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誓死追隨劉備?緣定少年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193年,曹操的父親曹嵩攜帶巨額財產離開徐州琅琊郡,前往已經在中原地區聲名鵲起的曹操駐地。

當曹嵩攜帶一百多輛車的金銀錢財走到徐州邊境的時候,被徐州牧陶謙部將斬殺,部將掠走錢財,從此不知所蹤。

很快,喪父之痛的曹操帶領虎狼之師,他找不到殺害父親的兇手,盛怒之下將徐州手無寸鐵的數十萬老百姓殺的乾乾淨淨。

第二年,曹操再次統帥大軍進攻徐州,這次他是要占領整個徐州包括琅琊郡的地盤。

徐州牧陶謙自知無力抵抗,向當世各路豪傑求救,英雄帖傳遍天下,只來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劉備,帶著一千人馬投身保衛徐州老百姓的自衛戰。

意外的是,徐州在劉備的幫助下竟然成功抵抗了曹操。

此時徐州琅琊郡有個14歲的男孩兒,對曹操和劉備有了深刻的認識,曹操留在他心裡的是屠戮的陰影,劉備留下的卻是光明和希望。

這個男孩兒就是後來名垂史冊的諸葛亮。

他有個哥哥諸葛瑾,還有一個堂弟諸葛誕。

三人雖同為一氏,卻分投三國:其中諸葛亮被劉備重用,為蜀漢丞相,史稱龍;諸葛瑾報效東吳,被孫權信任重用,官至東吳大將軍,史稱虎;諸葛誕投奔了曹丕,官至曹魏將軍,史稱狗。

其中稱諸葛誕為狗並非諷刺,狗意指「功狗」,為有功的戰將。

曾經有個說法,這諸葛家三兄弟在家商量,各自出門求取功名,不去追隨同一個地方豪強,將來兄弟三個可以互相照應,總能確保一個人存立於世,也就是分散投資的意思。

如果真是這樣,諸葛亮充其量不過是個投機客,而史實顯然不是如此。

諸葛亮和諸葛瑾年長,已經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們同樣恨透曹操,至死都不會追隨曹操;而堂弟諸葛誕當時年幼,對曹操沒有概念和記憶。

諸葛瑾在尋找職業的時候,劉備實在太渺小了,當諸葛亮成年後,劉備已經具備了一點規模;而這就是諸葛兄弟各自為政的原因。

這些年,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對諸葛亮指手劃腳,諸如打仗不行、窮兵黷武、限制劉禪……;這是沒有歷史觀的胡言亂語。

在諸葛亮去世後近百年,曾經有個頗有建樹的官員桓溫,得知有個諸葛亮手下的一個小吏依然健在,於是桓溫前去拜訪老者,希望老者能把自己和諸葛亮進行一番比較,桓溫的內心希望老者能讚美自己。

年過百歲的老人淡淡說了四句話:葛公在時,不覺其異,葛公歿是,不見其比。

意思是諸葛亮活著的時候,不覺得他有多偉大,諸葛亮去世這百年來,滿世界沒有一個人可以相提並論。

本世紀初曾經有史學家做調查研究,發現諸葛亮是僅次於孔子,排名第二的最受尊崇的華夏人物。

或許我們後人關注諸葛亮更多的是關於戰爭,失敗,蜀國的滅亡;誰又會留意,華夏文明延續到三國兩晉時期險遭滅絕,而諸葛亮正是撐起這片文明陽光的擎天之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的諸葛三兄弟為啥要報效三個國家?

三國時期,諸葛家族中有三兄弟被史學家稱為「龍虎狗」。在《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

三國時候同是兄弟卻為何分主而仕

即便是孿生兄弟,也可能會因為不同的追求而出現分歧,甚至成為敵人。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諸葛氏三兄弟分別出仕三國。於是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這句話就出來了。

諸葛三兄弟不同的選擇最後成就不同的命運

三國時期,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稱為「龍虎狗」。《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