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都不敢直說的秘密:趙匡胤是如何處置老東家柴榮的兒子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翻開歐陽修編修的《新五代史》,對於周世宗柴榮的後代,有這樣的記載:
世宗子七人:長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讓,次曰熙謹,次曰熙誨,皆不知其母為誰氏。
宜哥與其二,皆為漢誅。
……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謹卒。
熙讓、熙誨,不知其所終。
歐陽修出生距離這事不過四十多年,理論上查找到相關信息應該不難。
但他為什麼不寫呢?是真的不清楚,還是另有秘密?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帶著軍隊浩浩蕩蕩開進開封城,推翻了後周,把老東家柴榮的兒子柴宗訓趕下了皇位,自己當了皇帝。
他剛進皇宮,就看到宮女抱著個嬰兒,一問,原來是柴榮的兒子。
「如何處置?」趙匡胤問身邊的大臣。
趙普等人都說:「除掉吧。
」
只有潘美和另外一個將軍不說話。
趙匡胤再問,潘美不答。
趙匡胤說:「登上別人的位子,還要殺害別人的孩子,朕不忍心這樣做。
」
潘美說:「臣與陛下都曾經侍奉過世宗,如果勸陛下殺了這孩子,就對不起世宗;如果勸陛下不殺,就會讓陛下生疑。
」趙匡胤說:「讓這孩子給你當侄子吧。
世宗的兒子不可以作為你的養子。
」
潘美於是帶著孩子回去了,此後趙匡胤和潘美兩人很有默契,互相不問不說。
這孩子後來改名叫潘惟吉,是名將潘夙的祖父。
這個故事出自北宋末年的王鞏的《隨手雜錄》,南宋的王銍在《默記》里也有記載,只是把名字記成了潘惟正。
再結合前幾年出土的潘惟吉的兒子潘承裕的墓誌,雖然存在一定的疑點,但大體可以判定這段記載是可靠的了。
而北周的宇文家就沒這麼幸運了,北周靜帝宇文闡,還有他的兩個弟弟宇文衎[kàn]、宇文術,乃至整個北周皇族,都被隋文帝楊堅誅殺了。
趙匡胤當皇帝後,為什麼要將自己恩人柴榮的兒子給潘仁美當侄子?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熱門人物。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皇帝生涯的起點,我們也都知道,後周皇帝柴榮對趙匡胤有知遇之恩,沒有柴榮就沒有趙匡胤的今天,那麼趙匡胤當上皇帝後,他怎麼對待自己的...
潘美雖害死楊業,但他不顧危險,保全一人性命,讓人欽佩
986年,楊業率軍與遼軍激戰於陳家谷,因主將潘美未能按計劃派兵支援,導致楊業寡不敵眾,最終被俘身亡。雖然歷史上的潘美與小說中的截然不同,不過潘美在楊業之死中依然負有重大責任。潘美雖然害死楊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