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的能臣之路:精彩程度超乎你的想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懿出身世家大族,青年時就非常聰明,時人評之曰"聰亮明允,剛斷英特",又經過十幾年的養精蓄銳,在他三十歲的時候,司馬懿開始入仕做官。

司馬懿一生主要撫佐了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位君主,在三個不同的時期,司馬懿分別起到了張良、蕭何和韓信的作用。

  

司馬懿

  當時曹操已經做了丞相,司馬懿在曹操的丞相府里做太子游處,其實就是個陪太子曹丕讀書和玩耍的職務。

這個官職雖然權力不大,但卻非常有前途。

太子就是後來的君主,現在和太子搞好關係對以後的發展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後來司馬懿又陸續擔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等,說 白了就是在丞相府里擔任處事各種不同事務的官。

在丞相府里,司馬懿的主要任務就是提意見了,和張良一樣,成為了曹操身邊的高級參謀,內容廣泛涉及國家規劃、戰略布局和軍事調動等等。

《晉書》里記載的幾個事便都能很好地說明司馬懿的作用。

  

曹操

  有一次,司馬懿跟隨曹操去征伐漢中的張魯,並收降了張魯。

同時劉備也剛剛拿下蜀地時間不久,聽說曹操占據了漢中,心裡非常害怕,一心想奪取漢中。

司馬懿於是向曹操提議,要屯兵漢中與蜀地的邊境,危懾蜀地的人,然後一股作氣可以拿下蜀地。

曹操拒絕了司馬懿的提議,認為人苦於貪心不足,還反用了光武帝時"得隴望蜀"的典故。

結果大家都知 道了,劉備迅速穩定了蜀地的局面,然後出兵打敗了曹操,奪取了整個漢 中。

曹操肯定非常後悔沒聽司馬懿的建議。

  

  還有一次,司馬懿向曹操提出屯田的建議。

所謂屯田就是讓士兵們戰時為兵,平時種地,耕種了大量的無主土地。

這樣做很好地利用了非戰鬥時期軍人的力量,結果就是既增加了軍糧,也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而樂而不為。

曹操自己當年也是靠屯田起家的,所以這條建議肯定欣然接受。

  

  司馬懿最重要的一次表現是在對關羽的鬥爭。

劉備在拿下漢中之後,關羽也在荊州出兵攻打魏國的襄陽和樊城。

司馬懿看出了兩個邊將的問題,分別是荊州刺史胡修和南鄉太守傅方,一個粗暴一個奢驕,希望曹操能調整。

曹操沒有聽取建議,結果這兩個守將果然不合格,投降了關羽,丟了襄陽。

後來曹操又派于禁和龐德去救援樊城,結果天公不作美,連續長時間下雨。

關羽抓住時機水淹七軍,殺了龐德,抓了于禁。

 

水淹七軍

  這一次中原震驚,曹操甚至想遷都離開許昌以避其鋒芒。

司馬懿於是趕緊提議說大可不必。

孫劉兩家表面和氣,實際上卻是面和心不和。

劉備的勢力過度膨脹肯定是孫權不願看到的,所以只要聯合孫權去抄關羽的後路,那樊城之轉必解。

曹操高興地同意了。

結果大家都知道,人人都崇拜的忠義之魂關二爺關羽就這樣死於孫權的偷襲。

  

  曹操死後,曹丕當了皇帝。

司馬懿被封為河津亭侯,先當丞相長史,後來當了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可謂是位高權重了。

此時的司馬懿主要承擔了蕭何的角色,幫助魏文侯曹丕處理各種國家,或是在皇帝出征時坐鎮後方。

  

  黃初五年時,曹丕親臨魏吳邊境舉行軍事演習,司馬懿鎮守許昌。

曹丕給司馬懿加給事中、錄尚書事的要職,司馬懿堅決辭去。

結果曹丕說:"我因為眾多鎖事,日以繼夜地工作,沒有片刻的安息。

給你封這些官職,不是榮譽,而是要替我分憂慮。

"   

  黃初六年時,曹丕親自率軍伐吳,又讓司馬懿留守京城,內鎮百姓,外供軍資。

臨行前對司馬懿說:"我深深地擔憂後方的穩定,所以委託給你。

漢高祖時曹參雖然有戰功,但是蕭何更加地重要。

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這不是很好嗎?"可見此時,曹丕已經將司馬懿看成自己的蕭何了。

兩人關係不是一般地親近。

  

  曹丕當了六年皇帝,臨終前將自己的兒子曹睿託付給三個顧命大臣,分別是曹真、陳群和司馬懿。

還對太子說:"如果有人離間這三個人。

你千萬不要相信。

"從託孤重臣的安排上看,曹真是宗親,曹家自己人。

陳群和司馬懿都都士族的代表人物。

可見曹丕對士族已經非常信任了。

但此時司馬懿還沒有掌握軍隊,因為軍權掌握在曹真手裡。

  

  但是很快情況就發生變化了,因為在魏明帝曹睿時期,司馬懿更多地充當了韓信的角色。

  

  首先牛刀小試的是對付東吳的諸葛瑾。

魏明帝即位不久,孫權圍困江夏,並派諸葛瑾和張霸攻打襄陽。

司馬懿作為督軍討伐孫權,孫權敗走,司馬懿追擊,打敗了諸葛瑾,斬殺了張霸,獲首級千餘。

封為了驃騎將軍,開始了實際掌握軍權。

  真正使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現的還是和諸葛亮的較量。

《三國演義》里對這段歷史有非常淋漓盡致的描寫,但其實上歷史並沒有六出祁山這麼多的戰鬥。

  

  二人最初的較量集中是降將孟達身上。

孟達原來是蜀國將領,在曹丕時投降了魏國,受到了很高的禮遇,並任命為新城太守,鎮守在魏蜀邊境上。

後來曹丕死了,孟達的待遇直線下降,不受待見,於是他就有了叛魏歸蜀之心,於是寫信聯絡諸葛亮。

諸葛亮也覺得孟達首鼠兩端,不可信任,於是一邊同意他投降,一面又讓他去偷襲洛陽。

可消息提前泄漏了。

司馬懿得知消息後,迅速組織了軍隊向新城進發,很快就平定了叛亂,將孟達斬首。

經此一役,司馬懿的威望大增,在軍中也成了明星人物。

  

諸葛亮

  曹睿四年時,司馬懿擔任了大將軍,加大都督,與曹真一塊伐蜀。

在與諸葛亮的作戰中,互有勝負,基本保持了魏蜀邊境的穩定。

  

  234年,諸葛亮率十萬軍隊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

曹睿非常地擔憂,派司馬懿派兵抵抗。

司馬懿與諸葛亮沿渭水河對峙。

後來的事情就非常熟悉了,司馬懿堅守不出。

諸葛亮於是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

司馬懿假裝憤怒,向皇帝曹睿請戰,但是曹睿堅決不許,還派人使臣辛毗持使節為軍師來制止司馬懿出兵。

最後,諸葛亮因為積勞成疾,不久死去,蜀軍也只能撤退。

  

  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巔峰的體現還是征討遼東的公孫淵。

當時公孫淵自以為山高皇帝遠,魏國不能把他怎麼樣。

於是作威作福,處處於魏國作對,還派人到東吳去尋求孫權的支持。

曹睿徵求司馬懿的意見,問他多長時間能消滅公孫淵。

司馬懿說:"往百日,還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一年足矣。

"司馬懿還為公孫淵考慮了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而且斷定公孫淵一定會選擇最愚蠢的下策。

最後果然不出所料,於是順利地平定了公孫淵。

  

  在返軍的途中,皇上曹睿病重,於是急召司馬懿進京,在病榻上進行了託孤。

此時原來顧命大臣曹真和陳群都去世了。

於是曹睿任命曹真的兒子曹爽和司馬懿來擔任顧命大臣,撫佐年幼的太子曹芳即位。

  

  經過三朝的磨礪,三十多年的奮鬥,司馬懿的威望無論是在朝廷內部,還是在軍隊中都達到了頂點。

十年後奪取曹魏大權也就不足為奇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拒曹操徵召,司馬懿不惜裝病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曹魏權臣、西晉王朝奠基人,司馬家族最有實力、最有名氣的人物。司馬懿裝病22歲,司馬懿被舉薦為河內郡上計掾,負責計算、統計錢糧數目並向朝廷匯報工作。司馬懿努力熟悉...

司馬懿指揮這三大戰役, 足以完全碾壓諸葛亮

讀三國歷史,常常有人憤憤不平,為什麼最後是小人司馬懿得了天下。而奸雄曹操,梟雄劉備,英雄孫權都統統靠邊站。有人說是,司馬家族是中國歷史上得國最不光彩的政權。雖然曹操家族也是篡位,但是可以說是江山...

司馬懿指揮這三大戰役,完全碾壓諸葛亮

讀三國歷史,常常有人憤憤不平,為什麼最後是小人司馬懿得了天下。而奸雄曹操,梟雄劉備,英雄孫權都統統靠邊站。有人說是,司馬家族是中國歷史上得國最不光彩的政權。雖然曹操家族也是篡位,但是可以說是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