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死了曹操為什麼痛哭?原因竟是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哭郭嘉,與其說是在懊悔與自責,不如說是對統一中國夢想的破滅和絕望。
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達到了悲傷的頂峰。
一個奇才的到來能讓一個集團迅速強大,一個奇才的失去會讓一個集團走下坡路,若郭嘉在世,曹操能打贏赤壁,統一天下嗎?
在遊戲曹操傳中,有這麼一幕:赤壁大戰在即,孫曹兩家正黑著臉相對著幹,孫權這時候信心滿滿,而孟德也是有說有笑。
忽然間,郭嘉飛奔連鎖船,對著曹操大喊:「主公,不可,不可!此處有詐!」雖然一時聽得大家稀里糊塗,但郭嘉提醒過後,將士們很快明白了,曹操也注意到了風向,原來.......頓時間眾人顰住呼吸,場面僵硬,卻換來了多少欣慰,赤壁之戰的歷史就這樣被改寫了……
當然,以上只是戲中的故事,歷史是永遠也無法改寫的,作為曹操手下重要的謀士,也是最了解曹操的謀士。
郭嘉從軍十三年,跟著曹操多立奇功,對於這樣的一位幕後英雄,後人編寫這麼一個故事情節,也算是圓了廣大郭謎的一個心愿。
在曹操的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係親密,就像朋友一樣。
史書上記載著,這兩人出門座一輛車,睡覺還同一張床。
在嚴於治軍的操營帳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裡,「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紀檢官員,叫陳群,曾因郭嘉行為上不夠檢點參了他一本。
但是,曹操一面表揚陳群檢舉有功,一面卻對郭嘉不聞不問,打馬虎眼。
不僅如此,曹操還暗地裡為郭嘉依然照舊的生活作風喝彩。
在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
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
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可就是這麼一位「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被寄予願望的人才在年紀輕輕三十八歲的時候就早早的離開了人世。
於是,赤壁之戰之後,曹操死裡逃生來到南郡,眾謀士於帳下勸慰。
突然,曹操頓足捶胸,仰天大哭。
眾人問他原因,曹操說:「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敗!」說罷,繼續嚎啕,那一聲接一聲的「哀哉,痛哉,惜哉」,讓我們聽到了曹操呼天嗆地的號啕。
赤壁之戰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大的打擊,猶似雄鷹折翅。
他此一哭,與其說是在懊悔與自責,不如說是對統一中國夢想的破滅和絕望。
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達到了悲傷的頂峰。
史書上稱他為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係親密,猶如朋友一般。據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在嚴...
曹魏兩大謀士:一個鋒芒畢露卻英年早逝,一個名聲不顯卻平步青雲
賈詡和郭嘉堪稱三國時代的兩大謀士,他們既有不同,也有相同。相同的是,他們都是曹魏的謀士,並且先後成為曹操手下的第一智囊,為曹魏的建立打下深厚的基礎。 不同的是郭嘉是曹操的直系謀士,一開始便隨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