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碎片化閱讀的時代,我們該如何挑選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書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看書的時候看不下去,看了一會就犯困,或者根本就不去看書,在這一個偏向娛樂化和碎片化的時代,很少有人能認認真真的看完一整本書。

而關於讀書的好處就不多說了,在自己閱歷不夠的時候,讀書是最好升華自己的方式。

有的人說,我平時看新聞,看諮詢,看頭條,看公眾號,都是在讀書啊,和讀一整本書有什麼本質區別嗎?當然是有的,現在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有很多的乾貨知識,也有很多時事新聞,但是它們由於篇幅的緣故,觀點都缺乏驗證,而我們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只能處理淺維度的信息,這就是碎片化閱讀。

它們不會給你帶來很強的衝擊,往往看完了之後就忘記了,而且單個篇幅的文章是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持續性的體系,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文章不完整,只是往你腦子裡面塞東西,知識之間無法串聯起來,有的人會問:為什麼作者不寫完整呢?因為作者一旦寫太多,就需要讀者自己去思考它們的聯繫,而思考是現在很多人都不願去做的事情

思考很乏味,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所以深度思考才在當代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你還覺得讀一整本書沒什麼作用的話,就不用往下看了,對於想摒棄碎片化閱讀並認認真真的讀幾本書的人,我有以下幾條建議。

首先思考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為了專業技能的提高?為了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為了增加自己的閱歷?還是為了掌握一些生活技巧,處事方法?只有這個問題明確了之後,你才有動力去讀完一本書,並思考你是否達到了你的目的,否則你可能只是眼睛看了一篇,那不是讀,那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我們讀書不是為了讀那些沒有意義的小說,它們不會對你的人生有任何意義,他們是脫離了實際的書。

評判一本書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能否隨著時間的變化對自己產生價值。

比如《平凡的世界》看完這本書,可能對你的工作,思維方式都沒什麼影響,但它會讓你明白感受到小說中人物在平凡中永不放棄的品質,觸動你的內心,這就是有價值的,可能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方,你陷入人生的低谷,就是突然想起孫少平在逆境中的不屈服,從而重新站立起來。

書籍主要分為四類:

1:工具技能的習得:PPT,PS,編程之類的學習書,這種技能只要你去學了,學會了就一定是有作用的,並且學好就可以實踐

2:思想、閱歷的提升:哲學,人物傳記,歷史。

這一類書籍主要在於思考,建立自己對人生的認知,建立自己的思想觀念。

並且中國的歷史就是精英史,去感受一下一個精英的人生旅程,對我們也是大有好處。

3:氣質精神的提升:文學、詩詞歌賦。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大抵就是這一類書籍,可能這類對我們的工作思想沒有什麼幫助,但是對於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氣場是很有幫助的。

這類書籍量變才能產生質變。

4:自我價值的提升:這一類的書是最多的,比如學習如何演講,如何成為一個幽默的人,如何自律等等。

包含了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等方面的書籍,這一類不僅要在看的過程中思考,還需要把書中的知識拿到生活中去使用,不斷的修正形成自己的學識,這類書籍也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無論職場還是生活都需要。

而這幾類書籍,人物傳記和文學比較容易看下去,因為思考性相對弱一點,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可以先從這兩種書開始,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

如果想知道在讀書過程中如何擁有強大的意志力,記得去看我的上上篇文章哦。

後面會推薦一些有價值的書給大家,如果覺得本文寫得不錯,記得點個讚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