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慘武將:忠心耿耿、勇猛過人,卻被誣謀反,慘遭殺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戰爭不斷,湧現出了家喻戶曉的名將,比如關羽、張飛等。

但在三國時期,若論境遇最慘的武將,非此人莫屬,他勇猛過人,忠心耿耿,卻被人誣陷造反,最終慘遭殺害,被滅三族!更令人遺憾的是,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他也被寫成腦後有反骨之人,那麼他到底是誰呢?

接觸過《三國演義》的人大概都知道他是誰,此人就是蜀漢大將魏延!歷史上魏延第一次亮相,是以部曲的身份跟隨劉備入川,「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漢中王,準備派遣一員大將鎮守漢中地區。

當時關羽已經鎮守荊州,論關係、論地位、論戰功,鎮守漢中之人非張飛莫屬。

當時輿論普遍認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

但當劉備說出自己的決定時,眾人都傻眼了,「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劉備還大宴文武,當眾詢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的回答,不僅讓劉備滿意,更人在場的人刮目相看。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並非是說大話,他有那個實力,他「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是當時蜀漢的名將,能力不必關羽、張飛差。

魏延鎮守漢中期間,防線固若金湯,沒有出現絲毫差錯。

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輔政的諸葛亮開始不斷北伐,魏延作為蜀漢大將,參與了所有對曹魏的軍事行動,而且戰功卓著。

比如在蜀漢建興八年,魏延率軍西入羌中,與魏將郭淮所部遭遇,雙方一場大戰,魏延大獲全勝,被封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被授予了「假節」的權力。

但是在諸葛亮死後,魏延卻被馬岱追殺,自己家人也被全部處死,罪名居然是謀反。

當魏延的首級被送到楊儀面前時,楊儀甚至踩著魏延的首級罵道:「"庸奴!復能作惡不?」那麼魏延到底真的謀反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魏延不僅沒有謀反,而是是蜀漢的忠臣!

魏延如果真的想謀反,早在他鎮守漢中期間,就可以投降曹魏,或者舉兵造反,何必等到諸葛亮死後呢?再說此時他手下僅有數千人,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投奔魏國,但他卻率軍南下,向朝廷上書說楊儀謀反。

史書上也是這麼認為的「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魏延不是想謀反,他只是想殺掉楊儀,兩人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

史書記載魏延為人「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性格頗似關羽。

而楊儀呢,「性狷狹」,兩人之間矛盾重重,但因諸葛亮的關係才沒有發生衝突。

連遠在東吳的孫權,都看出了端倪,他曾說:「若一朝無諸葛亮,(魏延、楊儀)必為禍亂矣」。

因此可以說魏延之死,其實是蜀漢內部的一場權力鬥爭,並非是誰要謀反作亂的問題。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鑑》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魏延謀反千古奇冤 三國第一冤案的歷史真相

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命大將魏延為前鋒,親統大軍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心力交瘁的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病死,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蜀漢在撤軍時發生內訌,長史楊儀以魏延謀反為由,派人將其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