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為什麼背叛曹操?真相不忍細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談的是歷史,說的是人心,《評三國》系列說一個不一樣的三國!本文原創作者:徐德福)

今天要討論的是三國中廣為人知的一位大謀士:陳宮!

《三國演義》把陳宮刻畫得非常生動,特別是曹操殺呂伯奢之後,陳宮想殺曹操,卻又不能殺曹操,心理矛盾,選擇衝突讓人感同身受。

後來,陳宮投呂布,兵敗,被曹操所殺,令人惋惜!

可是,正史上記載的陳宮真的是這樣一位敢作敢當,嫉惡如仇的英雄嗎?

真相往往是令人失望的,小說中塑造的聖人也往往鋒利是靠不住的,陳宮就是其中一個!

陳宮的第一次出場,是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世語》,192年,當時青州黃巾軍進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之計出城迎戰,戰死之後,兗州群龍無首,鮑信就迎曹操進入兗州牧。

呵呵,鮑信為什麼要迎曹操呢?這裡面有陳宮的功勞。

當時劉岱死了之後,曹操在東郡,陳宮為曹操跑去兗州說服了鮑信迎曹操領兗州牧。

那麼鮑信為什麼肯被陳宮說服呢?因為青州黃巾軍實在太厲害了,而曹操兵強馬壯,可以打敗黃巾軍。

後來曹操的確打敗了黃巾軍,而且降服了黃巾軍三十餘萬,曹操從這三十萬黃巾軍中選出優秀一點的,組建了一支青州軍。

所以說,在曹操奪領兗州這件事上,陳宮立了一次大功。

曹操也把大本營東郡交給了陳宮屯兵保衛。

從這樣的安排來看,可以說曹操是非常信任陳宮的。

按理說,陳宮應該像荀彧一樣,幫著曹操繼續建功立業,從此名垂青史,可惜,陳宮並沒有這麼幹,他選擇了一條截然相反的路。

就在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征伐徐州陶謙的時候,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他信任的陳宮,和張邈的弟弟張超,以及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共謀叛太祖。

《三國志》記載,張邈和曹操的關係是很鐵的,曹操曾經攻打董卓的時候,十八路諸侯全不出兵,唯獨張邈派兵協助,袁紹要殺張邈的時候,也是曹操極力阻止,張邈因此對曹操是感恩戴德。

後來曹操有一次去征伐陶謙的時候把家人都託付給了張邈。

由此可見,他們的關係真的很鐵的,很鐵的為什麼也要一起背叛曹操呢?

這又是陳宮從中做了說客。

陳宮是怎麼說服張邈的呢?

宮說邈曰:「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觽,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邈從之。

(見《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載),

陳宮說服張邈,首先大大地抬舉了張邈一番,使張邈熱血上涌;然後挑撥了張邈與曹操的關係;緊接著,說明了成功機率很高;最後,做這件事的利益很大,可以共牧兗州。

其實張邈還有另外一個心病,那就是他很害怕曹操頂不住袁紹的壓力會殺害自己,因為那個時候袁紹看上去是最強大的。

這裡有個問題,共牧兗州里的這個「共」字很有內涵,由誰來共牧呢?我覺得參與的人肯定都有份,呂布,張邈,張超,當然也包括陳宮等。

所以,陳宮這個事情其實就是做政治投資,他聯合了張邈,呂布,占據了曹操的兗州。

那麼我們不僅要問:陳宮為什麼要這麼幹呢?

查了下資料,在《三國志·魏書·呂布傳》注引《典略》雲:"陳宮字公台,東郡人也。

剛直烈壯,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結。

及天下亂,始隨太祖,後自疑,乃從呂布,為布畫策,布每不從其計。

這裡說陳宮背叛曹操的原因是「自疑」,那麼他到底在疑什麼呢?

懷疑曹操會殺了自己嗎?不像,要真那樣,曹操還會讓你屯兵東郡嗎?

有人說曹操殺害名士邊讓,讓陳宮感到害怕,也不像。

邊讓時常譏諷曹操,後被朋友誣告,才被曹操殺害。

而陳宮是曹操的功臣,而且曹操的為人其實也挺寬容大度的,那時候又正好是招攬人才的時候,曹操又有什麼動機要殺陳宮呢?

有人說陳宮看出曹操其實是個奸賊,所以要背叛他。

那更是無稽之談,一個肯投靠呂布的人會計較曹操是不是奸賊?

所以,最後只能用兩個字來解釋:利益。

曹操那時候還沒迎漢獻帝,實力也算不上最強。

而陳宮,其志向是遠大的,要不然他怎麼會「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結」,不就在等待一個機會麼?那個時代,所有人都有可能成功,就跟陳勝說的一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們再從陳宮勸張邈的話中分析一下:「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這段話與其說是陳宮勸張邈的,倒不如說是陳宮自己想這麼幹的。

為什麼要請呂布呢?因為呂布善戰,但只是權迎之,什麼叫「權迎之」,就是暫且,權且,權宜之計,說白了,就是暫時利用一下呂布的善戰本領,利用完了是要另外打算的。

「共牧兗州」中的「共」,我估計到最後是沒有呂布的份的,而是陳宮和張邈,呂布只不過是他們實現政治野心的一把刀(刀是寶刀,但不好使)。

「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中的「俟」是等待的意思,等待什麼?等待一個機會窗口,只要抓住這個機會窗口,就可以縱橫一時。

這句話暗含什麼意思呢?就是陳宮不是池中物啊,他跟司馬懿一樣,之前都是在蟄伏著,等待著干一番經天緯地事業的機會,而曹操的信任,張邈的心病,呂布的無處可歸,都為他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於是,一場政治豪賭拉開了序幕。

陳宮這樣做有錯嗎?在三國那個紛爭的時代,誰不想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稱霸天下?

號稱仁義的劉備,曹操對他也很好,結果劉備也背叛了曹操,但沒有人會罵劉備叛徒。

所以曹操這個人其實很悲催,他對很多人都很不錯,但很多人都叛逆他,但叛逆他的人反而都被刻畫成英雄,而受害者曹操卻被小說家罵為奸賊。

難道這就是古代人文小說家的價值取向嗎?為什麼一點實事求是的精神都沒有呢?實在是令人費解。

至於陳宮後面的事情,正史記載和小說相差無幾,暫且不表。

我們要說的是,陳宮並沒用小說里寫得那么正人君子,他有智慧,不甘屈居人下,可惜他看錯了呂布,押錯了寶;他有野心,但他的野心超出了一個謀士的範疇,這並非是福;他自己沒兵,卻指望藉助呂布和張邈這兩個軍閥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就有點與虎謀皮了。

往期精彩文章:1、假設關羽不失荊州,劉備能否奪得天下?(點擊閱讀)

2、諸葛亮臨死前給了魏延三條路,為什麼魏延都不走?(點擊閱讀)

(下期,我們討論的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如對三國有興趣,可點擊訂閱,讓我們一起再論三國,用我們自己的智慧來挖掘三國中的謎題答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