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書:透過《三國》看理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先,我不是一個三國迷,說寫的觀點僅僅是個人看法,那些歷史大拿們還是放過爾等小民,多用包容的眼光看這篇文章,謝謝。
昨天,在看了一下午的《三國》。
恰巧看到,諸葛亮與司馬懿交戰五丈原的那一塊。
然後腦補了下之前的劇情:諸葛亮要北伐滅曹,司馬懿要攻之滅劉。
最終不過各為其主罷了,結局也是有目共睹的,諸葛亮死於五丈原,這一戰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然後沿著劇情發展,那會曹丕是皇帝,但卻不久病逝,曹爽掌權,後被司馬懿所滅……
看到的劇情大致就是這樣,但是之後想來,覺得有些地方很有趣:
東漢末年,戰亂紛飛。
現有董卓亂政,後有袁紹,再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的孫權,劉備等等,都在這亂世之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就好奇了,這些亂世英豪們,在這歷史的長河中到底停留了多久呢?
董卓:去世192年5月22日
袁紹:去世202年6月28日
曹操:155年~221年3月15日66歲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73歲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62歲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54歲
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39歲
周瑜:175年~210年35歲
司馬懿:179年~251年73歲
熟悉三國時代的人都知道,拼的最凶的莫過於三分天下的曹孫劉了。
然而結果大家都知道,天下不屬於他們仨家任何一個,而是半路殺出來的司馬家。
不得不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後期曹家辛辛苦苦打出來的江山,卻做了司馬家的墊腳石。
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也剛好看到這裡,曹丕病病怏怏司馬懿卻生龍活虎的,讓我不得不感嘆姜還是老的辣。
這讓我又不禁的想起了另一位偉人的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說到這,話就變成:世界在孫劉的,也是曹家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司馬家的
我想說的是,這不僅僅歸結於司馬懿會做人(畢竟是在曹操手裡活下來的人,各種手腕隱忍就不說了),更在於他的韜光養晦,他的等待時機。
他活過了曹操,劉備,熬死了諸葛亮,曹丕,活到了天下再無對手,只剩一人獨坐冷風吹,這是何等的寂寥,何等的高處不勝寒。
然而他還活著……就這樣,天下的天平慢慢的傾向了司馬一族。
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不就是古代版的「巴菲特」麼,區別就在於巴菲特投資股票,而司馬懿投資的確是人。
突然覺得歷史並不是那麼的刻板,明明是那麼嚴肅的歷史問題,偏偏讓我扯到了理財上。
就像我之前帖子裡說的:你不僅要會理財,而且要很長壽。
放在三國時代同樣受用:你不僅要會打仗,更重要的是要長壽啊
曹操寧殺17歲的神童周不疑卻留下有狼顧相的司馬輔政,原因簡單
曹操疑心很重,能過他殺呂伯奢就能看出來,呂伯奢,東漢末期人物,為早年間,曹操父親的好友,但因曹嵩攀附權貴,注名重利,與其早已不往來。後因曹阿瞞在躲避董卓追殺途中,走投無路,向其求助,得其善意解困...
三國中比諸葛亮還聰明的人,曹操又恨又愛,子孫卻全當了皇帝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經過長達幾十年的戰爭,曹操在官渡擊敗袁紹,一統北方,實力雄厚。本想一戰而定天下,帶著浩浩蕩蕩的幾十萬大軍南下孫劉,不料赤壁慘敗,元氣大傷,劉備趁勢...
三國中最聰明的人,曹操卻數次未能殺死,子孫全當了皇帝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經過長達幾十年的戰爭,曹操在官渡擊敗袁紹,一統北方,實力雄厚。本想一戰而定天下,帶著浩浩蕩蕩的幾十萬大軍南下孫劉,不料赤壁慘敗,元氣大傷,劉備趁勢...
改變三國命運的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1、袁紹袁家號稱四世三公,典型的官二代,人脈關係無人可比。袁紹本人也非常會做人,在董卓亂國時,袁紹出任關東聯軍盟主。之後,他乘勢奪取冀州權力,一度占據了冀州、并州、青州、幽州。
《軍師聯盟》告訴我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一個學子,最大的抱負,就是找到一個君王,臣之、輔之。也許,我還能和他一起結束這亂世。當這段司馬懿的自我陳述出現在預告片開始的一剎那,強烈的帶入感撲面而...
戰亂三國,人太多傻傻分不清?讓這些圖來拯救你!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到了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建立魏國。接著,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建立蜀國和東吳。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國相互攻伐,戰火紛飛,湧現出許多英雄豪...
三國五大傑出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三,第一滅了東漢王朝
東漢末年,朝廷逐漸失去了對各地的控制,各地群雄並起,彼此之間相互征伐,曹操、劉備及孫權脫穎而出,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局面。每一場戰爭中,都離不開智謀過人的謀士的出謀劃策,他們為腥風血雨的三國增添了傳...
看看曹操子孫都是多少歲就死了,你就知道為什麼司馬懿能篡權了
三國裡面要論實力,我始終都覺的曹操的綜合實力要強於劉備和孫權。三國爭來爭去,曹魏爭了60年,眼看就要勝利了,到最後卻被司馬家篡權了,天下盡歸司馬所有。曹操何等梟雄,如果知道結局非吐血不可。那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