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弟弟繼位,那他親兒子「八賢王」下場結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的駕崩一直以來都是千古疑案,趙匡胤突然去世,他的兒子趙德昭、趙德芳沒能繼承皇位,卻由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成為宋太宗。

《宋史》中這裡講到兩人的母親從大局出發,臨終前讓趙匡胤將來傳位給趙光義,以立長來穩固宋朝江山,並由宰相趙普執筆寫好誓書,藏在金匱里。

宋仁宗時期的僧人文瑩寫的《續湘山野錄》,卻收錄了「燭影斧聲」的說法,暗示趙光義謀害了趙匡胤。

就這樣趙光義即位成為皇帝,就是宋太宗。

宋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都在,而且都已經成年,皇位卻有弟弟趙光義繼承,這讓人不可思議,也不合常理,趙光義的一生也在為證明自己繼承皇位合法而努力。

雖然趙光義籠絡了很多大臣,但是不可能全部都拉攏,那麼就有個奇怪的事情,為什麼在趙光義即位當天沒有反對的聲音,而且是一片平靜呢?

趙匡胤死前還並沒有將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的打算,反而他真的是很看重弟弟趙光義,封他為晉王,又是東京留守和開封府尹,這基本上就是黨政軍一起抓了,無論是名頭和實權乃至手中的兵馬和籌碼,都比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要多,這也許是趙匡胤覺得他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剛剛50歲,時間還很多,所以還沒有為立太子打算。

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他沒有立他的弟弟趙光義為繼承人的打算,不然他不應該在兒子趙德昭都已經25歲的情況下還不培養他做太子,而這個時候的趙德芳也已經18歲了,另外金匱之盟也不能完全被否認掉。

大宋開寶九年寒冬十月的一天夜裡,正是大雪,當時重病的宋太祖召晉王趙光義入朝,囑託後事。

皇后原本是想將秦王趙德芳來的,但卻見晉王率親信站在外面 ,於是只能連連說:「我們母子性命,就託付給官家了。

」晉王趙光義哭泣著說:「共富貴,嫂嫂不要擔心。

」然後趙光義就繼承皇位,此後改名趙炅。

因為這個原因,後世有人說,趙匡胤的死實際上是被趙光義給暗害了。

皇后原本是急招秦王趙德芳入宮,繼承皇位。

不想趙光義早有準備,臨到頭只能轉換求情。

在趙匡胤死前,他已意識到,這個弟弟,已經羽翼豐滿,難以節制,成為兒子繼位後的巨大隱患。

所以,開始逐漸打壓。

譬如,開封地勢開闊,周邊無險可守,不利於防守,趙匡胤就想遷都了。

一是為了國防,二,也是為了脫離趙光義的地盤。

開封早已經是趙光義的天下了,達官貴人,將軍勛貴,都住在開封,早已被趙光義公關的差不多了。

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弟弟繼位,那他親兒子「八賢王」下場結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八賢王是誰?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個人呢?

八賢王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7080後,那時候周杰版的『』少年包青天『』火的不得了,我小時候就經常守著電視機前就看他,到現在還時不時的重溫。陳道明演繹的八賢王太經典了,不愧是老戲骨。但...

宋太祖打壓嫡長子背後的政治意圖

18歲時,趙匡胤成婚,結髮妻子是父親同僚之女賀氏。新婚之後,趙匡胤繼續過了三年遊手好閒的家居生活,21歲離家闖蕩天下,22歲加入郭威的討伐軍。從此,賀氏與丈夫聚少離多。四年後,郭威稱帝,趙匡胤正...

燭影斧聲後宋太宗只用了兩個字就穩定了皇位

趙匡胤暴斃身亡以後,宋皇后派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沒想到王繼恩早就被趙光義收買了,王繼恩出宮以後直奔趙光義府,叫了趙光義入宮,宋皇后一看是趙光義進攻,也沒有辦法,只能向趙光義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