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書無用論泛濫?來看看一千年前這個皇帝寫的勸學詩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所以在歷朝歷代的文化典籍當中,留下了很多的惜時苦讀勸學的詩篇。

從最廣為人知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到「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無一不是勸人多讀書的。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而且古代的勸學,並非只是單純的讓人讀書,而是讀書的背後,往往有現實利益的嵌入。

少年讀書人

比如我們最常見的,「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無一不是在教人愛讀書,讀好書,卻也無一不帶有功利性。

書中有錢,有糧食,有美女,你還能忍心不去讀書嗎?

書中自有顏如玉

然而,今天的我們更多的只知道這麼幾句詩,但是對於這幾句詩句的出處和作者了解的不多。

實際上,這幾句古詩句來頭都還真不小。

書中自有黃金屋

我們先看下這幾句的出處,是出自一首名為《勸學詩》的七言詩。

全文如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趙恆·勸學詩

而這首詩的作者,乃是一位帝王。

宋真宗趙恆。

宋代的帝王因為出身高貴,所以對於文化藝術都頗感興趣,也頗有心得。

宋代文化發展是古代文化發展的高峰,和帝王的這種文化喜好不無關係。

宋真宗趙恆

而趙恆,本身好文學,善書法。

在執政前期之時,他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所以認真吸取天下人才,更是親手寫出《勸學詩》號召天下學子認真讀書,學習知識,並且最終為皇帝所用。

勸學

一千年前,人們尚且有如此的覺悟。

雖然說讀書未必真的一定能夠換來顏如玉,黃金屋,但是讀書人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大有人在。

更何況還有很多出身寒微最終做到出將入相的名人雅士,他們所依賴的,除了機遇等,還是讀書。


多讀書,才可以在人生中輕鬆揚帆起航

然而,在今天,讀書無用論卻在泛濫。

在不少的農村,初中畢業甚至初中未畢業就出去掙錢的大有人在。

真是可悲!

不過,再轉眼一想,讀了這多年書,你找到屬於你的顏如玉和黃金屋了嗎?真是可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