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歷史常識,其實王朗根本不是被諸葛亮罵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和王朗

看過《三國演義》小說或者電視劇的小夥伴們都對諸葛亮罵死司徒王朗的情節印象深刻,更對諸葛孔明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最近,網絡上對他們兩位的鬼畜惡搞,更是讓觀眾們對其亦愛亦恨的糾結情懷嘆為觀止。

其實還原史實,歷史上真實的王朗,根本不是被諸葛亮罵死的。


王朗本名王嚴,字景興。

今山東郯城西北人。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

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為其服喪,後來被舉孝廉,但王朗不應命。

徐州刺史陶謙又舉其為茂才,拜治中從事。

遷任會稽太守,任內獲百姓愛戴。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攻會稽時,王朗舉兵抵抗,為孫策所敗。

王朗在逃亡失敗後投降,孫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

後為曹操所征,因戰亂輾轉數年後才抵達,被拜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國建立,王朗以軍祭酒身份領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職。

曹丕繼王位時,遷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

曹丕受禪建魏後,王朗改任司空,又進封樂平鄉侯。

曹叡繼位後,代華歆為司徒,進封蘭陵侯。

王朗一生,機智聰敏,性格嚴謹而慷慨,古書上記載還有幾則軼事典故:

《世說新語》有一篇關於王朗的故事: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來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表示為難。

王朗卻說:「還好船比較寬敞,為什麼不可以呢?」後來強盜來了,王朗就想丟下那人不管了。

華歆說:「一開始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為了這一點。

既然允許了他搭我們的船,怎麼可以因為情況危急便把他拋棄了呢?」於是仍像當初那樣攜帶並且關照那個人,世人憑這件事來判定華歆、王朗的優劣。

但此事的可信度卻遭後世質疑。

王朗和華歆

王朗少年時與沛國名士劉陽交友。

劉陽擔任莒令,三十歲就去世了,所以後世很少聽過他的消息。

當初,劉陽認為漢室漸漸衰落,知道曹操有雄才,懼怕他對漢室不利,想要除掉他但未成功。

等到曹操掌權後,下令尋找他的兒子的命令很急。

其子惶恐而窘迫,無處可逃。

劉陽的親舊雖然多,但沒有人敢幫助匿藏他。

王朗於是接收他數年,等到從會稽回朝廷,又數次開解曹操。

很久以後曹操終於赦免他,劉陽的人家於是得以保全。

王朗

關於王朗之死,《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朗」,使讀者對王朗留下了被諸葛亮罵死的印象。

查《三國志·魏書·明帝紀》:「(太和)二年(228年)春正月……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

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

右將軍張?擊亮於街亭,大破之。

亮敗走,三郡平」,而未如《演義》所云,有以王朗為軍師隨軍出征之事。

且又載:同年「十一月,司徒王朗薨」(《資治通鑑》同),可見王朗之死,距此戰的結束已有大半年了,這也說明了王朗被諸葛亮罵死純屬杜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他吵架被氣死?只因對方口才好

王朗,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重臣、經學家,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北)人。他少年時拜從太尉楊賜為師,後來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為其服喪,後來被舉孝廉,但王朗不應命。徐州刺史陶謙又舉其...

曹魏三公,亂世怪才

大家好,百變歷史秀又跟大家見面啦,想必大家對上次介紹的鬼谷子大師還記憶猶新吧,那麼今天將會給大家呈現更為精彩的內容,同時,也歡迎大家積極訂閱呦,小編努力加油。(共勉)好啦,接下來就切入我們今天的...

王朗死因真相,並非諸葛亮罵死!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嚴 ,字景興。東海郯(今山東臨沂市郯城西北)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重臣、經學家。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為其服喪,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