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水滸傳》夢遊梁山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戲說《水滸傳》 夢遊梁山泊

作者:王樹琛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偉大的小說家施耐庵創作的著名長篇小說。

作品以歷史上宋江等36人的農民起義為依據,形象地描繪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部過程。

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在發掘梁山泊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中,無情地揭露了「官逼民反」的趙宋王朝統治的腐朽、黑暗現實,生動地描繪了梁山起義如何由零星的復仇火星發展到燎原大火的鬥爭過程,塑造了一大批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農民起義英雄形象:如黑旋風李逵、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沖、行者武松以及吳用、石秀、二解、三阮、顧大嫂等,熱情地歌頌了他們的英雄業績。

小說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去描寫並謳歌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鬥爭。

小說的藝術成就輝煌卓越,尤其長於語言技巧和描寫人物的筆法,它的語言平實樸素、準確、洗鍊而生動,富於濃烈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個性;在描寫人物上,重筆濃墨,色彩絢麗,酣暢淋漓,神情面貌如見其人。

筆者大約是在讀小學5年級時接觸到《水滸傳》一書並開始閱讀的。

書中的李逵、魯智深、武松、林沖和花榮等人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刻印到我的腦海中,在課餘時間,我經常把這些人殺富濟貧,戰官軍除貪官的動人故事講給同學們聽,並博得大家的喝彩。

從那時起,我就產生了一個宿願,有朝一日,我一定親臨水泊梁山,親眼目睹英雄們所生活過的峻岭茂林,險灘深澤,實地領略一番梁山勇士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生活環境。

經過將近60年的漫長等待,2016年6月,在一個金黃色杏子掛滿枝頭的甜美日子,我終於攜老妻如願以償。

梁山古名良山,因漢文帝子梁孝王曾圍獵於此,死後葬山麓,遂易名梁山,位置在今山東省梁山縣城東南2.5公里處。

黃河蜿蜒於西,京杭大運河流經其東,北瀕東平湖,南接平原。

主峰虎頭峰海拔197米,山勢險峻,峽谷深邃,唐宋時黃河潰決,周成大澤,廣800里,即古「梁山泊」,此泊現今仍存,只是水域已縮減為不足10里。

梁山諸峰及附近地域遍布水滸故事遺蹟。

在虎頭峰與雪峰之間有山口名曰「黑風口」兩側是懸崖峭壁,深谷絕澗,乃通往宋江寨之咽喉,相傳黑旋風李逵在此把守。

他時而循盤陀馬道下山,去杏花村王林酒店飲酒。

在黑風口崖道上方,塑有李逵的巨幅漢白玉雕像,手握兩把板斧,目光如矩,神態英偉,氣宇軒昂,威風凜凜,大有殺盡天下豪強,剷除人間不平的武俠氣概!與李逵塑像合影留念的遊客特多,我和老妻排了近10分鐘的隊,才興高彩烈興高彩烈地與黑旋風照了像。

登上虎頭峰,來到宋江寨,有大石壘成寨牆,寨中央有「聚義廳」,廳外一巨石突起,上鑿深窩,深窩中高高樹立著「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張揚著梁山義士們的俠肝義膽和起義宗旨。

宋江寨東北有小平山,山頂平坦寬敞,相傳為起義軍的演武場。

在這裡,我遇到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華裔遊客,自述是小李廣花榮的後人,叫花武昊天,他和我一樣,是一個鐵桿水滸迷,看過10幾遍的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然後到這裡來尋根問祖。

我們倆相談甚洽,都對《水滸傳》一書後半部分「招安」的描寫忿忿不平。

詢問當地老者,他們說歷史上宋江「勇悍狂俠」,根本就沒有接受招安。

《水滸傳》對農民起義軍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接受「招安」,及其悲劇結局的描寫,是對農民起義軍的嚴重歪曲。

宋江在起義軍殺得官軍「人仰馬翻,潰不成軍」的勝利情況下,率領人馬拜倒在大宋皇帝腳下,接受了屈辱的「招安」,並且做為鷹犬反過來血腥地去鎮壓方臘起義,演出了令人慘不忍睹的歷史悲劇,這是《水滸傳》這部作品的封建性糟粕,表明了作者世界觀的落後和局限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