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死了諸葛亮沒有哭,為何張苞死了諸葛亮大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趙雲死了諸葛亮沒有哭,為何張苞死了諸葛亮大哭?

1、諸葛亮聽到趙雲身死,心中必定悲傷,因為幾十年的交情在那裡,然而不至於悲傷過度,畢竟生老病死也是天道,再說此時趙雲已不能披掛打仗了。

而張苞不一樣,年輕生猛,武藝精良,那可是關係到諸葛獲勝的重要人物,在蜀國武將凋零的時候,張苞的死,無疑給諸葛亮兜頭一棒,猶如發燒的病人頭上澆一瓢涼水,你說諸葛亮能受得了嗎?所以當場吐血,暈厥了。

魏蜀吳三國彼此爭鬥,互相消耗,司馬氏暗暗蓄力,最終坐享其成。

這是大勢所趨,不是諸葛亮憑一人之力可以阻擋的。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諸葛丞相結果只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也算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2、這問題也只能試著從三國演繹中推測,《三國志》中對於趙雲和張苞的死都是一句話就帶過了,張苞更是早夭沒有傳記。

《三國演義》原文中對於兩人死後諸葛亮的反應是這樣描述的:

① 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 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

聽知此信,即設宴大會諸將,計議出師。

忽一陣大風自東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樹吹折。

眾皆大驚。

孔明就占一課,曰:「此風主損一大將。

」諸將未信。

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 丞相。

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 更病重而死。

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去吾一臂也!」眾 將無不揮涕。

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報喪。

後主聞雲死,放聲大哭曰:「朕昔年幼, 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之中矣!

老版三國演義中趙雲二子報喪

② 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內,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

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

這一陣,魏軍死者極多,遺棄馬匹器械無數。

卻說孔明收得勝軍馬入寨,又欲起兵進取。

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

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

眾人救醒。

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

諸將無不感激。

後人有詩嘆曰:「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張苞追擊郭淮,孫禮,老版沒有拍出張苞跌澗的鏡頭

張苞死後的「後人有詩」也是對此問題作出了一些解釋。

前兩句是寫張苞的不幸,後兩句是寫孔明的不幸。

張苞在演義中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武藝超絕,多次戰敗一些演義中的一流武將,應當說,張苞的武藝是能夠擠進一流武將甚至超一流武將,除了年輕力壯,還有一點就是用起來順手,不像他老爹一樣在演義中時不時給孔明搞點事情。

能打又聽話,又是蜀國的後備力量,而諸葛亮在五虎相繼去世之後,身邊可用的人手已然不多,北伐之時,張苞關興屢屢被委以重任,而張苞一死,諸葛亮就痛失一大助力,北伐的難度係數就更高了,加之諸葛亮此時歲數也不小了,一時急火攻心,至於吐血,也不是不可理解。

趙雲在演義中算是最完美的武將了,老將軍最後一次上戰場已然七十高齡(演義中趙雲的年齡爭議相當大,按照一次北伐前趙雲請戰的描述,趙雲甚至比劉備還大),而老將軍的離世也是自然死亡。

諸葛亮傷心是肯定的,因為即使差了輩分,諸葛亮和趙雲在演義中的無間配合也足以了使諸葛亮跌足而哭了。

這裡的跌足,說明其也是因為傷心而站立不穩,可見也不是如提問者所說的沒有哭。

一般的話,我們中很多人也可能遇到過身邊人有至親好友離世時,並不是特別傷心的,不是因為其不孝不義,而是因為至親好友離世的平平安安,無疾而終,自然死亡。

另外從子龍一次北伐時尚能槍挑韓德一家五口來說,並不是說諸葛亮因為子龍年老無用方面的而不傷心欲絕。

其實倒還有一種戲說,就是孔明是因為張苞的死吐血有一半是給氣的。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之極唉!

3、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作為蜀漢一員猛將,一生立下了無數次的戰功,為蜀漢開國也是費盡心力,被評為「常勝將軍」,趙雲最出名的戰役,「長坂坡戰爭」中更是保護了幼主阿斗的安全,劉備對趙雲心中稱讚有加,誰能橫刀立馬,唯有常山趙子龍!

蜀漢六年,諸葛亮兵練好了,馬養肥了,已經得到了休養,準備開始進行「北伐」的時候,帳前忽然一陣大風而過,把庭前的一棵松樹颳倒了,諸葛亮心想大事不好了,又要損失我一員大將啊,此時正好趙雲的兩個兒子來報,他們的父親於昨天晚上去世了。

諸葛亮痛哭到:子龍是其臂膀,這又折一員大將啊!

在蜀漢七年四月,諸葛亮在祁山發動了一場戰爭,張苞由於貪功,驅馬追趕逃走的敵將,不小心從馬上摔下掉入山溝,事後諸葛亮差人送往成都進行急救,不幾日,從成都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張苞已經不幸身亡了,諸葛亮放聲大哭,而且口吐鮮血,最後昏厥了過去。

從此諸葛亮便臥病在床。

看到這裡就非常疑惑?趙雲曾經和諸葛亮作為同事,一同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南征北戰許多年,而張苞作為年輕的後生,論張苞和諸葛亮相處的時間肯定沒有趙雲多,論能力上張苞肯定沒有趙雲強,論地位上趙雲作為開國五虎上將之一,而張苞也僅僅是張飛的兒子而已。

但是對於晚年的諸葛亮,一心想報蜀漢的知遇之恩,想突破目前的現狀,為蜀漢立下最後的一份功勞,而此時趙雲已經年邁,張苞卻是身強體壯,正是當打之年,所以論當年戰鬥力水平來說,張苞作為諸葛亮手中的一把利器,他的身亡對諸葛亮打擊很大,所以對當年的諸葛亮來說,他倆的身亡對其影響都很大,但是,相比當年的情況,諸葛亮更不希望張苞出事!但是,事不由己啊。

個人見解:諸葛,他的恩公的兄弟張飛死後,張苞是張飛在世的唯一的後代; 況且當時,趙雲等老將皆以年邁,而鎮守漢中等要道需要良將; 張苞正好也是諸葛大力栽培的,曾建功不少,且深得諸葛厚愛。

4、趙雲七十多歲了,已經難有作為,也到了死的年齡了。

既然是遲早要死,且已因為年齡太大難有作為。

這樣的老頭子,死了也就是死了,並無可惜之處,因為人總有一老。

況且趙雲70多歲才死,已算是高齡了,這已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趙雲死了,後面還有新生代的將領替補,如魏延、姜維、關興、張苞等將。

但是當張苞死的時候,卻完全不同了。

關興早在張苞之前就已經英年早逝。

老將已經損耗殆盡,中生代只有魏延、姜維、馬岱,新生代的猛將關興、張苞二人全都死了。

此時張苞死後,有潛力的新生代將領,幾乎滅絕,蜀國出現了最嚴重的人才斷層危機。

此時的諸葛亮,憂心蜀國20年後,將無大將可用,心中悲傷,禁不住潸然淚下。

他哭的不是張苞,哭的是蜀國後繼無人了。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諸葛亮、魏延死後,蜀國竟然只能用關羽的秘書廖化做先鋒,用魏國投降過來的夏侯霸做大將,可悲可嘆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蜀漢五虎大將的結局以及後代子孫的現狀

現如今,我們一提到三國名將,總能信手拈來,無論曹魏的五子良將,還是蜀漢的五虎大將。要論勇武,還是謀略,想必大家若懸河評論辯論個三天三夜,都沒有問題啊!蜀漢五虎大將指的是三國蜀漢劉備帳下的五員虎將...

五虎上將也挽救不了蜀漢,因為虎父有犬子!

紅二代、富二代、官二代,二代已經開始掌控社會了,會變好還是變壞呢,卦師東方說過,未卜先知不過只是因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五虎上將勇猛無敵最好蜀漢還是敗亡了。。。關羽之子關興關興從小就有好名聲,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