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才是毛主席心中的五虎上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五虎上將的標準

「五虎上將」的出處,主要發自於蜀漢時劉備所確認的關、張、趙、馬、黃。

聯繫這一史實,我們可以較為線條化地勾勒出關於五虎上將的有關標準。

首先應該是武功標準。

在整個三國,關張趙馬黃的武功都是一流的。

現代戰場不再講究微觀上的馬步功夫,但仍然通過參與和指揮作戰、打硬仗打惡仗、斬殺名將及名軍、創建名軍等方面來體現其卓越「武功」。

其次應該是戰功標準。

經常打敗仗的將軍肯定不能被列入五虎上將。

相對於其他人更多的戰功和戰績應該是躋身五虎上將的重要指標。

再次應該是作用標準。

是不是經常受到重用、有沒有獨立擔當一個方面作戰的能力、可不可以在紛繁複雜的戰場上體現出自己在特定地區的主角地位,這是從作用的角度來品評五虎上將的標準。

第四應該是資歷或履歷標準。

資歷和履歷是一種長時間、多階段、不同場景下戰功與戰績的體現。

所謂身經百戰、百鍊成鋼者,此之謂也。

第五應該是文才武略標準。

五虎上將不應該只會逞匹夫之勇的粗豪將軍,而應該是能文能武且頗具洞察力熟諳戰爭規律的智者。

從這樣的標準出發,我認為毛澤東屬下的五虎大將將是: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陳賡。

二、為什麼是他們

1、為什麼是彭德懷?

彭和林一直是毛澤東軍事上的兩員大將,一個敢打硬仗,一個善打巧仗,都可以達到極至的狀態:一場戰鬥,如果林彪都說可以打,必勝;如果彭德懷都說不能打,必敗。

在中央蘇區,彭林也是毛澤東手下的兩大王牌軍的首腦:林彪主持的一軍團是朱毛紅軍的嫡系班底,曾經在漳州戰役大顯神威;彭德懷的三軍團曾經創下攻下長沙的偉績。

長征中,一三軍團也是中央紅軍的絕對主力。

而且,這兩支軍隊身經百戰,從長征開始時的各二萬人左右,經過一次次地減員和整編、徵兵,到達陝北時,兩軍合計都已經不夠八千人。

抗日戰爭中,彭德懷出任八路軍(後改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抗日戰爭**軍隊所打的最大規模的戰役百團大戰就是由彭德懷親自指揮。

解放戰爭中,身為軍委副主席的彭德懷又親自率領西北野戰軍以三萬弱旅,採取蘑菇戰術和聚殲戰法,生生地把胡宗南的二十三萬人拖住甚至擊敗。

在五大戰場即西北、華北、東北、華東、中原戰場上,西北作為國民黨軍的重點攻擊地帶,敵人不但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反而大大地受損。

彭將軍即俘即補不斷壯大自己最終將胡匪驅逐出境並一路追擊到大西南並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殲滅之、對西北的馬匪則窮追猛打報了當年西路軍的一箭之仇。

更為難得的是他在朝鮮戰場上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壯烈所為,讓大局未定的共和國軍隊在第一軍事強國面前揚威。

無論是能力、資歷還是戰績,彭都無愧為五虎上將。

2、為什麼是林彪?

林彪打的仗的總數也許不如彭德懷多,這是因為他擅長打精緻的、有把握的、有效率和效果的名仗。

且不說年輕的林連長曾經創造過一個連擊潰一個師的光彩戰績,也不說一軍團和一方面軍的累累戰功,只說抗日戰爭中的平型關大戰和解放戰爭中東北戰場上的遼瀋戰役,其震撼程度就是鑽石級的。

平型關大戰是抗日戰爭中的一次經典亮相,八路軍一戰成名。

林彪幾乎只打了這一仗久去蘇聯療養,回國後繼續他在抗日戰爭前的抗大校長角色。

解放戰爭中再次作為奇兵使用,為共和國的誕生開闢了第一塊解放區。

使用林彪於這個方向的重用程度,可以從同時在這個方向上投入了二十多位中央委員的巨大重要性反射而出。

在東北戰場上,國民黨五大名牌中的兩個即新一軍和新六軍,就是在林彪繼錦州戰役之後的圍殲廖耀廂混戰中一舉擊殺的。

這之後,林彪的四野作為毛澤東手中的生力軍下華北、戰華中、進中南、渡海南一路凱歌,可以說是縱橫天下。

3、為什麼是劉伯承?

劉伯承的綜合秉賦之高,時常被人贊為當代中國難得之軍事家。

他在長征中、抗日戰爭中、解放戰爭的中原戰場上所建樹的巨大功勳,以及這期間他在戰術戰略上的精細心得,都讓他高出同仁們許多。

在抗日戰爭中,劉伯承打過許多頗有教科書價值的名仗。

比如陽明堡、長生口、七亘村、響堂鋪等戰鬥,無不具有相當的可挖掘潛力。

在解放戰爭中,是劉伯承的部隊第一次從分散狀態中集合為能征善戰的兵團組合,並在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中,給了國民黨軍隊上了精彩的一課。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更是一般人所不能打或打不好的難仗。

千里躍進而不要後方的偏師作戰,無一不是敗多勝少的惡仗。

紅軍的長征、抗日戰爭後期的三五九旅遠征、中原突圍,無不是在「保存就是勝利」的旗幟下傷痕累累的壯烈遠征。

在解放戰爭中,毛澤東更大的一個手筆即粟裕率領葉王陶千里蛙跳閩浙贛,就因其前景的不可預期而在粟的堅持和毛澤東的讓步下未能成行。

從這個意義上,劉鄧的南下大別山,其意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

即使只從軍事上講,這一行動也使得戰火因燒到國統區、經濟和軍事壓力投向國民黨方面、部隊逐步積累起在中原的戰略優勢而使得後來的中原逐鹿和淮海大戰因為建立了較鞏固的中原根據地和游擊區而受益非淺。

二野的前身是一二九師,而一二九師的前身則是第四方面軍經四川之敗和黃河之敗的「殘部」。

能夠把這樣一支並非主力的部隊打造成一支名軍,劉帥之功也。

以一位軍事家統馭下的名師而建立起卓越戰績,劉伯承不愧一代軍神也。

4、為什麼是粟裕?

粟裕不能成為元帥也許和他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未能成為方面軍首腦有關。

在第七軍團和第十一軍團都做過參謀長的他,最終因為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失敗和方誌敏的犧牲而未能建立更大更有震撼力的功績。

加上未能參加長征上而失去了許多指揮大部隊建立大功業的機會。

而從解放戰爭的歷史來看,指揮大兵團作戰是粟裕的強項。

抗日戰爭中,粟裕已經開始出露頭角。

韋崗之戰雖然只消滅日寇五輛軍車二十多個鬼子但畢竟是新四軍北上支隊的處女戰非同尋常。

後來的黃橋之戰和車橋之戰,粟將軍已顯出不凡氣概。

蘇中「七戰七捷」是粟大將堅持內線作戰的傑作。

還在第七仗未打之時,毛澤東的賀蘇中七戰七捷的電報就發將了過來,這逼著粟將軍湊足這個吉利的數字。

5、為什麼是陳賡?

以上的四位戰功卓著,進入五虎上將序列一般不會有多少爭議。

有爭議的這第五位。

我之所以認為是陳賡,原因如下:

(1)陳賡的資歷深。

黃埔一期出身的他,在東征之役中救過蔣介石的命,並得到過相當的重用。

從事地下工作(在上海黨中央特科)和軍人生活時,兩度被黃埔舊人錢大鈞和蔣介石捉而後放,頗有傳奇色彩。

與魯迅和宋慶齡的交往,也讓他憑添幾分儒將之氣。

在南昌起義中任過營長,在鄂豫皖根據地任過團長和師長,在中央蘇區任過彭楊學校校長。

(2)陳賡的皇威重。

長征中,任幹部團團長。

土城之戰,幹部團打出了赫赫神威,毛澤東由衷嘆道:「陳賡能當軍長!」這樣的認知,也為以後在解放戰爭中將陳賡兵團視為中央直屬兵團奠定了一定基礎。

(3)陳賡的戰功強。

抗日戰爭中,陳賡大將的神頭嶺、長樂村、香城固,給日本人以重大殺傷,並因此而讓他所率領的三八六旅成為日本人都認可的勁旅。

香城固一戰,日本人的坦克破天荒地寫上了「專打三八六旅」的標語。

在電視劇《亮劍》,我們也看到到那樣的場面。

這樣的標語,至少清楚地說明,在抗日戰爭中,三八六旅可沒有閒著而是讓日本人必欲滅之而後快。

(4)陳賡的作用大。

無論是在毛澤東轉戰陝北時機動使用由太岳縱隊組成的陳賡四縱隊作為中央直屬縱隊,還是在實施「三軍動出兩翼牽制」戰法對陳謝兵團(含四縱、九縱和三十八軍)的戰略運用,或是對大西南用兵時的奇兵四兵團,陳賡的部隊一直是作為一個方面軍來使用的。

這樣的殊榮,縱是諸多元帥如葉劍英、徐向前等都未能享受過。

(5)陳賡的餘威響。

解放後的陳賡,曾經任過援越抗法戰場上的顧問、任過志願軍代司令員、任過國防部副部長。

建國後仍然有這樣的閱歷,不可謂不受重用也。

=================

☆★☆你絕對從未嘗試過的祛痘方式!加微信:douwuzong221,即刻體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究竟誰才是毛主席身邊的「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的出處,主要來源於蜀漢時劉備所確認的關、張、趙、馬、黃。聯繫這一史實,我們可以勾勒出關於五虎上將的有關標準。從這樣的標準出發,毛澤東屬下的「五虎上將」軍應該是:彭德懷、林彪、劉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