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白起被誰重創?一代名將趙括被冤紙上談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吾自幼習讀兵書,我父親馬服君趙奢在世的時候,我與他在一起談論排兵布陣的時候,也時常占據上風,這也是我最得意的地方,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心中無不欣喜若狂,趙國有戰事之時,我也想隨軍去前線,無奈家父和朝臣始終覺得我不行,這也使我缺少了非常多實戰經驗。
後來在家中實在無聊至極,便從書房隨便拿了本書看看,這時候一個成語映入我的眼帘——紙上談兵,我仔細看了看此篇文章,TMD這不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上戰場嘛,我看了一下書名,原來是司馬遷小兒寫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此次戰役也就是後世所稱長平之戰,而我也在此戰中被秦軍所殺,最讓我痛心的是被秦軍坑殺的40萬趙軍,為何歷史要把罪責歸於我一人?
我趙括,出生於趙國將門世家,我父親趙奢為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可是他從來不帶我去戰場,只是讓我在家中從書本上學習古人的用兵之道,而我不讓我跟著他去真正的參與到行軍打仗當中,也好讓我理論結合實際,雖說父親有愛護之心,可眼光短淺,不知道培養領兵之將。
無論我怎麼反駁,歷史都已經給我下了結論,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紙上談兵,可即便如此,我還想再次申辯幾點。
說起我的失敗,就不能不說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的始於我趙國想獨享韓國的上黨之地,可是當時韓國已經把上黨之地給了秦國,但是上黨當地百姓卻寧願歸順我趙國也不願被秦國管轄,趙孝成王看到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得到一座城池,何樂而不為,可是怎麼奈,這讓素有虎狼之稱的秦國不悅,秦國便派軍來打我趙國。
我趙國當時又是什麼情況?雖說我們趙國經歷了趙武靈王時期的胡服騎射的改革,使得我趙軍軍隊戰鬥力有所提升,但是與秦國相比還是差一點的,並且孫子有云:「兵者,國之大事也」,兩國交戰,比拼的並不僅僅是兵力問題,要涉及到整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秦國自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改革變法之後,國力與日俱增,秦國地處西域,遠離山東六國,耕種制度更使得秦國國內兵馬糧草豐盛,而反觀我趙國,即便是趙武靈王時期的變革,也只是從軍隊上的變革,而沒有實際的有關耕種的變革。
除此之外,在看看兩國的將領。
我趙國當時雖有廉頗將軍,但是廉頗將軍也上了年紀,而我父親馬服君趙奢也已經去世多年,我朝相國藺相如也是臥病在床多年,而後來名聞天下的李牧將軍,當時也年紀輕輕,並且還在默默無聞在北方鎮守,反觀秦國當時,真可謂兵多將廣,除了有武安君白起之外,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將領。
而我趙國自開國以來,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便是任用宗室統兵作戰的規矩,自我趙國開國先祖趙烈侯起共有31位將領,其中有12位將領都是我們趙氏子弟,長平之戰之初,齊國的田文也在我趙國,但是沒有得到我趙王的重用,只是讓他帶領軍隊攻打攻打燕國。
除此之外,我趙王在啟用我擔任長平之戰總指揮之前,相國藺相如和我娘親都來勸說過他,但是他不聽,非說除我之外,無人能解長平之困境,當時廉頗老將軍鎮守長平採用的固守禦敵之法,當時兩軍相持已久,而我趙國國力遠不如秦國。
這時候恰恰趙國又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秦國密探非說秦王怕我,這更加使得趙王相信我的領軍作戰的能力了,臨行之前趙王更是特意囑咐我不必按照廉頗將軍的禦敵之法,我趙國應主動出擊,打敗秦軍,以解我國內缺糧之困境,當我來到戰場之時,我們趙國戰士只能喝稀粥度日,這也的情況之下,我趙軍如何作戰?
後方糧草更是跟不上,無奈之下我只好把廉頗老將軍的守勢改成攻勢,而我生平第一戰便遇到了整個戰國時期的戰神白起,即便我後來被白起所包圍,但是我依舊帶領我趙軍主力奮戰了四十多個日夜,雖然最終在突圍當中我被秦軍所射殺,但是我也重創秦軍主力,使其後來在圍攻邯鄲之時以失敗告終。
行軍作戰,故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秦國上下一心,君臣之間毫無間隙,反觀我趙國,趙王僅僅受了秦軍姦細的挑撥便把廉頗將軍換成我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長平之戰後幾十年,秦國故技重施,又用反間計使得趙王殺害我趙國名將李牧,我趙國有這樣的君,豈能不亡?
司馬遷之《史記》僅用紙上談兵四字成語來形容我,我認為實在不妥,但經此一役,使得我明白一個道理:紙上得來終覺,絕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