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家長正是忽略了這一點才導致孩子成績下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點擊關注 → 作業幫(幫叔)
你想知道的孩子學習資訊,都在這裡!
期末考試過後,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成績有所下降。
明明孩子在考試前有認認真真複習,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實,孩子初中掉下的成績,多半是因為小學時欠下的帳!
家長要記住一點:孩子小學的重點不在於成績,而在於閱讀能力的培養。
很多家長都會疑惑:明明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好,甚至可以考100分,然而上了初中成績卻直線下落,尤其到了初三,成績被別的同學甩開一大截,是孩子不愛學習了麼?
其實不是的,小學的成績往往帶有欺騙性,只要稍微用心一點都會考得不錯,然而進入初中後,考試不再是依靠死記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而更多的需要孩子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甚至涉及到很多課外知識。
而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十分看重孩子的成績,不捨得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和玩,認為是浪費時間。
結果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雖然考了高分甚至是滿分,卻沒有時間大量讀書,就好比丟了西瓜撿芝麻。
要知道,孩子的聰明才智,需要大量的知識來澆灌才能得以成長,而這種知識獲取的最快途徑就是閱讀。
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智慧才能不斷成長,並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里去了,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餓死了。
現在很多家占認識到了孩子閱讀的重要性,就連家中都有很多的藏書,但這些藏書孩子都看過了麼?答案十有八九都會讓父母失望,孩子能夠從頭到尾認真讀過的書不過少數幾本,能反覆閱讀的就更少了。
也就是說,孩子出現了「藏書多、讀書少」的現象,這意味著在書籍的選擇上家長與孩子出現了嚴重的錯位:父母認為好的書,孩子不感興趣;孩子喜歡的書,家長認為不值得讀。
對於這個問題,小幫老師的建議是,將大部分選擇權教給孩子,和孩子一起選擇書籍,幫助他們杜絕那些不健康的書籍之後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里自然閱讀。
對此,想必很多家長都難以接受,會說:「小孩子懂什麼?怎麼能讓他們自己去選呢?讀到壞書怎麼辦?」
其實,「讀什麼書」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是孩子自己。
因為父母為孩子選擇的圖書不論多麼優秀,如果孩子不喜歡,不願意去讀、讀不進去,終究是沒用的。
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重要的不是讀什麼,而是培養孩子以書為伴的良好習慣,而這種習慣唯一的培養方式就是通過從頭到尾讀完一本再讀一本的循環不斷的過程才能培養出來。
閱讀是需要耐心的,如果書中的故事抓不能夠吸引住孩子,孩子很可能就會把書扔在一邊不再讀了。
所以,家長的目標其實是通過閱讀培養專注和耐心,這兩種品質的價值遠遠超過某本書所傳遞的知識。
實際上,決定孩子未來人生和事業成就的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就是專注和耐心。
明白了這個道理,家長就不必再糾結於孩子讀什麼書,而應該著手於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和耐心。
越是年幼的孩子對閱讀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如果家長一味強調要讀好書、讀名著,反而容易讓孩子覺得讀書就是這麼沒意思,只有孩子感興趣的書,他才有可能認真地耐心地讀完。
完完整整讀完一本書所帶來的成就感也會使孩子更加自信,不會因書太厚而產生畏懼感。
另外,對於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來說,有時候「量」比「質」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閱讀能力才會有一個質的提高。
所謂閱讀能力,本質就是記憶與理解,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刺激大腦掌握閱讀技能,更有效率地處理信息的輸入輸出。
因此,在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讀是極其重要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會因此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大量閱讀,而不必過於計較讀什麼。
讀書,還是要任性一點兒的。
幫叔有話說:
讀書是一件需要興趣的事情
如果剝奪了孩子讀書的興趣而讓他們去死記硬背
反而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