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三國 誰主沉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劇評

這是兩個絕世奇才之間的宿命對決

這是一代臥龍冢虎之間的問鼎天下

這是曹魏蜀漢強弱國家的生存較量

這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生死拉鋸

這是英雄無覓司馬諸葛的惺惺相惜

這是建功立業智慧博弈的家國情懷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是由張永新指導、吳秀波、王洛勇、劉濤、張筠甯、劉歡、李晨、唐藝昕等聯袂主演的大型古裝歷史權謀劇,該劇以主人公司馬懿為線索,還原了名著《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出仕之後輔佐曹魏對抗諸葛孔明的故事,其中還原了小說中擒孟達、空城計、高平陵事件等耳熟能詳的故事情節,將司馬懿對曹魏集團所做的貢獻做了客觀真實的還原,也客觀的展現了擊敗諸葛亮之後司馬懿詐病賺取了曹爽,消除異己、權傾天下為西晉王朝奠定基礎的情節,向觀眾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司馬懿形象。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講述的是司馬懿與諸葛亮這兩個絕世奇才之間的宿命對決,是臥龍與冢虎之間的人傑碰撞。

曹丕病逝,將太子曹叡託孤給司馬懿等四位大臣,司馬懿開始再次進入朝廷,十數年如一日的臨危受命抵抗諸葛孔明的入侵。

孔明六出祁山,司馬懿六次臨危受命,臥龍與冢虎相拒五丈原,司馬懿率軍堅守死熬諸葛亮,秋風瑟瑟,落日蒼茫,臥龍諸葛孔明病逝於五丈原,空留下八陣兵書和一曲瑤琴訴說著蒼涼,司馬懿目送孔明離世,流下了惺惺相惜的淚水,一代英傑的離開,獨留下司馬懿無敵於天下的落寞。

曹叡壯年而逝,再一次將幼主託付給了司馬懿,司馬懿再一次背起了年幼的太子曹芳,也再一次背起了大魏沉甸甸的江山,這一次司馬懿不願再做一個力挽狂瀾的棟樑之臣,他產生了取而代之的瘋狂野心,幾載春秋韜光養晦的蟄伏隱忍,終於換來了詐病賺曹爽的天賜良機,高平陵前,司馬懿翻雲覆雨之間就奪取了曹魏四代君臣開創的江山,將曹爽的三族全部誅滅,把曹魏的忠臣斬盡殺絕,司馬懿變得嗜血、變得多疑、變得令人陌生,他凶戾、陰鷙、狠辣,深沉,冷漠,他恐懼,他孤獨,他多疑,他驚悚,他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登上了權利的金字塔頂峰,他成為了真正的唯我獨尊,他被親人拋棄,他與世俗決裂,他將權利凌駕於生命之上, 他成為了一個孤獨的王者。

他將所有的政敵全部消滅,他將全部的對手全部翦除,他為後代奠定了西晉王朝的根基。

民間傳說中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意思就是頭可以做一百八十度的旋轉。

在上一部中司馬懿因為「鷹視狼顧」之相看了曹操一眼,便與曹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上一部中著重展現司馬懿出仕之後輔佐曹丕在與曹植的奪嫡鬥爭中步步為營並且最終勝出的故事。

而在這部《虎嘯龍吟》中則是凸現司馬懿與諸葛亮這兩個絕世奇才之間的宿命對決為主。

這一部分內容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大量的筆墨描寫,在影視劇的表演中有理有據可循,對於呈現司馬懿後半生的起落轉承也顯得更加客觀真實。

對於司馬懿這個歷史人物在影視劇的表現中已經有珠玉在前,無論是老版《三國演義》中魏宗萬老師飾演的司馬懿還是新版《三國演義》中倪大紅版的司馬懿都是經典角色,尤其是倪大紅版的司馬懿更是將司馬懿演繹的入木三分,所以對於這麼一部呈現司馬懿人生軌跡的電視劇來說,重新詮釋司馬懿這個人物形象會有很大壓力,不僅要擺脫前輩飾演的司馬懿的人物痕跡,更得凸現出自己的人物特色,這就需要演員在角色駕馭上面狠下功夫,爭取做到真正的人戲合一。

對於吳秀波這個演員,我唯一見他拍過的一次古裝戲就是在《精忠岳飛》中作為配角飾演了挑滑車的猛將高寵這一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幾乎再無任何參演古裝劇的痕跡,即使如此,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吳秀波版的司馬懿著實讓觀眾驚艷了一把。

司馬懿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這個人物身上處處充滿了矛盾性,要塑造出這樣的歷史人物對導演和編劇來說都是充滿挑戰性的,導演和編劇塑造的司馬懿是平面上的人物,而演員要塑造的司馬懿則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立體人物。

吳秀波是個戲骨級別的優秀實力派男演員,他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塑造了司馬懿的一生,雖然劇集目前只有播放到了第六集,但是從目前曝光的片花來看吳秀波憑藉精湛的演技塑造的司馬懿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最為出彩的是他塑造的老年司馬懿更具有張力,花白色的鬍鬚,深沉的面龐,穩健紮實的肢體動作,還有那一身殷紅的衣袍,他低著頭,眉頭緊鎖、目光深重,經歷了世事沉浮之後的司馬懿滿臉滄桑,他習慣了宦海沉浮,看清楚了權力的真容,步履緩緩的抬起,向前,向前,再向前。

吳秀波飾演了司馬懿的一生,從青年中年再到老年,這一生伴隨著天下大勢的風起雲湧而幾度沉浮起落,青年時期蟄伏在野的低調淡然,中年時期為國家出謀劃策的如履薄冰,再到老年時期取而代之的野心勃勃,吳秀波戲骨級的演技張弛有度,揮灑自如,舉手投足之間將司馬懿的角色塑造的有血有肉,將司馬懿的一生演繹的淋漓盡致。

除過司馬懿之外,作為他的絕世宿敵的諸葛亮的人物魅力更加令人折服,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是賢臣的代表。

諸葛亮雋逸、瀟洒、充滿書生氣,他本身就擁有一大批粉絲,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作為走向世界的實力派男演員王洛勇的外形形象本身就俊朗飄逸,充滿了書卷氣息,這與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本身就自然契合,王洛勇的演技更是不容置疑,他塑造的諸葛亮形象淡然、儒雅、洒脫、雋逸,將諸葛臥龍處驚不變的瀟洒飄逸演繹的風輕雲淡,頭襄玉冠,英姿勃發,指點江山,博弈天下,羽扇輕搖之間諸葛孔明的形象躍然眼前。

作為司馬懿原配夫人的張春華是本劇中最為性格特徵明顯的一個人物形象,說好聽點是巾幗本色,說難聽點是悍婦一枚,這樣的人物性格看起來比較單一,但是他對司馬家和對兒子的深情卻愛的深沉。

劉濤是一個比較中性的女演員,容貌在女演員中並不算出眾,但是勝在英氣勃發,美在端莊大氣,而且之前劉濤塑造過霓凰郡主和媽祖,對於古裝劇的駕馭可以說是手到擒來,劉濤飾演的張春華開心時黛眉緊蹙,額頭微皺,目光如炬,姿態凌厲,手持三尺青鋒閃耀著令人心悸的寒芒;痛苦時眼眶紅腫,淚水如注、神情恍惚,容顏憔悴,眼中痛哭流涕渾身顫粟令人心疼。

要將這兩種人物形象完美的整合到一個人物形象的身上,那對演員的演技可就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但是劉濤卻將這兩種迥然不同的姿態展現的洒脫自然,毫無矯揉造作,在舉手投足之間的人物性格轉化毫無痕跡,渾然天成。

說過了司馬懿的正室張春華,那對於司馬懿的側視小妾柏靈筠也必須做個說明。

柏靈筠是一個亂世之中飄搖的奇女子,她是司馬懿的小妾,也是曹丕監視司馬懿的棋子,她不僅是相夫教子的妻子,而且還對政治卻是有著超乎常人的敏感。

柏靈筠這個人物形象是一個外柔內剛充滿靈性的女子,她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堅守和追求。

用漂亮和美麗形容張筠甯顯得太過俗氣了,張筠甯的美美在溫柔靈秀,尤其是那股特有的靈韻一般女星更是無法企及,她和柏靈筠一樣都是擁有著溫柔的外表,張筠甯是不是外柔內剛我不得而知,但是她飾演的柏靈筠冰雪可人,溫柔靜雅,完全演繹出了柏靈筠的溫柔賢淑和外柔內剛,一顰一蹙之間儘是溫柔,一舉一動之中全是嬌憐,一雙閃耀著溫柔的眸子,微笑時嘴角的兩個微渦,一襲白衣翩然,張筠甯的柏靈筠扮相真的驚艷了觀眾,仙氣靈韻滾動之間美到了骨子裡,不知是柏靈筠成全了張筠甯還是張筠甯造就了柏靈筠,柏靈筠這個角色仿佛就是為張筠甯量身打造的一樣,再配上她那日臻成熟的演技,恍惚之間我在螢屏上分不清她到底是張筠甯還是柏靈筠,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人戲不分,也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戲合一吧。

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曹叡與司馬懿的君臣關係取代了第一部中曹丕與司馬懿之間的君臣關係,導演和編劇在這裡為曹叡身上增添了些許沉重,曹叡不僅在失去母親的痛苦和恐懼中長大,而且有龍陽之癖,這就造成了他性格的陰沉、乖張、任性、狠辣、喜怒無常、這樣的人物角色設定也為主角司馬懿的增添了許多障礙,對於劇情的發展也加深了它的厚重。

此刻曹魏代漢自立大局已定,與祖父和父親相比,曹叡多了一股肆無忌憚,少了許多的顧忌和桎梏,將他的乖張任性與帝王之術展現的毫無避諱,這樣的人物形象不好掌控,既要深沉又要隨性,將一個少年君王的心性要展示在螢屏上很不容易,但是青年演員劉歡卻沒有讓觀眾失望,他用自己的表現征服了自己,也征服了觀眾,他塑造的曹叡面容冷峻,沉默寡言,一雙陰沉冷厲的眸子展示著內心的壓抑,說話輕聲細語,卻威懾力十足,既有紈絝的任性,又有君王的霸氣,尤其是他本身不算強壯的身體,演繹的病中曹叡顫顫巍巍,神情恍惚,每一個動作都透漏著心疼,他用自己的演技將一個少年君王的心路歷程用表演呈現的真實可信。

除過這些,其他如唐藝昕版郭照,李晨的曹丕等角色也都形象飽滿,性格鮮明,為本劇的成功增添了不少亮點。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這部劇除過一眾出彩的演員,這部電視劇更勝在風格與氣勢,整風格華麗優美,氣勢磅礴雄渾,場景宏大雄偉,色彩明艷炫目,但有不失莊重肅穆,除過官服之外的其他服飾多以灰黑和藏藍為主,如司馬懿的深藍色服飾,張春華的淡藍色服飾等。

劇中官員的服飾華麗優美,如帝王的冠冕與龍袍,官員的紫金紫黑官服;士兵的盔甲鮮明,如魏國士兵的烏衣黑甲,蜀國軍士的紅袍烏甲;宮殿建築宏偉矗立,如洛陽的魏國宮殿,成都的蜀國都城;戰爭場面磅礴慘烈,如魏國和吳國的石亭之戰,魏國和蜀國的新城之戰;朝堂謀劃條理清晰,如司馬懿在朝堂分析周昉詐降,諸葛亮預測石亭之戰的結果。

本劇是一部古裝歷史類權謀劇,並不是正史劇,這部影視劇是以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為藍本創作的,並不能用正史劇的標準來衡量這部電視劇,所以對於電視劇中很多嚴謹的專業問題我們不能太過苛責,如劇中官員的服飾是否符合那個時代,司馬懿與曹叡的關係等我們不能按照正史劇的眼光去要求,順其自然的用本劇中所呈現的內容去欣賞,那樣會有意想不到的意外之喜。

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導演和攝像對於鏡頭的掌控和安排非常純熟與合理。

劇中多用俯拍的全景鏡頭來呈現魏國都城的洛陽宮殿,將魏國宮殿的宏偉清晰的展現在了熒幕之上,也從側面暗示了魏國的強盛。

除過用全景固定鏡頭來展現宮殿建築之外,還運用全景搖鏡頭來展現戰場的全貌,展現戰爭的殘酷,在魏國和吳國的石亭之戰中,還有一小部分的全景俯拍鏡頭來呈現戰爭過程中的行軍隊形,兩軍之間的搏殺,運用全景俯拍鏡頭,將整個戰場的場景全部盡收眼底。

不僅如此,在本劇中推鏡頭和搖鏡頭的運用恰當合理,用推鏡頭展現軍隊的隊形和陣容,用搖鏡頭來展現戰場的局部狀況,來顯示雙方的衝鋒和拼殺。

中景和近景在本劇的應用也隨處可見,如用中近景來展現戰場士兵的具體砍殺,揮刀舞槍拉弓射箭的拼殺動作在中近景鏡頭下特別清晰,而且中近景鏡頭還展現了雙方斗將的過程,將雙方將領的打鬥過程清晰的呈現在了熒幕之上。

全景鏡頭與慢推和橫搖鏡頭的搭配運用,不僅展示出了劇中戰場場景的全貌,也清晰的展示出了將領和士兵的肢體動作,為觀眾還原了一場身臨其境的戰爭場面。

除此之外,本劇中慢鏡頭的運用也是一大顯著特色,如果說中近景鏡頭呈現出了戰場打鬥的具體動作的話,那慢鏡頭的應用則是對每一個打鬥拼殺動作做了具體的分解,將每一個戳、刺、挑、掃的打鬥動作都清晰的分解在了熒幕之上,每一個回合都緊緊的懸起了觀眾的心,如新城之戰時老當益壯的趙雲和夏侯駙馬之間的斗將就採用了慢鏡頭的拼殺動作,將觀眾的心糾了起來,直接將觀眾帶入了劇情,直接產生了以假亂真的視覺效果。

本劇的音響設置既貼近生活,又深邃高遠,台詞的設計既有經典詩詞和名句的攝入,也有平民化的日常語言的安排,達到了雅俗共賞的目的。

如劇中司馬懿的小孫女就直接運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來和司馬懿交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不僅有詩詞名句的作用,還有日常俗語的安排,如司馬懿被罷官後在家與張春華的交流就是日常人家的家常嘮嗑,丈夫向妻子訴說著自己事業之上的困惑,妻子向丈夫獻計獻策噓寒問暖。

這樣的台詞設計不僅適合精英階層的觀眾理解,也吸引了平民觀眾的關注,更為劇情的推進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增色添彩不少。

除過台詞的設計巧妙之外,旁白的運用也精彩絕妙,在本劇中旁白不僅交代了劇情發展的時代背景,也詮釋著事件發展的因果關係,加深了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和認知。

如石亭之戰之後就出現了一段旁白,這段旁白交代了石亭之戰對於魏國和吳國的影響,魏國石亭之戰慘敗之後對吳國由戰略攻勢變為了守勢,吳國挾戰勝之威,一年後孫權開始稱帝,魏蜀吳三國鼎立全面形成,為後面的劇情發展做出了解釋和說明,也推動了後面的電視情節的產生。

旁白也採用了名著詩詞的運用,如諸葛亮出師北伐之前向劉禪連夜嘔心瀝血寫出了《前出師表》,熒幕上鏡頭在諸葛亮安排北伐事宜和寫作《前出師表》之間迅速的切換,此時旁白開始誦讀諸葛亮《前出師表》的內容:「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令人心碎的旁白內容,配上鏡頭中諸葛亮眉頭緊蹙,揮筆書寫的動作,還有諸葛亮無聲的哭泣,臉上濕潤的淚痕,在這一刻多少觀眾不僅潸然淚下,原來旁白和台詞也可以令人的情感波動如此之大,這裡旁白與鏡頭的搭配使用真的達到了極致,達到了情感迸發的極致。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不僅為我們還原了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也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血肉豐滿的司馬懿形象,更為我們展現了臥龍與冢虎的宿命對決,浩浩三國風起雲湧戰亂不休,逐鹿中原英雄輩出問鼎天下,究竟誰主沉浮執掌天下,且看司馬冢虎隱忍爆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