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為什麼僅一位曹魏老臣站在曹氏這邊?與兩個字有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叡去世前,將幼帝曹芳託付給兩位朝中重臣,按照此前的傳統習慣,這兩位重臣之中定然有一位是曹氏宗親,最終曹叡選擇了大司馬曹真的長子曹爽,而另一位曹中重臣,則選擇了三朝元老司馬懿。

曹爽成為輔政大臣後,他先是架空了連同司馬懿在內的一批老臣身上的權力,隨後手握京城禁軍與天下兵馬大權,成為了當時曹魏的真正掌權者。

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自然不甘心,但他並沒有選擇激烈的抗爭,而是靜靜的蟄伏,等待時機反擊。

終於在公元249年正月,司馬懿趁曹爽兄弟帶領魏帝曹芳到高平陵掃墓之際,召集了三千死士,他先是迎出被囚禁的郭太后,隨後以奉太后懿旨為由發動政變,一舉控制了洛陽城。

面對突如其來的政變,能調動天下兵馬的大將軍曹爽懵了,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才走出洛陽城,就遭到了司馬懿如此的反擊。

更讓曹爽無法接受的是,昔日裡忠心耿耿的曹魏老臣,在這一次政變之中竟幫助一個外臣司馬懿,如老臣許允和陳泰竟按司馬懿的吩咐,前來勸說曹爽投降,而這時僅有大司農桓范偷偷出城,為曹爽出謀劃策。

為什麼危難關頭,僅僅只有一位曹魏老臣站在曹氏這邊呢?

說起來,這些曹魏老臣紛紛選擇站在司馬懿這邊,主要還是與利益這兩個字有關,而這裡的利益包括兩個,一個是個人利益,一個則是家族利益。

對於這些老臣而言,曹爽執政期間,逐漸架空了他們權力。

這些位高權重的人物,在曹爽掌權期間空有高得離譜的官職,手中全無兵權,也沒有實權。

這些權力被曹爽奪回後,被曹爽交到了他的親信手中,因此曹魏老臣們不答應了。

而另一個權力則是家族權力。

自曹操掌權起,執行的就是法家的舉才政策,即「唯才是舉」。

在這樣的情況下,門閥士族無法完全掌控朝堂,寒門子弟也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而這是當時的門閥士族所無法接受的。

司馬懿代表的是士族的利益,因此這些曹魏老臣願意相信司馬懿,這才會聯合起來對抗曹爽。

筆者認為,曹爽與曹芳最終被拋棄,與士族們的選擇息息相關,畢竟在士族眼中,沒有絕對的忠誠,只有家族的長盛不衰,而桓范最終沒有背棄曹爽,不過是他與曹爽同鄉,得到了曹爽的敬重,因此不忍背棄曹爽罷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與曹魏政權究竟是什麼關係?

「煮酒論英雄,話談三國。「6月22日起,《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將在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優酷視頻播出!作為曹魏時期的重臣與晉王朝的締造者,司馬懿是斷代史和各種專門史無法迴避的人物。但關於司馬懿...

高平陵之變經過

高平陵之變,亦稱高平陵政變、高平陵事變或正始之變,發生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是魏國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馬懿之間的權力鬥爭,最後以司馬懿發動政變,曹爽遭族滅而結束。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