明;也就是說,去找一些同樣具創造力文化、卻經營得並不成功的公司,或者不具創造力文化、卻經營得很成功的公司。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不幸,原因就在於我們始終無意識地保持著確認偏誤。
作者說要對抗確認偏誤的方法是將你的一些信念寫下,不管是關於信仰、投資、婚姻、養生、瘦身或事業規劃都好,然後試著找出這些信念的否證證明。
我認為確認偏誤非常氾濫,就是因為我們在當今的網路時代,我們很容易生活在同溫層裡。
我們不知不覺地被社群媒體利用演算法餵養大量的相似訊息,所接觸到的都是支持自己立場的觀點,你就很容易產生一個幻覺,認為自己的主張是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更加深對自己立場的確認度。
所以要破除確認偏誤,第一步就是要走出自己的同溫層,多方地去搜尋與自己立場的不同意見,尤其是不要排斥去聽聽反方的論點。
2.現成偏誤TheAvailabilityBias
現成偏誤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會借助一些易取得的現成例證,為自己描繪出一幅世界圖像。
在現成偏誤的作用下,我們總是系統性地高估了墜機、車禍或謀殺等事故的致命風險;相反地,我們卻總是低估一些較不引人注意的致命風險,比如糖尿病或胃癌等等。
因為在我們的腦袋裡,轟動的、響亮的、惹人注目的事物,比起與它們相反的那些事物更具有可支配性。
我們的大腦是根據「戲劇性原則」在思考,不是根據「量化原則」。
經常反覆出現的一些事情,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大腦記憶庫中提取出來,至於這些事情是否屬實,那可一點也不重要。
所以,人們總是先利用手邊容易取得的資料或處方,但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決策,通常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例如,十年前人們就已曉得運用「布萊克─休斯模型」(Black-ScholesModel)為衍生性金融商品定價並不可行。
無奈人們並沒有其他可取代的方法,於是他們寧願繼續使用這套錯誤的模型,畢竟聊勝於無!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波動性」(volatility)這個概念上:把它當作金融商品的風險指標顯然是錯的,但由於它計算起來十分簡單,我們幾乎將它應用到所有的金融模型裡。
現成偏誤也是很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偏誤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你明知道目前的狀況或方法是有問題的,但你仍然繼續用它。
有句俗語「死馬當活馬醫」,「聊勝於無」就是類似的想法。
但我們現在知道了這樣敷衍的態度是不行的,終究會出問題。
因此想要對付這樣的偏誤,作者建議一個辦法就是去和那些與你的經驗及思考方式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共事吧!因為,如果單打獨鬥,你完全沒有任何機會戰勝現成偏誤!
3.故事偏誤TheStoryBias
「故事偏誤」是說:故事扭曲且簡化了事實。
換句話說,故事會將所有不能與它本身配合的東西統統排除掉。
我們總是容易被故事吸引,卻拒卻抽象的事實於千里之外。
這是一種詛咒,為了那些討我們喜好但不重要的觀點,反而把重要的觀點統統被貶抑了。
在人類開始以科學方法去思考這個世界之前,其實是先用故事來解釋它。
神話遠比哲學的歲數還要大。
因為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配備一條可遵循的路線,於是我們就用那些雜亂無章的細節編織出一個故事。
許多人會稱這樣的指引為「意義」;若我們的故事就這麼經年累月直線地走下去,我們就將它稱為「個性」。
這些我們宣稱理解的事物,在發生的當時其實根本沒有人理解;更準確地說,是根本沒有人「可以理解」!我們是在事後加工製造了一套意義,然後把它擺進歷史裡。
人的大腦天生就比較喜歡故事。
作者舉例假設現在有兩個故事。
(A)「國王死了,王后接著也死了」;(B)「國王死了,王后因為哀傷過度也跟著死了。
」如果你與大多數的人思路相同,你應該會覺得第二則故事比較容易記住。
因為故事(A)只是單純的事實陳述;但故事(B)就創造出了某種意義。
不過,如果就「信息論」(InformationTheory)的觀點來看,故事(A)其實比較容易讓人記住,因為它比較短。
可是我們的大腦顯然不是這麼運作。
在廣告方面也是一樣,比起理性地條列出產品的各項優點,以講故事的方式宣傳,反而更為有效。
為了擺脫這樣的情況,作者建議請你將故事拆解,並且進一步去質疑:故事所要隱藏的究竟是什麼?建議你訓練自己,試著以沒有脈絡的方式去讀一遍你個人的自傳。
4.後見之明偏誤TheHindsightBias
後見之明偏誤是最頑固的思考錯誤之一。
我們可以貼切地用「『我早就知道了』現象」來描述這種偏誤。
從後見之明的角度來看,所有已經發生的事,似乎都緊密地遵循著某種看似合理的必然性。
所以當人們以後見之明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勝利時,便會高估其獲得成功的機率。
後見之明偏誤的危險是會讓我們錯誤地相信,我們「真正的」預言能力,比起「實際的」預言能力還要來得好。
如此一來,我們便容易變得自大,也容易被誤導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後見之明偏誤有三種成因:認知上的(Cognitive)、後設認知上的(Metacognitive)、和動機上的(Motivational)因素。
認知上,人們會選擇性地扭曲或錯誤地記憶他們先前關於這事件的預測。
有可能是因為要回憶與現在的知識一致的訊息比較容易所致。
後設認知上,當人們可以理解一件事情是如何和為何會發生時,他們就會傾向認為這件事是可預見的。
最後,在動機上,人們喜歡認為世界是可預測的,對某些人來說,他們需要相信世界是有秩序的,相信會有一個後果無可避免地出現,會比較安心。
作者建議你可以寫下一些自己對政治、事業、體重、股市等方面的預測,日後再三不五時地將你的預測拿出來跟實際的發展做個比較。
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你是一個爛透了的預言者!請你同樣也用這一套方法去閱讀歷史,少去看那些事後包裝出來的理論,多去閱讀事件發生當時的一些日記、剪報或紀錄。
如此一來,在面對世界的「不可預見性」時,你至少能獲得些許寬慰。
5.結果偏誤TheOutcomeBias
讓我們來做一個思想實驗:設想有一百萬隻猴子在投資股市,牠們買賣股票的方式完全出於隨意。
假設過了一年後,有一半的猴子投資成功;再過一年,又只剩一半的猴子持續勝出。
假設十年後,只剩一千隻左右的猴子投資成功。
二十年後只剩一隻猴子仍屹立不搖。
你會說這隻猴子是股神嗎?這個猴子闖蕩股市的故事說明了「結果偏誤」這種現象。
結果偏誤是說我們總是傾向用「結果」來評斷「決定」,而不是根據「當時的決定過程」來評斷「決定」。
這項思考錯誤有時也被稱為「史學家謬誤」(historian'sfallacy),經典的適例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
當時美國政府是否該疏散人民呢?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後見之明),有很多跡象顯示日軍勢必會攻擊,所以應該要疏散人民。
但如果將時空倒回至一九四一年,我們會發現,當時其實並存著無數相互矛盾的跡象;一些跡象指向日本會發動攻擊,另一些卻完全相反。
如果想要正確地評價當時的決策品質(究竟該不該進行疏散),我們必須設身處地回到當時真正的資訊處境裡,並將事後得知的種種事實一一過濾掉(尤其是日本確實偷襲了珍珠港這項事實)。
結果偏誤警告我們千萬不要僅以成敗論英雄。
一個壞的結果並不必然等於是做了一個壞的決定;反之亦然。
不要對那些事後看起來是錯誤的決定落井下石,也不必對那些可能純粹是出於意外而獲得成功的決定錦上添花。
我們應該根據行為的理由去思考和判斷,才不會流於輕率。
6.公地悲劇TheTragedyoftheComm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C161GvMPc「公地悲劇」這個詞最早是由英國作家威廉·佛司特·洛伊在1833年討論人口的著作中所使用的比喻。
1968年時,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GarrettHardin)在期刊《科學》將這個概念加以發表、延伸,稱為「公地悲劇」。
而這個理論本身就如亞里斯多德所言:「那由最大人數所共享的事物,卻只得到最少的照顧。
」
當個人根據個人利益行事,而不是為共同利益而努力,在這種情況下,共享資源(公地)因自由進用和不受限地被過度使用,就會導致它們被過度剝削而崩潰。
這樣的情況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每一個個體都企求擴大自身可使用的資源,然而資源耗損的代價卻轉嫁所有可使用資源的人們。
我們世界裡的許多情況,都隱含著公地悲劇,諸如二氧化碳的排放、濫墾濫伐、汙染水源、灌溉、無線電射頻的過度使用、公共廁所、太空垃圾、大到不能倒的銀行等等。
這齣「悲劇」只是一種效應;當某個團體的規模越過了一百人左右,而我們也因此超出了系統再生能力的極限時,便會引發這樣的效應。
事實上,公地悲劇是亞當‧斯密(AdamSmith)所主張「看不見的手」(invisiblehand)的反面。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裡,看不見的手未必會將市場調整到最佳狀態;相反地,它可能會讓市場走向崩潰。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可自拔地,一再沉溺於公地的想法當中呢?那是因為演化並沒有在這個社會兩難上,為我們預做準備。
第一,在幾乎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有無限的資源可供我們使用;第二,直到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生活型態都還維持在規模五十人左右的小團體。
在這樣的小團體裡,每個成員彼此認識,若有人膽敢利用公家的資源謀取一己之私利,他馬上會被揪出來,並且受到報復,甚至得面臨千夫所指的嚴重後果。
「公地悲劇」其實是一種很尋常的現象,它最大的錯誤不是出在問題本身,而是出在人類解決這項問題的方法。
也就是說,人們祈求透過教育、啟蒙、資訊傳播、社會正義的感召、教宗的詔令,甚至明星的說教等,將公地悲劇給趕出人間,無奈的是,它並不會因此而遠離凡塵。
想要克服這項難題,唯一可行的路徑只有兩條:「私有化」或「管理」。
具體來說,要不就讓這片肥美的土地落人私人手裡,要不就是對放牧進行管制。
私有化是一個簡單的解答;它甚至可以充作管理的論證理由。
所有無法被私有化的東西,諸如大氣層、海洋、衛星軌道等等,就必須透過管理。
管理可以指由國家頒布某些規則,例如收取使用費、限制使用時間,甚至根據眼睛的顏色(農夫的或牛隻的)決定誰有優先使用權。
7.輕忽機率偏誤TheNeglectofProbability和零風險偏誤TheZero-RiskBias
這兩個跟機率有關的偏誤,我覺得要放在一起講。
首先,是來自1972年的一個實驗。
該實驗室將受試者分為兩組,第一組被告知待會他們一定會受到電擊,第二組被告知有50%的機率被電擊。
研究人員在旁測量這些受試者在預告的時間快來臨之前的身體反應,像是心跳、緊張、手心冒汗等。
結果發現兩組都表現出同樣的不安。
隨後研究人員又做了幾次一樣的實驗,只是第二組的成員被告知電擊的機率一直往下降,20%、10%、到5%。
結果仍然是一樣地不安。
這些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人們會對期待發生的事件之規模有所反應(例如,彩金的總額或電壓的強弱等),但對於它們的發生機率,我們則近乎無感。
換句話說,我們欠缺某種對於發生機率的直觀理解能力,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輕忽機率」,它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決定。
對於風險,我們同樣沒有天生的直觀感受能力。
再回到電擊實驗,第二組的受試者遭電擊的機率一直要等降到機率變成零時,受試者的不安反應才明顯改善了許多。
這時我們可以來談什麼是「零風險偏誤」。
假設有條河的兩條支流A和B都有污水引發的致命風險。
如果採取措施A,可以將A支流的致命風險從5%降至2%。
如果採取措施B,可以將B支流的致命風險從1%降至0。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措施B,但比起措施A可以降低3%的致命風險,措施B只降了1%。
所以理性計算上我們應該選措施A而不是措施B。
這就是零風險偏誤。
這當中似乎有什麼神奇的機制在作用,使我們一面倒地看重「零風險」。
我們總像飛蛾撲火那般,為了將微小的殘存風險徹底斬除,多付出了心力與金錢。
幾乎所有追求零風險的個案裡,人們原本可以更妥善運用各種寶貴資源,讓別的問題也一併降低風險;但人們卻選擇沒有效率地運用資源,寧願將其投至追求零風險的目標上頭。
這顯然是種不太理性的反應,但它卻是「正常的」。
在行為經濟學中,康納曼和特沃斯基就提出了「展望理論」(prospecttheory)來解釋零風險的誘惑。
該理論主張「大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更敏感(損失效應)」,透過完全地迴避風險,正消除了損失的可能性,這可能會令大多數人感覺比較放心,以至於不做出冒險選擇。
再者,在思考上人們會選擇較少努力程度和不確定較低的選項,以減少認知壓力,而非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計算最佳解決方案。
因此關於機率和風險,有兩個結論。
第一,是除了風險為零的情況外,我們其實相當拙於明辨不同風險的危險程度。
當情勢愈嚴峻或問題愈趨情緒化(例如,輻射災害),降低風險的安撫效果也會跟著打折。
由於我們無法直觀地掌握風險,因此必須花點心思去計算風險。
第二,請跟零風險概念說再見。
學著在沒有什麼事是百分百確定的情況下過活;不管你的積蓄、健康、婚姻、朋友、敵人,甚至國家,沒有什麼是百分百確定的。
8.框架Framing
同樣一件事情如果用不同方式陳述,便會讓聽者的感受大不相同。
心理學家使用了「框架」這個專業術語,來稱呼這樣的現象,有時稱為「框架效應」(framingeffect)。
這個現象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卡夫曼和特沃斯基在1981年的實驗中發現(Tversky&Kahneman,1981)。
他們設計了一個問卷:假設有一地區的600位民眾生命受到某傳染病的威脅,對策A可以拯救200人的性命;對策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讓600人全部得救,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機率無人得救。
你會選擇哪一個方案?結果大部分受訪者都選A。
接著他們再把相同的問題的兩個選項以倒過來的方式再問一遍:對策A會犧牲400人的性命;對策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沒人犧牲,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機率全部犧牲。
結果,大多數人選B,反而選A的人變成了少數。
這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在做決定時,不僅受到選項的資訊影響,還有陳述方式的框架。
例如根據不同的陳述方式,「拯救」VS.「犧牲」,這些受訪者們竟然對同樣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判斷。
而「美化修辭」是框架特別常見的變種。
比方說,股市重挫,我們會說那是在「修正」;企業支出成本過高,我們會說那叫做「商譽」;在管理學課堂中,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都不叫「問題」,相反地,那是「機會」;被開除的經理其實是要「重新出發」,去開拓更美好的人生。
此外,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整件事情的單一或少數面向時,我們也會被框架原則牽著鼻子走。
比如,在購買二手車時,我們往往只專注於車子的里程數,卻忽略掉引擎、煞車及各種零組件的真實狀態;也就是說,里程數往往主導了我們是否購買二手車的決定。
作者提醒我們千萬要注意,沒有框架,你根本什麼也無法陳述。
但是每件事情,無論是從好友那裡親耳聽聞,還是從一份嚴謹的報刊上讀到,都是處在某種框架裡。
9.雙曲貼現TheHyperbolicDiscounting
對我們來說,立即是很有價值的;可是,到底值多少呢?它有著超乎理性所能論證的價值。
我們所做的決定,往往會因為時間基準的不同,而跟著反覆無常。
經濟學學者們稱這樣的現象為「雙曲貼現」,意思是說:做決定的時點與獲利的時點愈接近,我們的「情緒利率」(emotionalinterest)就愈容易跟著調升。
雙曲的意思是指時間軸上的最近和遙遠的未來。
貼現是指將未來的金額折算到現在的價值。
我們會將不同時間出現的金額折算到同一時間點(多數是現在),以方便比較實際價值差異。
不過,受到「雙曲貼現」影響,遠期的金額通常會被過度折算,與理論上應有的價值出現分歧,感覺上變得較不值錢。
雙曲貼現代表著一種人類會被「立即」牽著鼻子走的事實,而這項事實在人類還是野生動物時即已留下烙印。
一九六○年代,華特‧米歇爾(WalterMischel)進行過一項與延遲享樂有關的著名實驗。
在YouTube上如果用關鍵字「棉花糖實驗」(marshmallowtest)搜尋,可以找到許多有趣的相關影片。
在某個影片中,一些四歲左右的小男孩面前擺了一塊棉花糖,這些小朋友被告知有兩種選擇:他們可以馬上把棉花糖吃掉,或者忍耐幾分鐘不吃,那麼他們還可以額外多得到一塊棉花糖。
有趣的是,只有極少數小孩能夠等待;更耐人尋味的是,米歇爾的研究結果指出,延遲享樂的能力竟然是日後事業成功的一項可靠指標。
讀到這裡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作者說的雙取貼現是一種思考錯誤,因為為了立即的享樂而放棄未來更大的利益是不明智的。
但是在此,我想提供更進一步的思考,當你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時,你還能有信心地等待未來嗎?是不是現在先入袋為安,觀看局勢後再做決定會比較好呢?
讓我們來思考一個簡單的例子。
你喜歡吃草莓蛋糕嗎?你是會先吃到草莓的人還是留到最後才吃,要慢慢享受的人呢?對於想留到最後慢慢吃的人,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草莓在你還沒吃完蛋糕前就被他人給吃掉了?你生氣地指責對方為什麼吃掉你最愛的草莓時,對方還無辜地回答你說「我以為你不喜歡吃才留著呀」。
或者,原本打算要最後才吃的草莓蛋糕,卻因為先前已經吃太多,現在吃不下了,所以只好放棄。
又或者,在你一個人準備慢慢享受時,突然一通緊急電話來,讓你中斷了進食的機會。
這時候是不是會有一種後悔的心情:「早知道就先吃掉了呀」?這些例子只是要說明,為什麼延遲享樂不一定永遠是對的,有時選擇兌現反而才是更好的選擇。
身邊也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存了好多錢,想說要等以後好好享受人生,但一場意外過世了,就什麼也沒有享受到了。
年輕的時候說等退休了才要去環遊世界,但等到退休後有時間、有錢了,但已經沒有健康和體力可以去了,這時候才後悔早知道年輕時就該去闖一闖。
至於棉花糖實驗從1990年華特‧米歇爾公布他們的追蹤研究,說當初有拿到第二塊棉花糖的小朋友,在高中生申請大學的SAT成績上有比較好的表現,因而被認為延遲享樂的能力是日後事業成功的一項可靠指標。
但其實棉花糖實驗在其他學者的重複實驗下,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例如在2012年羅切斯特大學稍微改變了實驗:一組在進行棉花糖測試之前沒有兌現承諾(不可靠的測試組),第二組在他們的棉花糖測試(可靠的測試人員組)之前有一個兌現的承諾。
結果發現可靠測試組等待第二個棉花糖出現的時間是不可靠測試組的四倍(12分鐘)。
研究者認為,這是對最初的解釋提出了挑戰:華特‧米歇爾將「自我控制」(self-control)作為兒童表現的關鍵因素,但如果是這樣,我們測試自我控制應該預測等待的能力,而不是有意義的戰略等待的結果。
研究者們質疑在斯坦福大學的棉花糖實驗之前,沃爾特·米歇爾其實已經有證明,孩子相信承諾的延遲獎勵實際上會兌現是延遲選擇的重要決定因素,但他後來的實驗沒有考慮到這一因素,也沒有控制個人在報告與生活成功的相關性時,關於可靠性的信念的變化。
2018年,更有學者重新研究小時候的延遲等待和長大後的學業表現的相關性,他們指出這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很小(TylerW.Watts,GregJ.Duncan,andHaonanQuan,2018)。
他們的研究發現對那些在4歲時多等一分鐘的小孩,預測其在15歲時的成就會增加大約十分之一標準差。
但這種雙變量相關性,在對家庭背景、早期認知能力和家庭環境進行控制的情況下,比原始研究減少了三分之二,僅為原本報告的一半。
他們的結論是青少年成就的大部分變化來自能夠等待至少20秒。
而延遲時間與15歲時行為結果測量之間的關聯要小得多,而且很少具有統計學意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5cFoVCcEzM&t=441s我認為在一般情況下,雙曲貼現確實是一種思考錯誤。
當我們愈有能力控制衝動,就愈能避免這樣的錯誤。
但是我們也不該固守總是延遲享樂,有些事情還是要立即兌現才好,尤其是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
至於何時該兌現,這就是人生的考驗。
10.泳將身材的錯覺 TheSwimmer'sBodyIllusion
在這一章裡,杜伯里說了一個故事。
股市交易員塔雷伯有天想奮發圖強甩掉身上的贅肉,所以他四處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
他看到游泳選手們的身材個個都像是雕像般完美,所以他決定也來每週兩次到泳池的魔鬼訓練。
經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終於了解到,過去的那段魔鬼訓練期間,他根本就是處於某種陷阱當中。
「泳將身材的錯覺」就是以為泳將的完美身材是因為他們進行了大量訓練的結果,但其實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有了好身材,所以才能成為職業級的泳將。
換句話說,他們的身材其實是某種「篩選的標準」,不是他們運動的「結果」。
接著他說類似的錯覺也出現在化妝品代言上,並不是化妝品讓那些女人美到變成了模特兒,而是她們天生麗質。
這都是倒果為因的錯覺。
同樣地,哈佛大學真的是一所好學校嗎?確實的答案我們不得而知。
或許這所學校本身很糟糕,但它卻網羅了全球最聰明的學生。
最後作者結論,實際上,幸運大多與生俱來,並且會在人生過程中穩定地持續著。
但是那些成功的人似乎並不接受「他們天生就是比較幸運」這樣的說法,反倒傾向於將這一切解釋成他們總是正面看待萬事萬物的結果。
因此,奉勸我們最好遠離那些高唱天助自助者,因為他們是百分百地擁有天生的幸運傾向,而這些幸運秘訣在其他數以億的小人物身上根本無效。
看到這裡,我不知道你是否贊同作者的論點,我個人是充滿問號。
因為這其中明顯和我個人經驗不符。
然後我就去搜尋所謂泳將身材的錯覺的相關,我發現所有提到泳將身材錯覺的文章都是因為看了杜伯里的這本書,而在其他認真討論認知偏誤的教科書或網站裡,根本也沒有泳將身材錯覺這一項,有的是「倒果為因謬誤」。
即便在倒果為因的謬誤裡,也沒有說泳將身材是其中一個例子。
因此,我認為「泳將身材錯覺」是杜伯里自己創的,他想要說明倒果為因的偏誤,但是他的論證是有問題的,他正好犯下了我前一篇文章《邏輯謬誤鑑識班》從偵查謬誤來強化你的批判性思考力裡提到的「合理的當作是正確的」謬誤、「以偏概全」、「輕率地否定一個因果連結」謬誤。
篇幅關係,我會另外寫一篇文章「泳將身材的錯覺」這個認知偏誤成立嗎?來說明清楚。
讀後心得: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不錯的書,整理了52個人們容易犯的思考錯誤,涵蓋了心理學、經濟學、行為認知等層面。
但是我也發現裡面有些論點是有爭議的,像是棉花糖實驗,在這實驗問世的50年後就得到了翻轉。
這也凸顯了為什麼哲學家時時在提醒大眾對所謂的科學研究和實驗報告要小心他們的推論過程。
不要盲目地相信所有的研究,但也不是說要你當完全的懷疑論者。
多多訓練你的偵錯神經讓自己能避免掉入這些思考誤區才是最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
更多的認知偏誤列表Wiki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E5%81%8F%E8%AA%A4%E5%88%97%E8%A1%A8
「泳將身材的錯覺」這個認知偏誤成立嗎?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10/whats-wrong-with-the-swimmers-body-illusion/
《邏輯謬誤鑑識班》從偵查謬誤來強化你的批判性思考力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01/detecting-logic-fallacy/
--「哲思饗宴」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hilosymposium
誠摯地邀請您來參加一場閱讀與思考的饗宴
--※發信站:批踢踢實業坊(ptt.cc),來自:88.169.127.83(法國)
※文章網址:https://www.ptt.cc/book/M.1657456481.A.3C7
※編輯:vivina(88.169.127.83法國),07/10/202220:38:57
推boombastick07/1022:04這本書不錯!推banana107/1110:41我是看英文版TheArtofThinkingClearly,不過英文版→banana107/1110:41有99個認知偏誤,大概版本差異推skycastle07/1110:48推推Terahara07/1112:00推!推yingeng07/1119:31我也是最近看的,很多概念不錯
更多相關>_8[心得]《失控的正向思考》—不樂觀,就該死《失控的正向思考》—不樂觀,就該死
致謝微批刊登本文:
「二○○五年前後,正向想法流出太陽系,穿越廣大的星際氣體,閃開黑洞,擾亂遙遠行
星的潮汐,湧入宇宙,規模空前浩大。
若有人(不管是神或外星生物)有辦法看透人類發
射出去的正向想法,肯定會看到一大堆畫面,像是苗條身材、大型豪宅、快速升遷、瞬間2[心得]《在大腦外思考》如何善用大腦外的智慧?《在大腦外思考》讀後心得:如何善用大腦外的智慧?
你的身體、環境、人際關係,都是思考和創意的無限資源
圖文好讀
你知道嗎?我們長久以來認為創意、智慧、記憶是在大腦「裡面」思考出來的,然而,愈
來愈多的科學證據顯示,大腦「外面」的世界才是解鎖我們大腦潛力的關鍵。
今天介紹的2[心得]思考外包的陷阱閱讀筆記:思考外包的陷阱
在「快答案」的世界,我們如何重建常識、擴充思維?
作者:VikramMansharamani;譯者:田詠綸
網頁好讀版;
《思考外包的陷阱》的中文書名對比原文書名《Thinkingforyourself》其實翻的其實15[心得]《金錢心理學》五個常見的用錢錯誤和解法《金錢心理學》讀後心得:五個常見的用錢錯誤和解法
生動詼諧的用錢寶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
圖文好讀
「花錢」是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做的事情。
無論是吃喝玩樂、買書看電影、買車買房,所
有的事情幾乎都離不開「錢」。
但是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花錢買某樣東西嗎?你知道自己爆[問卦]不經思考,第一個想到的狗官是誰跟風來問個不經思考文
如果要大家在不經思考下直接舉出一個狗官的人選
你會想到誰呢?
我會想到包龍星
畢竟這是九品芝麻官裡有名的台詞6[心得]《我與貍奴不出門》:想像與思考集結讀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想像與思考集結的散文集
/
總結:「需要不斷跟著作者思考的一本散文集。
」
/2[心得]《邏輯謬誤鑑識班》如何訓練批判力思考部落格圖文好讀版:
書名:邏輯謬誤鑑識班:訓練偵錯神經的24堂邏輯課(增訂新版)
作者:冀劍制
我們常說要訓練思考力,要進行批判性思考,但該怎麼訓練呢?63[閒聊]道友群發問了:最近都在看什麼書呢說到最近看的書嘛
諸界第一因-爽書....
殺生道果-還行吧
超神道術-一路爽一路無聊,作者哪來的臉要票啊==
修仙死路一條-還算讚,作者最近文章vivinabook2022年7月4日16:072[心得]《邏輯謬誤鑑識班》如何訓練批判力思考部落格圖文好讀版:
書名:邏輯謬誤鑑識班:訓練偵錯神經的24堂邏輯課(增訂新版)
作者:冀劍制
我們常說要訓練思考力,要進行批判性思考,但該怎麼訓練呢?book2022年6月22日20:353[心得]《自願被吃的豬》讀後心得下部落格圖文好讀版:
前言:雖然這是一本哲學普及書,但是因為對完全沒接觸過哲學的人來說可能會
有很多比較困難的術語,所以我補充了許多解釋和網路資源在這讀後心得裡。
建議
網頁版可以利用超連結直接看補充的資訊。
book2022年6月22日20:186[心得]《自願被吃的豬》讀後心得上《自願被吃的豬》讀後心得上:與價值判斷相關的十大思想實驗
部落格圖文好讀版:
前言:雖然這是一本哲學普及書,但是因為對完全沒接觸過哲學的人來說可能會有
很多比較困難的術語,所以我補充了許多解釋和網路資源在這讀後心得裡。
建議看book2022年6月18日20:122[心得]《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讀書心得網誌好讀版: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就很受吸引,一方面是因為關於知識管理的題材我本身就很有興
趣,另一方面是對作者好奇。
這是我讀山口周的第一本書,從書裡認識到作者大學是念哲
學,研究所是念美術史。
這種我們一般人認為會找不到工作的科系,是如何走進職場並成book最新熱門推薦🔥🔥🔥39[討論]必看的經典科幻與奇幻小說1[問題]小巧的閱讀器11Re:[贈送]高雄左營大量書籍錄音帶vcddvd[贈送]Readmoo讀墨8折優惠券[心得]還好我們沒有走到邑司世界線。
[討論]嚴歌苓談64經驗Re:[贈送]高雄左營大量書籍錄音帶vcddvd3[贈送]高雄左營大量書籍錄音帶vcddvd5[推薦]《征服的怒潮》經典的太平洋三部曲之二。
2[心得]《改變整理的順序,就能存到錢》3[問題]用kobo看日文書的問題[心得][抽書]《鬧情緒的小火龍》英國繪本7[問題]誠品的隨需印刷(POD)20Re:[討論]論文改編成書,絕無抄襲~~8Re:[討論]論文改編成書,絕無抄襲~~2Re:[討論]論文改編成書,絕無抄襲~~1Re:[討論]論文改編成書,絕無抄襲~~4[問題]反烏托邦三部曲以及動物農莊譯本1Re:[討論]論文改編成書,絕無抄襲~~13Re:[討論]論文改編成書,絕無抄襲~~1[問題]哈利波特訂價都不一樣3[心得]讀言叔夏《沒有的生活》:華麗的沉重18[討論]原文和翻譯對照著看,大家會這樣做嗎?[心得]為什麼不找伊文斯—浪漫的偵探冒險小說1[心得]光球貓—透過靈異現象訴說遺憾與溫情的短22[討論]有人看書的時候也愛喝一杯嗎?書單x酒單13[問題]第3台閱讀器選擇困難(KOBO)1Re:[問題]有請推薦類似紅藥丸法則跟柴鼠的書9[心得]HyreadNotePlusC7.8吋彩色機種評測3[心得]《天才的人間力,鈴木一朗》
延伸文章資訊
- 1思考的藝術:筆記&讀後心得|方格子vocus
思考的藝術:筆記&讀後心得 · 互惠(The Reciprocity) · 司機的知識(The Chauffeur Knowledge) · 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Die Es-wird-s...
- 2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心得 - AA生存實驗室
- 3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 心得書評網站PDF - 痞客邦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商周出版@ISBN:9789862722114 【讀書心得】 (本文為讀書會成員心得分享,版主整理) 思考是一件人類從不停止的 ...
- 4思考的藝術(讀書心得 -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敗- 痞客邦
思考的藝術(讀書心得筆記般的精巧之作。 我本來以為作者是美國人,但看了書裡插圖上的文字,才發現原來作者是德國人──這,簡直是活生生的思考偏 ...
- 5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 博客來
《生活的藝術》魯爾夫.杜伯里:透過思考工具,你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 文/商周出版 2018年03月06日. 《生活的藝術》作者Rolf Dobelli 台灣瘋搶衛生紙新聞登上B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