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反秦大戲之「項梁的皇帝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項梁,因為他的侄子項藉(字羽)而為我們所熟知;項羽,因為他的叔父項梁而走上反秦之路。

到底誰成就了誰,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留給了我們太多讓人回味的經典!

反秦,似乎是秦末起義洪流的唯一主旋律,大家的矛頭一致對準秦二世,以至於人們幾乎沒有功夫去考慮到底是誰在反秦,這些反秦勢力到底源於何處?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他們在反秦後又將何去何從?總之,一切都很亂,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因為在這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起義」這樣的事情!大澤鄉起義就是他們唯一可以參考的案例。

秦末農民起義

所以陳勝可以獲得快速的成功,因為他是開拓者,他開啟了一種武裝反抗強權的新模式。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從此以後,這種模式被不斷複製並升級,成為中華歷史更新換代的終極武器。

如果不是章邯的出現,陳勝幾乎就成功了,從此中華歷史的年代表上在秦的後面就會出現一個——

章邯最終擊敗了張楚,陳勝也死於自己的馬車夫之手。

陳勝一死,代表平民利益的起義軍殘餘瞬間瓦解,一盤散沙。

這時,楚國貴族後裔景駒(楚「三戶」之一)站了出來,稱楚王,想扛起反秦大旗,繼承陳勝的未盡事業。

然而景駒稱楚王沒多久就死了,他不是死在秦軍之手,而是死在了楚國人自己的手裡,這個人就是——項梁

項梁

從這裡可以看出:反秦,並不是他們唯一的目的,反秦的戰線,其實也並不統一!如果項梁心懷楚國,他為什麼會殘殺同胞呢?

項梁是反秦勢力中純碎的占山為王,他的父親項燕戰死後,他們項家已經沒落了,甚至陳勝打著他父親的旗號起義的時候,他還默默無聞。

楚將——項燕

項梁後來起兵吳中,他不分青紅皂白,攻殺了自稱楚王的景駒。

這時他才發現:起義軍一盤散沙,根本不受控制,而楚國老貴族後裔也根本不聽他的話,他根本找不到政治盟友。

如果自稱楚王,肯定會受到孤立,同時樹大招風,肯定還會受到章邯的招待。

他能打得過章邯嗎?當然打不過,怎麼辦?於是項梁選擇了民國初「辮子軍」張勳選擇的那條復辟之路,就是讓楚國老貴族全部復辟,爭取他們的支持。

項梁不想做袁世凱麼?當然想,但是不能!

袁世凱

於是在范增的建議下,項梁選擇了楚國王族後裔熊心做為新的楚王。

不過這僅僅是項梁的權宜之計,他的野心和後來的項羽一樣,當帝稱王。

只不過他還沒等到那一天就被章邯給攻殺了。

項羽

若非如此,歷史又何來名垂千古之項羽呢?(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項羽的江東「八千子弟兵」, 神秘消失之謎?

一代霸王項羽,當他在烏江邊上揮劍自刎的時候,我們才猛然想起:當初和他一起江東起義的「八千子弟兵」到哪裡去了呢? 這不是一個突兀的問題,當你回頭再把《史記》讀一遍,你會驚奇的發現:「八千子弟兵」,...

歷史上項梁是誰 項梁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南宋的文學家蘇轍說:「於是章邯一出而殺周章,破陳涉,降魏咎,斃田儋,兵鋒所至,如獵狐兔,皆不勞而定。後乃與項梁遇,苦戰再三,然後破之。梁雖死,而秦之銳鋒亦略盡矣。」充分肯定了項梁為推翻秦國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