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女兒及中國第一位和親公主的傳奇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提綱:

一.【典故】

1、「犬子」的由來

2、「虎女」的由來

二、點評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小編點評1】:從文學創作的角度

【小編點評2】:從交際禮儀的角度

【小編點評3】:從政治的角度

【小編點評4】:從親情、倫理的角度

第一位漢族和親公主的悽慘故事

【名家點評】

三、關羽的女兒後來嫁給了誰?


以下為正文:


一. 典故

1、「犬子」的由來

「犬子」本是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小名,後來竟成了對自己兒子的謙稱。

這怎麼回事呢?

據《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

由此看來,「犬子」,其實是他的乳名,就像「二狗子」、「小胖」之類,難登大雅之堂。

古代兒童早夭的比例很高,人們普遍認為起賤名寶寶好養活,不易生病鬧災,司馬相如的父母這樣給兒子起名,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犬子」長大後,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好聽,因仰慕藺相如的為人,便更名為相如。

隨著司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斷為人所知。

此後,人們便用「犬子」謙稱自家兒郎,沿用至今。

2、「虎女」的由來

「虎女」一詞,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攻拔襄陽郡」:

……諸葛瑾曰:「某聞雲長自到荊州,劉備娶與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

其女尚幼,未許字人。

某願往與主公世子求婚。

若雲長肯許,即與雲長計議共破曹操;若雲長不肯,然後助曹取荊州。

」孫權用其謀,先送滿寵回許都;卻遣諸葛瑾為使,投荊州來。

入城見雲長禮畢。

雲長曰:「子瑜此來何意?」瑾曰:「特來求結兩家之好。

吾主吳侯有一子,甚聰明。

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

兩家結好,拚力破曹。

此誠美事,請君侯思之。

」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遂喚左右逐出。

瑾抱頭鼠竄,回見吳侯;不敢隱匿,遂以實告。

權大怒曰:「何太無禮耶!」便喚張昭等文武官員,商議取荊州之策。

……

隨著《三國演義》的流傳,「虎女」一詞也漸漸流行起來,成為女子的美稱,謂女子傑出,有英武之氣。


二、點評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小編點評1】:從文學創作的角度

「勃然大怒」這一神態描寫,「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這一個性化語言,生動地刻畫了關羽驕傲自負、目中無人、個人英雄主義至上的性格。

關鍵時刻,關羽無視諸葛亮「東聯孫權,北拒曹操」之大計,胸無大局,剛愎自用,出言不遜,為日後被殺埋下伏筆。

從文學創作的角度看,其描寫無疑是成功的。

【小編點評2】:從交際禮儀的角度

在一般的情況下,從交際禮儀的角度說,稱自己女兒為「虎女」,不夠謙虛,顯得狂妄。

「犬子」是比喻,乃謙辭,此處稱孫權之子,謙敬錯位,是對孫權的羞辱,不得體。

這麼說人家,容易招來仇怨。

【小編點評3】:從政治的角度

東吳孫權,乃蜀漢的敵對方。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這句話,說明關羽這人愛憎分明、立場堅定。

【小編點評4】:從親情、倫理的角度

當時,群雄爭霸,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關羽拒絕孫權提親,不拿女兒的婚姻做政治交易,不送女兒進「火坑」,體現了關羽對女兒的疼愛。

可是,古今中外,有多少豪門,拿兒女的婚姻做交易!

劉細君,江蘇人,漢代江都王劉建之女。

劉建謀反不成後自縊,細君母以同謀罪被斬。

當時,細君因年幼而倖免,但從此流落民間,飽受苦難。

後被叔叔廣陵王尋回收養,讓其學習文化、音樂、舞蹈。

漸漸地,劉細君成為一位才藝雙絕、聲名遠播的美女。

然而,歷史上真正幸福的公主沒幾個,她們大都成為政治交易的籌碼。

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為了江山的穩固,把公主劉細君嫁給西域烏孫國君主。

由此,劉細君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歷史記載的漢族和親公主。

雖然嫁妝豐厚得令人目眩,送親隊伍綿延十幾里,旌旗飄飄,車馬轔轔,華蓋亭亭,威風凜凜!但迢迢西去近萬里,從今難再返故鄉,劉細君一路淚眼婆娑,肝腸欲斷!《紅樓夢》中《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說的就是這種生離死別之痛吧?

劉細君出嫁前,漢武帝念其行道思慕,為慰其心,命懂得音樂的工匠參考琴、箏、築、臥箜篌等創製了一種能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圓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當時稱「秦琵琶」。

(西晉「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彈此種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簡稱「阮」。

《宋書》 卷十九志第九載:琵琶,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築,為馬上之樂。

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取其易傳於外國也。

」)

秦琵琶(阮)

和親的隊伍在西行的大路上漸行漸遠,馬背上傳出的琵琶曲越來越憂傷。

一片相思木,聲含古塞秋。

彈指揮手間,胡楊亦嗟憂!

來到西域後,當時的烏孫國王獵驕靡已經年老體弱,而劉細君正值青春年少,加之語言不通、環境惡劣、水土不服、風俗迥異,劉細君自然是孤苦悲傷,度日如年,思鄉之情與日增。

一天,這位背井離鄉的弱女子無人傾訴,便將滿腹心事訴諸筆端: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仰望南飛雁,何年回故鄉?這是一個遠嫁公主對養育自己的故土的深情思念,這是一個孱弱女子在中國歷史上最強盛時期在異域獨自肩負捍衛國家主權保護人民安寧重任時對遠方親人含悲帶血的吶喊!這首《悲愁歌》,情切切,意拳拳,淒婉哀怨,摧人淚下。

處於交通便捷、資訊發達、信息通暢新時代的我們,又如何能深刻體會當年劉細君的思鄉之切、思鄉之痛!

西域民族大都有「父死,子娶後母」的風俗。

不久,烏孫國王獵驕靡因為年老,想讓孫子岑陬(軍須靡)娶劉細君,這讓劉細君十分痛苦。

細君有著皇族的高貴血統,來自禮儀之邦,受過良好教育,仙姿玉色,娉婷綽約,溫婉典雅,如何能接受這種泯滅人性的亂倫之惡俗?於是她上書漢武帝,希望大漢帝國皇帝能救她於水火之中。

可萬萬沒想到,漢武帝不念親情,回信勸她以國為重,入鄉隨俗!劉細君心如針扎、欲哭無淚!沒辦法,劉細君最終只好屈服,違心嫁給了烏孫國王的孫子岑陬!

國王獵驕靡去世後,他的孫子、劉細君的第二任丈夫岑陬代立為王。

劉細君與岑陬生有一女,名叫少夫。

太初四年(前101年),只在烏孫生活五年的劉細君便在憂鬱中去世。

僅五年,短短的五年,劉細君便香消玉殞!這期間,她究竟彈奏了多少思鄉的悲曲,忍受了多少屈辱,灑下了多少淚水,人們無從知曉!

唐代白居易為之感嘆:「烏孫公主歸秦地,白馬將軍入潞州。

……畫角三聲刁斗曉,清商一部管弦秋。

北宋黃庭堅為之感傷:「……萬里嫁、烏孫公主。

對易水、明妃不渡。

淚粉行行,紅顏片片,指下花落狂風雨……」

我不禁感慨,堂堂皇族之女,其命運,甚至不如許多民家女!

上圖:劉細君墓

不過,從民族、國家的層面說,劉細君為了大義而犧牲個人幸福的,她的人生是有意義的!自然名垂千古!

上圖:劉細君雕像

但現實中還有一種人,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拿女兒做交易。

某國一位落馬的中將,當初為了升遷,竟然把親生女兒送給大老虎享用。

這種父親,可謂無恥之極!他必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名家點評】:

《匯評三國志演義》 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諸葛瑾曰:「某聞雲長自到荊州,劉備娶與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

其女尚幼,未許字人。

【毛夾批:雲長家事,卻借諸葛瑾口中補出,省筆之法。

】【漁眉批: 雲長家內事在諸葛瑾口中敘出。

】某願往與主公世子求婚。

若雲長肯許,即與雲長計議,共破曹操;若雲長不肯,然後助曹取荊州。

」【毛夾批:諸葛瑾有魯肅之風。

】孫權用其謀,先送滿寵回許都;卻遣諸葛瑾為使,投荊州來。

入城見雲長,禮畢。

雲長曰:「子瑜此來何意?」瑾曰:「特來求結兩家之好:吾主吳侯有一子,甚聰明;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

兩家結好,并力破曹。

此誠美事,請君侯思之。

」【毛夾批:呂范做媒是假,諸葛瑾做媒是真。

一是求婿,一是求嫁,各各不同。

】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毛夾批:虎女犬子,太覺言重。

玄德曾配孫夫人矣,是虎兄而配犬妹也;孫夫人為公之嫂矣,是虎叔而有犬嫂也。

】【漁眉批:「虎女」、「犬子」,言覺太重。

】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贄眉批: 利害。

】【鍾眉批:雲長亦欺孫權太甚。

】遂喚左右逐出。

【毛夾批:做媒的往往討怠慢。

】瑾抱頭鼠竄,回見吳侯;不敢隱匿,遂以實告。

權大怒曰:「何太無禮耶!」便喚張昭等文武官員商議取荊州之策……

毛:毛綸、毛宗崗父子,著名文學評論家。

漁:李漁,清代文學家、戲劇家。

贄:李贄,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

鍾:鍾惺,字伯敬, 明代文學家。

眉批:指章節回目前後的批語。

主要是串講章節大義,並進一步討論該章的寫作特點、線索等。

夾批:指在某句話後用小號字的批語(常分作兩行)。

主要是對細節的評價,人物言行的評點。

小說類的雙行夾批一般比較短小。

自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問世後,出現了書商隨意篡改內容、託名評點的現象。

明末清初,毛綸、毛宗崗父子,仿金聖嘆評改《水滸傳》、《西廂記》之例,批註刪改後出版了《三國演義》。

從此,毛氏評本作為定本風行了三百多年。

目前我們大部分人所看到的《三國演義》,便是毛氏本(刪去了評註)。

不過,史書並沒有記載關羽拒絕孫權媒人提親時所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之語。

《三國志•關羽傳》載:「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三國演義》乃小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之語,應該是作者虛構的。


三、關羽的女兒後來嫁給了誰?

後來,因荊州失守,關羽被害。

從小練就一身武藝的關羽之女歷經艱辛逃回成都。

幾年後,南蠻作亂,諸葛亮南征時,啟用了俞元(今澄江、江川、紅塔區)的李恢共同南征平叛,並作媒把關羽之女關銀屏許配給李恢的兒子李遺為妻。

關銀屏隨李恢父子南征,立下汗馬功勞。

平定叛亂後,夫妻兩人定居俞元,教化一方,深受百姓愛戴。

當地百姓稱關羽之女為 " 關三小姐 " 。

關三小姐死後,葬於今澂江縣舊城東面金蓮山坡上。

直到今天,每年都有百姓給關三小姐墓上香、燒紙,以表懷念。

關三小姐墓

關三小姐墓,被列為「玉溪市文物保護單位」

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尚有待於考證,畢竟正史沒有記載關羽女兒的婚事,也沒有記載關羽女兒的名字。

關銀屏之名,也與南宋文學中記載岳飛女兒之名岳銀瓶(此女同樣正史中無記載)相似,不排除後世之人杜撰的可能。


(圖片來自於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密關羽之死:無法正視對手孫權成為失敗主因

關羽最看不起的人是孫權,到頭來卻恰恰死在孫權刀下。孫權不怕關羽,孫權的部下呂蒙更不怕關羽,他們只是敬重他,卻不覺得他有什麼了不起……義薄雲天、勇冠三軍的關羽當然算得上是蓋世英雄,但在人才濟濟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