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道》--學渣的福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完這本書的第一感覺就是難怪我考不上好大學, 難怪我學習這麼吃力,難怪我總是有健忘症。
就因為我沒讀這本書呀!
有很多人只知盲目的死記硬背,盲目的練習做題,一到考試就戰戰兢兢,完全為了考試而讀書,痛苦和焦躁不期而至。
面對不擅長的科目常常感到恐懼,逃避。
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學習,如何讓我們的學習更高效。
這本《學習之道》向我們講述了諸多關於方法。
雖然整本書的結構有些亂,寫得也比較淺顯,沒有具體深入。
但對於學渣來說,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學習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奧克利是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看著這頭銜就覺得很厲害的樣子,其實作者跟大多數女生一樣,從小都對數學和科學深惡痛絕,高中數理課程一直不及格。
可是命運弄人,一個文科生被丟進了技術的新世界,是前進還是放棄?芭芭拉在一戰友身上看到了學好數理化的好處,她決定拼力一戰。
最終成為了工程學教授,寫下了這本書,向大家分享了學習方法。
整本書說了三個重點:第一重點:解讀,分析大腦的思維模式。
阻礙學習的兩大方面,拖延症和記憶力。第二重點:詳細講解如何克服拖延,增強記憶力的方法。
第三重點:構建並搭建組塊,塑造大腦。
第一重點:闡述了大腦的兩種思維模式: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
專注毋庸置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
可專注思維可能也會讓你掉進誤區,那就是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又稱「習慣性思維」,是指人們按習慣的、比較固定的思路去考慮問題、分析問題。
遇到問題便像轉進了死胡同,怎麼轉也轉不出來,這就可能被困在專注的思維模式里了。
要是能在這時切換到發散思維,即放鬆注意力,任由思維漫步,反而靈感時時湧現,問題迎刃而解。
那麼兩者如何切換呢?
只有在大腦十分放鬆的情況下,沒有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事物上,才能轉換到發散思維。
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試著把眼睛閉上什麼都不想能持續幾秒?很多人一閉上眼睛各種信息,影像紛至沓來。
每天堅持放空思想幾分鐘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還可以試試瑜伽, 冥想,運動,畫畫,特別是睡覺等等。
怎樣轉化到專注思維?這點被很多人忽視的就是休息。
在轉換到專注思維之前,應該休息足夠長的時間,養精蓄銳。
睡個好覺,養好身體, 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後,專注力就會顯著提高。
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都必不可少, 二者相輔相成。
第二重點:詳細講解如何克服拖延,增強記憶力的方法。
拖延症和記憶力毋庸置疑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怎樣改善拖延和增強記憶力是我們迫切想要知道的, 也是必須掌握的方法。
拖延
陷入拖延很簡單,而獲得意志力是件很難的事。
我們常常用意志力來對抗拖延其實是走進了誤區。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你的意志力不夠, 而是用錯了方法對抗拖延。
我們往往拖延的是我們最害怕的事。
你害怕數學就往往會把學習數學拖到最後一刻,身心疲勞的情況下學習效果自然要打折扣,又或是臨陣磨槍,學習成果必然差強人意。
如果能在最讓你痛苦的事上多努力一點,得到的好處必然會多很多很多。
記憶力
如果你想要熟練掌握材料,以此考出好成績或是在此基礎上創造性思考,就必須把它們牢牢的記住。
可見良好的記憶力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
其實每個人都有出色的視覺和空間記憶系統,把記憶溶入視覺、聽覺、觸覺的方法,用充滿趣味、富有創造性的方法,就能很容易記住你想要記住的內容。
眾多記憶高手都是充分開發了自己與生俱來的特大視覺空間記憶能力。
發掘視覺記憶系統顯得尤為重要,剛開始練習時可以試著創造一種讓你容易記住的視覺圖像,以此代替你想要記住的關鍵因素。
第三重點:構建並搭建組塊,塑造大腦。
組塊是根據意義將信息碎片組成的集合。
要熟練地掌握數學和科學知識,就要創造一些概念組塊。
當你在學習時,不理解也不了解,只是死記硬背,就很難記住也不會運用。
而構建組塊,即把信息碎片組合成一個有邏輯的整體,就能隨時隨地取用。
構建並搭建組塊其實就是用上述的學習方法,兩種思維交替運用,訓練記憶力的方法,多重複練習。
把資料整合,構成一個個人資料庫。
就好比製作思維導圖,利用色彩、圖畫、代碼和多維度等圖文並茂的形式來增強記憶效果,讓各種信息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系統。
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通過搭建你的組塊資料庫,並主動對學習材料進行反覆而大量的提取練習,同時進行回想測試。
方法固然重要,大量的重複和練習才是根本。
不管是數學還是科學,還是象棋、語言、音樂、舞蹈等等,都絕非是朝夕之功。
用對方法,堅持常練常溫,學渣也能成為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