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四次託孤事件中吳國占了兩個一個最失敗一個最沒有權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託孤與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並不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託孤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是個很常見的現象,先皇總是想給他的繼承人鋪好路,大多數情況都會選擇一個或幾個自己信任威望很高又有能力的託孤大臣,但一般最少會有兩位,如果是一位很容易大權獨攬。

託孤最終是想託孤之臣能夠同心協力又能相互制約,保證在年幼的皇帝掌權之前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轉。

也同時保證政權穩定交接。

一般這時候的皇帝都會流著淚拉著大臣的手,讓兒子給這些文臣武將作揖行禮,拜託他們不要有野心或不要篡黨奪權,也有一些會說一些大方話,像劉備,就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實在扶不起來,你不妨取而代之。

但在三國時期的吳國的在三國時期四次託孤事件中他們獨占其二。

雖然數量上占了一半,但這質量就有點差強人意了。

總的來說他們的兩次託孤一次可以說是最失敗另一次最沒有權威。

一、最沒有權威的託孤

孫權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君主,在他死時也學習了一把劉備的白帝城託孤,好像不學一下就會心有不甘。

或許劉備託孤諸葛亮太成功了,孫權多少都想沾點光。

曹睿想用諸葛亮這個光輝榜樣來教誨司馬懿,但孫權恐怕則是相信"龍叔無犬侄"的信條。

孫權選擇的託孤之臣是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

孫權的託孤過程在《三國演義》中也就草草的幾句話 "權因此受驚成病。

至次年四月內,病勢沉重,乃召諸葛恪、呂岱至榻前,囑以後事。

囑訖而薨。

"可是諸葛恪實在沒有他叔叔諸葛亮的本事和能耐,在他的時期吳國對外的軍事接連失利,在對內又威震其主。

最終被孫峻殺掉,連族都給滅了。

我們可以看出孫權的託孤都怎麼有點像湊數意思。

就連曹操都稱讚孫權"生兒當如孫仲謀",可是在選擇託孤大臣就如此的差勁呢?

二、最失敗的託孤

吳國倒數第二個皇帝孫休,在聽到司馬炎已篡奪曹魏的皇帝之位。

蜀國已滅那接下來不就是吳國了,整天心事重重最終憂慮成疾,臥床不起,或許想學習三國流行的託孤。

自知時日不多就召見丞相入宮託孤。

但孫休的託孤從結果上說,這個託孤是三國幾次託孤事件里最失敗的,不但他的遺願受到了臣子們的公然背叛,大臣們違背孫休的遺願擁立一個暴君孫皓,大臣們萬萬沒有想到對他們舉起屠刀的正是他們違背孫休遺願所擁立的皇帝孫皓 。

這個後果其實並不是孫休託孤的錯誤,與其說孫休失敗,倒不如說他太沒權威了。

反正吳國到了這個份上也沒有維持下去的理由了,一幫大臣,竟然能眾口一辭地違抗主子的政治遺願,他們的政治智力真是退化得不是一星半點。

在三個個主謀中,丞相和左將軍被孫皓夷了三族,左典軍萬被孫皓殺死,其三族不知怎樣。

如此可以看到吳國想學習人家的託孤。

到頭來卻是東施效顰苦了自己。

可以說在三國的的託孤中吳國一次最沒有權威,一次最失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此人嘴炮無敵,大言不慚勝過自己的叔叔諸葛亮

三國時期,吳國的諸葛家族可謂位高權重,先是諸葛瑾官至大將軍,再是他的兒子諸葛恪成為孫權的託孤大臣之首,後來官至丞相,在吳國的權勢不亞於諸葛亮在蜀國。但是,這個諸葛恪卻是個徒有其表的主,他最厲害的...

孫策的託孤大臣為何當不上丞相

帝王死的時候,因為繼位者年幼,往往會讓一些信得過有能力的大臣輔佐這個繼位者,這就是所謂的託孤大臣。三國時期,三國都有一個這樣的大臣,東吳的張昭和周瑜就是孫權留給弟弟孫權的託孤大臣。又因為周瑜早...

安徽又挖出了孫休的墓,他是誰?

上周的一條新聞,安徽當塗縣考古發現一處三國時期吳國的大墓,專家推測墓主人為」孫休「,當然最終確定還需要進一步考古實物作為佐證,那麼問題來了,孫休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