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 瑞
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震驚了世界。
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面對惡劣的生活環境,面對數量大於自己數倍的敵人,紅軍多次面臨絕境卻總是絕處逢生。
漫漫征途,缺衣少食,武器低劣,彈藥不足,卻將那最激越的河流,最巍峨的高山,最廣袤的草原串連起來,趟出了中國走向現代文明的獨立之路、復興之路。
一想起這些,我心情激動,感慨萬千。
心中不由在問:紅軍靠什麼勝利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一路北上,克服千難險阻,實現北上抗日的目的。
把蔣介石的軍隊與紅軍相比,前者軍隊數量居多,裝備精良,彈藥充足,糧食充足,而且有工資、軍餉;而紅軍沒有工資,沒有軍餉,吃不飽,穿不暖,破衣爛衫穿草鞋,武器落後,彈藥不足,幾乎每天進行戰鬥。
兩者無論從哪方面比,都相差甚遠。
為什麼紅軍,總是殲滅弱敵,甩掉強敵,繼續前進。
這說明了什麼呢?
只有穿越歷史的煙雲,才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
歷史裡藏著我們共產黨的根和魂。
所以結論就是:信仰堅定,天下無敵。
特別是在革命的實踐中造就了一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南昌暴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共產黨對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秋收起義,毛主席帶領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
把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戰略思想,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農民運動轟轟烈烈,革命的星火開始燎原。
進行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的鬥爭。
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全力進行圍剿,動用百萬部隊,先後四次圍剿井岡山根據地。
紅軍堅持毛主席提出的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困我擾, 敵退我追。
」的游擊戰爭,屢次打敗圍剿的國民黨反動派,用繳獲敵人的武器彈藥武裝自己的部隊。
創造了在白色恐怖包圍下,建立紅色蘇維埃政權。
因王明與來自第三共產國際的顧問李德,反對毛主席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堅持打大城市為主要目標的錯誤主張,排擠毛主席,堅持「左」傾機會主義,硬性與強敵決戰,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不得不進行撤退,轉移。
紅軍信仰馬列主義,更相信四次反圍剿實踐檢驗、取勝的毛主席的思想。
湘江血戰,面對五倍與我的敵人,紅軍戰士英勇殺敵,雖然紅軍在血戰中從八萬多人銳減到三萬人,但是,紅軍前輩們靠堅定的信仰,戰勝敵人,突出重圍,用鮮血書寫長征的歷史,用鮮血告訴人們什麼叫震撼,這種震撼超越國界。
遵義會議上,嚴正批判了王明、李德的「左」傾機會主義錯誤,取消三人團,讓毛主席重新掌握軍事指揮權,這是一次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大生死轉折。
在長征途中,紅軍官兵靠堅定的信仰,突破多少艱難險阻,巧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啃樹皮,不怕天寒地凍,不懼飢餓傷病,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智取臘子口, 一路向北,在陝甘三軍勝利會師,在延安建立根據地,成為反抗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和日寇的紅色政權。
信仰就是一種信念,是一種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
長征就是具體體現信仰堅定,天下無敵的一次二萬五千里的征途。
歷史裡藏著辯證法,不理解苦難, 就難以理解輝煌。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人守望歷史的天空,歷史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就像記憶對於一個人的意義。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
今天我們紀念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傳承紅軍前輩的堅持信仰,革命到底的精神。
長征,歷史是表,精神是核。
人不能沒有血肉,更不能沒有信仰、精神,回望長征路,不是重複過去,而是面對今天,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雪山依舊,鐵索尤寒。
習主席說, 長征永遠在路上。
在新一輪改革面前,我們是探路者,也是正在進行新的長征。
在前進的道路上,依然是荊棘與鮮花並存,每一步都有可能碰壁、甚至流血。
長征,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往小了說就是一個人絕不向困難低頭的氣概。
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長征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
楊景瑞雖然80年過去了,但是我們永遠沒有忘記。偉大的長征精神,永遠激勵著今天的我們。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震驚了世界。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面對惡劣的生活環境,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紅軍多次面臨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