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還是規律?中國歷史上,開國皇帝決定了本朝滅亡的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古代先後有20多個朝代興衰,有一個奇特規律,開國皇帝決定了該朝代的滅亡方式。

漢朝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起先僅僅是個亭長,他發家得力於呂雉及其家族勢力。

漢朝建立過程中,呂雉起到了重要作用。

漢朝建立後,在政治上,呂后時不時發表意見。

當劉邦在外征戰、無暇顧及家裡的事情,呂后用計殺了韓信。

劉邦死後,呂后就開始專權,成為中國第一個專權稱制的女性。

外戚專政成為漢朝一大特色,西漢最終被外戚王莽篡權而滅亡。

就連東漢滅亡,也跟外戚何進重用董卓有關。

唐朝

唐朝起家於關隴集團,李氏血統里有遊牧民族鮮卑族成分。

因而唐朝融合了遊牧民族的英勇善戰和漢族的先進文化,疆域廣大,打通絲綢之路,空間繁榮。

唐朝滅亡,恰恰與融合外來民族有關。

安祿山,史思明都是胡人,安史之亂讓唐朝一蹶不振。

唐朝滅亡後五代時期,君主多數是胡人,也是唐朝重用胡人的後果。

宋朝

五代時期武將掌權,政權頻繁更替。

趙匡胤是個武將,發動兵變建立宋朝。

因而他特別防武將,他上位後立馬杯酒釋兵權,實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導致了宋朝軍事力量的下降。

北宋的靖康之恥,就是重文抑武政策導致的結果。

南宋也是武力孱弱,被金朝壓著打,最後被蒙古征服。

明朝

朱元璋草根出身,家境貧寒,導致了性格多疑。

明朝建立後,他清洗功臣,建立東廠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導致明朝缺乏武將,閹黨把握政權。

亡國皇帝崇禎繼承了朱元璋的多疑性格,經常換大臣、換大將。

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大學士,十一個刑部尚書,十四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

不是明朝沒有賢臣良將,崇禎硬生生把能幹的人才都殺光,導致明朝滅亡。

清朝

清朝建立初期,努爾哈赤將葉赫一族包圍,葉赫部落不敵,被努爾哈赤殺死的族人不計其數。

葉赫部落首領臨終發誓,哪怕葉赫那拉家族只剩一個女娃也要滅了愛新覺羅。

清朝末年,後來咸豐帝娶了葉赫那拉氏的慈禧,慈禧當政期間中國逐漸被征服衰落。

慈禧死後,隆裕太后執政,她也是葉赫那拉氏,隆裕太后簽發清朝的退位詔書。

清朝最終亡於葉赫那拉氏。

開國皇帝決定了這個朝代的基因,因而也註定了這個朝代的結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