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之台,根基何在——由《韓偓詩集箋注》議治學常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劉笑天
在當前的教育和學術領域,創新被提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卻有人因此而忽略、漠視相關常識和基礎。
先哲所云「九層之台,起於累土」雖然時常掛在國人嘴邊,但還是有許多人熱衷於在臆想中建造空中樓閣,在虛幻中構建海市蜃樓。
《韓偓詩集箋注》一書是對這類「怪現狀」的強力反撥,它所呈現的價值取向、治學方式及精神高度給不同層面的讀者以諸多驚喜。
《韓偓詩集箋注》的作者齊濤先生受知於史學大師王仲犖先生,而王先生是章太炎先生的入室弟子,以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卓然成為一代宗師。
王先生另外的「研究方向」是唐宋文學,早年曾經執教於中央大學中文系,並有《西崑酬唱集注》傳世。
王仲老為齊先生選定的研究方向是晚唐文學,《韓偓與韓偓詩研究》本是齊先生的博士論文題目,對韓詩進行箋注自然成了研究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
具有深厚史學底蘊的學者研究文學肯定有他自己的風格和門徑,譬如在洋洋洒洒數萬字的「前言」,對韓偓生平瞭若指掌,對相關大歷史背景參詳精當、認識精闢,兩者融會貫通、如出一爐。
對詳實史料駕輕就熟,運用不枝不蔓、得體暢達。
不像不具備高層次史學素養的人需要借鑑別人成果,而且由於「嫁接」不當,往往做出一鍋夾生飯,甚或不倫不類。
與此同時,書的主體箋證部分融文史為一體,最終落腳於文本,對文本解讀透徹,又不局限於某個單一的層面。
可謂既遵循著同類研究的當行本色,又兼容自己的學術背景,別是一家。
「打通文史」需要極高境界,自然不易得。
但是它所昭示的通才取向對多數人讀書、求學乃至治學有著諸多啟示,對當今教育、學術中的所關聯的流弊更是一個警醒。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師多是通才而不是專家,健全的人也需要在某一領域內擁有一點通識而不可視野過窄。
兼容文史屬於傳統意義上的通才標準,在這個層面上,本書和他的作者為學術研究和國民教育提供了一個範本。
其次,由本書想到治學方法和對傳統文化的評估。
「箋證」屬於傳統的治學方法,以傳統標準衡量,最能顯見治學者的學識、功底,也是研究中國文化的一種基本方法。
然而卻為許多自詡前衛的治學者所不屑,往往在沒有明白它是何物的情況下就棄如敝履,而過於迷戀甚至迷信方法的革命,就好像武俠小說中對倚天劍屠龍刀的痴迷。
殊不知一則在資訊時代沒有哪種方法是能夠長期保鮮的,二則一個真正的絕世高手使用的常常是一柄普通的青鋼劍甚至手中無劍。
你如果企望超越傳統文化,必須明白傳統是什麼,必須明白它道統精神的精髓和缺憾在何處,必須掌握它最為基礎的治學方式,惟其如此,你才有資格談超越。
齊濤先生作為當代學者,他自然明曉「當代」的真正內涵。
所以他沒有對自己的學術研究刻意裝飾、肆意渲染,使之如七寶樓台,炫人雙目。
而時下某些人做學問或者做教育,動輒拾西方人牙慧視若珍寶,把自己的研究和實踐裝點得繽紛多彩,導引得許多人貫注於那個唬人的「櫝」,卻忽略了「櫝」內是否有「珠」。
《韓偓詩集箋注》使讀者讀得清爽而踏實,從最簡捷的研究中獲取最豐富的所知。
民族文化即是通向民族心靈深處的通道,每個民族文化都有其視為根本的傳統研讀範式,而這就是叩開通道門扉的終極密碼,我們的學子切不可以妄自丟棄。
因為要讀出中國精神,中國化的研讀不可或缺。
從這個角度,本書同樣不失為一個範本。
(劉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