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則】縱橫捭闔:神鬼莫測鬼谷子,縱橫捭闔擾戰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縱橫捭闔

【出處】《鬼谷子·捭闔》《書戰國策後》

【故事】

縱橫捭闔原指縱橫之術,捭闔之術。

這是鬼谷子開創的縱橫家學術流派的主要思想,這種思想對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政治,外交影響非常大,其影響力基本貫穿整個戰國時期,可以說戰國政局就是縱橫家內鬥的戰場。

這個成語出處也比較複雜,在各種文獻中層次不窮,直到宋朝的李文叔《書戰國策後》說道:「戰國策所載;大抵皆縱橫捭闔譎誑相輕傾奪之說也。

」從此「縱橫捭闔」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戰國七雄之間錯綜複雜的政局和外交鬥爭。

而擾亂整個戰國政局的罪魁禍首,就是縱橫家的鼻祖——神鬼莫測的鬼谷子了。

提起鬼谷子,那太神秘了,至今都沒人知道他活了多久,出生年月,哪裡人氏。

大概就知道他叫王詡,又名王禪,師承道家,最後隱居鬼谷,開業授徒。

鬼谷子本人雖然神秘莫測,但他的徒弟那可都是戰國時期響噹噹的人物: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商鞅、李斯、呂不韋、白起、李牧、王翦、甘茂、樂毅、毛遂、趙奢、李悝、徐福等等。

從戰國初期的李悝到秦朝立國後的徐福,橫跨200年的大人物都鬼谷子那裡求過學。

當然這誇張過頭了,按照這樣推理,鬼谷子應該是個教育培訓機構,不是某個人了。

本篇文章不考證歷史真偽,只談縱橫捭闔思想的影響。

縱橫捭闔從狹義上講,其實是兩個分開獨立的詞:「縱橫」和「捭闔」。

縱橫之術

「縱橫」在《鬼谷子》書中提及甚少,其中在《鬼谷子·忤合第六》中這樣描寫道:「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才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如,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

「杵」是違背、牴觸的意思;「合」是符合、遵循的意思。

這句話說明縱橫的思想是:要客觀審視自己的才能,合理評估他人的長短,通過遠近對比,才能知己知彼,進退自如,縱橫切換隨心所欲。

捭闔之術

捭闔之術是《鬼谷之》的第一篇,是外交策略的基本綱領。

所謂「捭」是指開放、公開;「闔」是指封閉、閉合。

捭闔之術的精髓就是:萬物都有陰陽兩面,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在談判辯論中把握住事物的發展規律,收放自如,那無論是什麼事,沒有說服不了的。

「捭闔」為什麼放在在第一篇,就是讓你這個人確信:世上沒有辦不成的事,先讓自己確信可以,然後再說服別人。

這也是為什麼「鬼谷子」這個培訓機構,可以培養了那麼多內心強大的外交家,政治家,軍事家等一系列有如此魅力的人物,可以憑一張嘴就可以封侯拜相,被委以重用。

「鬼谷子」戰國時期第一洗腦傳銷組織,可謂是名副其實。

張儀、蘇秦

戰國時期,將縱橫捭闔思想發揮到極致的當屬張儀、蘇秦。

這兩個人活躍時期也相隔20多年,分別處於兩個時代,所以影視劇中,張儀和蘇秦之間的愛恨情仇在歷史中是無跡可尋的,大家也就遐想下就行了。

張儀活躍在公元前330年到前310年間,他靠一張嘴被秦惠文王委任為秦國丞相。

張儀當時的對手是公孫衍,公元前318年公孫衍合縱六國攻秦,被張儀連橫之策分而化之,六國首次合縱以失敗而告終。

然後,張儀開始遊說各國,多次化解諸侯國的合眾策略,為秦國商鞅變法後,持續穩定的發展爭取了廣闊空間。

蘇秦活躍在張儀身死之後,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前284年間。

蘇秦採用合眾之策遊說六國,他本人最輝煌的時期是在公元前287年左右,此時蘇秦遊說六國成功,佩戴六國相印,然後組建了六國合縱聯盟,並親自擔任六國從約長,迫使秦國不敢出函谷關。

蘇秦張儀之後,縱橫家們始終活躍在七國政局之間,你爭我斗,精彩紛呈,直到最後魏無忌合縱攻秦失敗,然後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下,縱橫家們也就逐漸淡出國際舞台。

本文之簡單介紹了一下縱橫捭闔,而《鬼谷子》這本書確實非常高深莫測,它共14篇,現存12篇:捭闔第一、反應第二、內楗第三、抵戲第四、飛箝第五、杵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權篇第九、謀篇第十、決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轉丸和卻亂兩篇失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縱橫捭闔」是如何而來?

縱橫捭闔(zòng héng bǎi hé):「縱橫」即豎和橫;「捭闔」是開和合,字面上理解成「自如地橫豎開合」(達到操縱控制對方的目的)。不過,「縱橫」有其特殊含義,是指戰國時的「合縱」與「連...

原來是大縱橫家發明了「二百五」這個詞

「二百五」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傻傻的。現在,這個詞挺流行,有人在罵人的時候經常用。但是,這個詞是咋來的呢?原來,「二百五」這個詞和戰國時期的蘇秦有關。看過下面這個故事,你就會知道,古人滿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