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不忍心滅劉表,卻忍心滅劉璋?在演義第一回早有暗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劉備、劉表、劉璋都是漢室宗親,並且關係還不遠。

他們三個人的先祖都可以追溯到一個人,那就是漢景帝。

劉備是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表和劉璋都是景帝的兒子魯恭王劉余之後。

按理說,他們三個人是同宗兄弟,劉備對待劉表和劉璋的態度應該是一樣的,但實際上截然不同。

劉備投奔劉表之後,劉表病危時曾想將荊州讓給劉備,劉備不忍趁人之危而再三推卻。

後來劉表的兒子劉琮即位,將荊州獻給了曹操。

劉備寧可敗走逃亡,也不忍心從侄兒劉琮手裡拿下已屬於曹操的荊州。

不是不想取,是真的不忍心!再看劉備對待益州的劉璋,雖然在別人面前反覆強調與劉璋是兄弟,不忍心奪取同宗基業,但實際上呢?他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取益州,一旦條件具備,就毫不手軟,趁著兄弟劉璋邀請他入川抗曹的機會,來個鳩占鵲巢,占領了劉璋的地盤。

劉備是個忠厚之人,為什麼會這麼絕情,對自己的同宗兄弟劉璋痛下殺手呢?其實,原因就在《三國演義》第一回,只是很多人沒有注意罷了。

黃巾軍進犯幽州,幽州太守劉焉(劉璋的父親)招募義兵。

劉備帶領關羽、張飛以及五百鄉勇去投奔劉焉。

劉焉大喜,還認劉備做了侄子。

看起來是一團和氣,其實劉焉從心裡沒瞧得上劉備。

過了幾天,黃巾軍大將程遠志統兵五萬進犯涿郡。

劉焉竟然讓劉備率領自己招募來的五百鄉勇去破敵。

敵軍五萬,自己才五百,兵力相差一百倍啊!這不是明顯讓劉備當炮灰嗎?難道堂堂一個幽州,連一兵一卒也派不出來嗎?劉焉這麼做,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保存實力,擁兵自重。

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劉備這個剛認下的侄子,沒什麼好心疼的。

劉備不傻,當然明白劉焉的險惡用心。

但他寄人籬下,有什麼辦法呢?只好強裝笑臉,「欣然」前往應敵。

叔叔靠不住,好在結義兄弟靠得住。

雙方在大興山下擺開戰場,張飛和關羽不到一個回合,就分別殺死黃巾軍副將鄧茂和主將程遠志,給劉備掙足了面子。

劉備揮軍追殺,大獲全勝,取得了五百破五萬的輝煌戰果。

這下劉焉才發現自己看走了眼,開始對劉備另眼相看。

但劉備已經看清了劉焉的為人,發現他不是一個值得效力的東家。

從這時候,劉備就開始琢磨,怎麼才能離開劉焉。

湊巧的是,第二天接到青州太守龔景的求救文書,請劉焉派兵支援。

劉備一看機會到了,主動請命去救青州。

劉焉這次不錯,給了劉備五千人馬。

到達青州後,劉備採用誘兵之計,三路夾攻,大敗黃巾軍,解了青州之圍。

臨回幽州的時候,劉備藉口要到廣宗去支援老師盧植,帶著自己的五百鄉勇離開劉焉,再也沒有回來。

從劉備投奔劉焉到選擇離開,二人在一起的時間很短,不過幾天光景。

雖然交往的時間不長,但劉焉留給劉備的印象卻極壞。

正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和睦,劉備對劉焉的兒子劉璋也沒什麼好印象。

到後來對劉璋毫不手軟,絲毫不顧兄弟情誼,絕然奪下益州,也就不足為怪了。

其實,歷史上劉焉沒有當過幽州太守,劉備和劉焉也沒什麼過節,至於五百破五萬的大興山戰役也是子虛烏有。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之所以虛構這些情節,純是塑造人物的需要。

各位朋友莫要當真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三國:桃園三結義真的存在嗎?

相信大多數了解三國史的人,都是從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開始的,至少我是先看的《三國演義》,後來才逐漸的涉獵三國史。羅老先生在《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寫的就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這個故事在...

5百勝5萬,三國演義里最完美的一場戰爭表演

網友都知道《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最大的區別就是演義以劉備為主角,而三國志等史書則用曹操為主角。所以有些情節變化較大,不過相對於乾巴巴的《三國志》,對於普通網友來說《三國演義》則豐富多了,有血有...

三國談一回:桃園三結義,黃巾露鋒芒

本人想與大家一同研讀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共同了解、探討三國的那些事兒。在開始正題之前,我特別想提一下《三國演義》開篇的詞,詞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

話說三國— —2.救董卓被鄙視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話說三國,如果沒有看到前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去歷史文章中觀看前面的精彩故事,好了廢話少說,我們今天繼續往下說。2.救董卓遭鄙視劉關張三人結拜兄弟後,剛好碰上兩個有錢的馬販子,一...

三國演義——記載的第一戰

且說黃巾軍張角一軍,侵犯幽州界分,當時的幽州太守是劉焉,是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後。(「幽州太守劉焉」這個提法本身就是錯誤的,而且錯誤還不止一個。第一,幽州是國家的一級行政區,它的最高長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