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憑什麼做六朝古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實關於定都在哪裡這個問題,人的原因是要比地理原因重要得多的。

南京為什麼能成為六朝古都和明初的首都?除了什麼龍脈、藏風聚氣之類玄而又玄的理由之外,很少有人能說出點兒道道來。

現代人總是習慣於高看古人幾分,認為謀劃定都的人一定是深謀遠慮並且技智超群。

比如我就有一位同事,痴迷於「劉伯溫用盡畢生道法將九條龍鎖在北京」的傳說,總想著去找到那口「鎖龍井」。

南京為何會成為六朝古都呢?

如果我說東晉、宋、齊、梁、陳不過是因襲舊制而已,你可別不信,要知道一個國家創立之初,往往是人力物力都最匱乏的時候,而要憑空創造一個帝都級別的城市需要耗費的資金是極其巨大的。

東晉本身就是一個逃亡政權,還不光是沒錢,甚至都沒時間再新規劃一個首都出來。

它後面的宋齊梁陳就更別說了,宋齊梁陳四朝本來就是沿襲東晉來的,前一位皇帝落馬,下一位換塊旗子就接著上了。

南北朝時期 南方政權 陳 的疆域

所謂六朝古都,其實只有最初一朝 —— 三國時期的孫吳政權是自主建都在南京的。

要說有討論價值也只用討論這一朝就夠了。

孫吳為什麼要選擇在南京建都呢?孫權一家是杭州人啊,在杭州建都不好嗎?這事兒倒是可以細說。

討董會盟時期的曹操與孫堅

整個江東的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泰伯(周文王的大伯)把王位讓給了文王的父親,自己東奔江南,到今天的無錫梅村築城立國,這是整個江南文明的起源。

泰伯是軒轅黃帝的第17世孫,所以江南文明是與上古軒轅氏血統一脈相承的,比自詡中原正統的河南人要根正苗紅得多。

而發展到兩漢末期,整個長江下游的大都會就是揚州了(當時叫廣陵)。

然而孫吳的實力主要在長江南岸,揚州卻在長江北岸,並且有特別厲害的陳登駐守。

(呂思勉:孫策的用兵,幾於所向無敵,獨有兩次攻陳登,都是失敗的······陳登在廣陵,確是孫氏的一個勁敵。

這裡補充一點信息,三國時期有幾支戰鬥力驚人的精英部隊,分別隸屬於不同勢力:1. 虎豹騎(曹昂-曹操) 2. 陷陣營(高順-呂布) 3.無當飛軍(王平-劉備)4.白秏兵(陳到-劉備) 5.白馬義從(公孫瓚)6.先登死士(陳登-曹操)

想要從陳登手裡拿下揚州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再說就算拿下了,沒有長江天塹做掩護,曹操想要奪回揚州也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建都在大都會揚州這事兒壓根兒就不用考慮。

丹徒即今日鎮江秣陵即今日南京

有一點軍事知識背景的朋友應該知道,想要保住長江下游地盤,占領中上游的幾個節點重鎮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武漢,比如川渝地區。

古詩云「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說的就是西晉滅亡東吳的戰略 —— 派王濬造戰船從巴郡(重慶)順流而下一舉攻克南京。

文武雙全的孫家兄弟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的,他們也想沿著長江再往上走走(也就是荊州,今天的兩湖+兩广部分地區)。

古荊州示意圖

只可惜曹操的兵力早就已經到了武漢(之前曹操南征劉表,劉表恰好病故,兒子劉琮投降,曹操幾乎沒費什麼勁就收下了整個湖北),阻斷了孫吳往上游發展的路徑。

這正是為什麼孫權跟周瑜願意聯合劉備打赤壁之戰 —— 為的就是要占住長江中游。

赤壁之戰示意圖

只可惜,赤壁之戰雖然勝利了,荊州地界卻變得無比凋敝,連那附近最大的城市襄陽也殘破不堪,建都肯定是沒戲了,只是派了周瑜在這附近練兵駐守。

曹操自從赤壁吃癟之後,痛定思痛,決心再不走湖北這條路伐吳,而是數次從安徽合肥這個方向進兵。

孫吳方面,為抵禦曹操的的進攻,將防禦陣線設在濡須口(大致是今天安徽無為縣附近),因此濡須口可謂是整個東吳政權性命所系的關鍵,定都的城市必須跟濡須口有緊密聯繫才能保障指揮系統的高效運轉,而濡須口附近的大城市,也就只有建康(南京)了。

地圖上寫著「無為縣」的地方就是古濡須口

定都南京還有一個好處,我們剛才提到將對岸有個非常厲害的陳登駐守揚州,所以這一路也不得不防。

與揚州相對的南岸渡口城市是鎮江,扼守鎮江也是一大軍事要務,恰好南京的地理位置就在鎮江與濡須口連線的中間,南京離兩邊都近,都能照管到。

這才是定都南京的最重要理由。

不過是一時的軍事指揮需求所致,沒有什麼特別深奧的原因。

後面的五朝:東晉、宋、齊、梁、陳始終沒能恢復北方疆土,有人就說是因為南京這個地方太靠南,軍事上太保守,這也是扯淡。

南方軍隊兵力薄弱(南方本來人口就少很多)但擅長水戰,這一特性決定了進取中原機會渺茫,專顧自保或許倒還能支撐下去。

漢代樓船 稱雄世界

再說回孫吳定都南京的事兒。

其實也跟孫權太優秀有關,他既是一位萬乘之君,也是一位優秀的統帥,所以想要離前線近些再近些方便自己指揮。

我說過孫堅是天下第一勇士(至少是並列吧),孫策是江東小霸王,其實孫權也很虎的,他們一家都有一種剽悍輕率的基因,這也是他們家人可愛的地方、獨具魅力的地方。

孫權畫像 不像漢人

但指揮作戰其實這應該是將領的職責嘛。

你看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趙構,知道自己也不懂打仗,遠遠地躲到杭州去了—— 不懂自然就沒必要在前線瞎摻和了,別給人打仗的添亂。

不也挺好嘛。

綜上所述,孫吳定都南京的主要原因是此地適合作為前敵總指揮陣地,雖然這並不應該是國都所承擔的職能,但由於掌國者孫權的個人性格和管理方式等因素,最終產生了這麼個決定。

後面的東晉、宋、齊、梁、陳五朝既無力也無必要另起爐灶,直接繼承東吳的城建基礎就可以了。

東晉版圖

「六朝古都」這個說法產生於唐宋之前,現在再用這個詞是不對的,唐宋之後明朝初年也建都南京,民國有南京國民政府,「六朝古都」一直是作為一個慣用詞沿用下來,由此亦可見得「沿襲」、「慣性」的力量。

南京為何會成為六朝古都呢?一句話總結就是:因為孫權喜歡指揮戰事。

歷史就是無數種偶然累加的結果。

按著劉欣慈《三體》的說法,人類能活到現在,本身就是偶然中的極偶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東吳為何無奈,只得建都南京?

在三國之後,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建都南京,其實說白了,也就是沿襲。此事相信人人都懂,但首建都城絕非一件易事。在三國之前,江東還沒有一個諸侯國,敢與中原王朝抗衡(註:三國時期江南地區指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