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父子,我更喜歡後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父子當屬曹操父子和蘇洵父子。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他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生活上善詩歌喜散文,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他也擅長書法,有人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曹操兒子眾多。
曹昂是其長子,他聰明,性情肝膽謙和,為曹操所喜愛,二十歲時即舉孝廉。
建安二年(197年),隨曹操出征張繡,因張繡突襲,曹昂為救曹操負責斷後,與大將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
後被追封為豐悼公。
曹丕為次子,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魏國開國皇帝,即位後廣納建議,平定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他自幼文武雙全,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在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其擅長於五言詩,今存《魏文帝集》二卷,還著有《典論》,當時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注作品。
另一子曹植,名子建,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
「白馬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用激情的筆調寫出了白馬少年的英雄行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作詩,不僅體現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且揭露了曹丕對兄弟的殘害。
曹操、曹丕、曹植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被稱為「三曹」。
曹沖由曹操的小妾所生,少年時就敏於觀察,十分聰慧,五六歲時,智力心思所達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樣聰明,《曹沖稱象》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智救庫吏》講的是曹操的馬鞍被倉庫里的老鼠啃齧,庫吏害怕,曹沖就把自己的衣服拿刀戳穿,裝作憂傷的樣子,曹操問他,他就說「民間認為老鼠咬了衣服不吉利,現在我衣服被咬,所以不高興」,當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匯報給曹操時,曹操就沒有責備庫吏。
曹衝心地仁愛,識見通達,像這樣的事先後有十幾人被曹操寬宥,只可惜,天妒英才,十三歲時,曹沖就得病而亡。
另一家就是「三蘇」,指的是蘇洵、蘇軾、蘇轍。
「蘇老泉,二十七」,這裡的蘇,指的是蘇洵。
字面意思是蘇洵二十七歲了,才開始發奮讀書,其實他七歲就開始讀書了,只是後來參加鄉試沒中就不願意讀書了,因為兩個哥哥都是舉人,都做了官,父親就不再催他讀書。
後來又考,不中,就專注於教兒子讀書了。
蘇洵擅長於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佑集》二十卷。
他的文章在當時就被人們爭相傳看。
嘉佑二年(1057年),他攜兩個兒子一同去考試。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畫、書等方面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他生性豁達,為人率真,集儒釋道於一身,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好遊山玩水,二十一歲參加科舉考試,就被歐陽修賞識,一時聲名大噪。
後來仕途不順,屢遭貶謫,但是依然鬥志昂揚,無論到哪裡,都愛民如子積極參與到地方事務中,例如「蘇堤」,就是他政績的體現。
他最大的成就是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改變了詞依附於音樂的附屬地位,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轍晚號潁濱遺老,北宋文學家、宰相。
嘉佑二年,十八歲時與蘇軾一天登進士第,在蘇軾貶謫之時,曾用自己的官位為蘇軾作保,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亦擅長書法,其書法瀟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
蘇家三人因其在文學上的成就,並稱「三蘇」,位列於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曹與三蘇,我更喜歡後者。
我總覺得三曹更多些政治家的色彩,難免有粉飾的成分;三蘇,更多些書卷氣,也因為蘇軾生活的淡泊安靜,傾向於「詩和遠方」,是真正的文人。
歷史上有那麼幾對詩詞父子,看看詩詞技術哪家強?
【一】曹操詩(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觀滄海兩漢:曹操東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