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最不該錯過的武將,箭法不下黃忠,或能改變五虎排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是一個英雄並起、人才輩出的時代,特別是武將間的較量最是叫人熱血沸騰。

蜀國有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而提到吳國大概一般人只能想到甘寧和黃蓋吧。

東吳在武將的數量和質量上均不如魏蜀兩國。

但是,實際上東吳另有一員猛將,他就是太史慈。

太史慈是在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中第一次登場。

當時,曹操因為父親曹嵩被徐州陶謙的部下殺了,於是曹操率大軍攻打徐州。

陶謙抵擋不住,就遣人來向北海孔融求援。

孔融正想帶兵出征,誰知黃巾軍的一個將領管亥帶人包圍了北海。

賊勢浩大,孔融正在煩惱如何退敵的時候,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開門」。

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

賊眾趕到壕邊,那人回身連搠十數人下馬,賊眾倒退,融急命開門引入。

這位在數萬黃巾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的猛將,就是太史慈。

其人下馬棄槍,逕到城上,拜見孔融。

融問其姓名,對曰:「某東萊黃縣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義。

老母重蒙恩顧。

某昨自遼東回家省親,知賊寇城。

老母說:『屢受府君深恩,汝當往救。

』某故單馬而來。

」孔融大喜。

原來孔融與太史慈雖未識面,卻曉得他是個英雄。

因他遠出,有老母住在離城二十里之外,融常使人遺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來救。

孔融好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欣喜若狂。

太史慈請願領兵作戰,但孔融認為不能輕易冒險,於是他請太史慈出城,去請劉備來解圍。

太史慈來到平原縣請劉備出兵,劉備正色答道:"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於是帶著關羽張飛,領了三千精兵去救孔融。

管亥帶著幾萬黃巾軍,看到劉備等人只有三千軍隊,便不以為意。

關羽何等高傲之人,怎麼受得了這個氣,拍馬而出,數十合間就斬了管亥。

然後張飛和太史慈雙槍並舉,兩騎齊出,黃巾軍本就是烏合之眾,見主帥已死,又碰到這兩位猛將,頓時潰不成軍。

這時,城中的孔融也趁機兩面夾擊,黃巾軍大敗。

解了北海之圍後,太史慈就辭別了孔融,投奔揚州刺史劉繇去了。

後來,江東小霸王孫策進攻劉繇。

太史慈在一個叫神亭的地方遇到了孫策。

當時孫策共有十三從騎,皆是黃蓋、韓當等勇猛之士。

太史慈毫不畏懼上前相鬥,正與孫策對戰。

孫策刺倒太史慈的座下馬,更攬得太史慈繫於頸後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搶得孫策的頭盔。

直至兩家軍隊並至神亭,二人才罷戰解散。

《三國志》: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慈自遼東還,未與相見,暫渡江到曲阿見繇,未去,會孫策至。

或勸繇可以慈為大將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

時獨與一騎卒遇策。

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

慈便前斗,正與策對。

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

太史慈跟孫策可謂是不打不相識,後來他歸順東吳,成為東吳不可或缺的猛將。

這樣一員猛將,劉備是最早遇到他的人之一。

但是並沒有能留下來。

按照劉備的名望、親和力和個人魅力來說,太史慈居然沒有主動投靠劉備,而劉備居然也沒有挽留一下太史慈,以至於錯過了一員虎將,也是十分可惜了。

或許當時劉備還一心撲在公孫瓚的趙雲身上吧,完全沒有注意到太史慈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如果當時劉備能收下太史慈,可能五虎將會改寫成六天王、六金剛神馬的。

而且還可能會把黃忠擠出五虎將,因為太史慈的拿手好戲也是射箭。

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自引數百騎趕來,八面圍定。

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

這是三國演義中唯一提到的能「八面射箭」的,而且百發百中,這手箭法比起黃忠應當也是不遑多讓。

太史慈的死也是轟轟烈烈的,並且留下一段十分著名的遺言。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時年41歲。

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

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還有一個版本更加耳熟能詳: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也許一千多年過去,人們會忘記太史慈救孔融、斗孫策的場景,但他所說的話、他的豪情壯志卻會永遠的流傳下去。

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大丈夫,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營下第一將,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東吳,是個盛產豪傑的地方。這次,我要說的並不是霸王項羽,而是東漢末年東吳陣營中的第一武將——太史慈。細讀歷史,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謀有仁有義之俠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