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之「周失其鹿」,齊滅桀宋而驕,燕趁勢而攻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有雀山於城之陬。

史占之曰:「吉。

小而生巨,必霸天下。

」宋康王喜,起兵滅滕,伐薛,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與齊、魏為敵國,乃愈自信其霸。

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以示威服鬼神。

為長夜之飲於室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之,堂下之人又應之,門外之人又應之,以至於國中,無敢不呼萬歲者。

天下之人謂之「桀宋」。

齊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於溫 。

宋國發生雀鳥在城邊生下鷂鷹的怪事,太史卜了一卦,說:「吉利。

小而生大,必霸天下。

」宋康王大喜,起兵滅掉滕國,攻占薛地,向東擊敗齊國,奪取五座城,向南戰勝楚國,占地方圓三百里,向西打垮魏軍,宋國一時成為可與齊國、魏國相匹敵的國家,宋康王對成就霸業更加自信。

他想早日完成霸業,便射天鞭地,砍倒神壇後燒毀,以表示自己的聲威可以鎮懾鬼神。

他在宮室中整夜飲酒,令室中的人齊聲高呼萬歲,大堂上的人聞聲響應,堂下的人接著響應,門外的人又繼續響應,以至於國中沒有人敢不呼萬歲。

天下的人都咒罵他是「桀宋」。

齊王趁機起兵征伐宋國,人民四下逃散,棄城不守。

宋王只好逃往魏國,死於溫地。

占一卦,這是古人心中猶疑不定時做決斷的通用辦法。

其實在心中早有了打算,只是不太完美,自己都不太信服,所以才求教於鬼神,希望能在內心深處給自己放一粒定心丸。

後世的明太祖朱元璋大帝在離開皇覺寺投靠義軍之前,也是猶豫不定,最終占了一卦,才下定決心。

只可惜,宋王不是後世的太祖兄,他的對手也不是後世眾叛親離的蒙古人。

故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

齊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周,為天子。

狐正議,斫之檀衢。

陳舉直言,殺之東閭。

齊王滅掉宋國後十分驕傲,便向南侵入楚國,向西攻打趙、魏、韓國,想吞併東西二周,自立為天子。

狐義正辭嚴地勸諫他,被斬首於檀台大路上。

陳舉直言不諱地勸止,被殺死在東門。


而齊王呢,在滅了宋國之後,一向偏安一隅的國家也開始膨脹了,打算東出西進,一統天下。

國有直言之士也不管不顧的滅殺之。

這氣象,亡國之兆也。

燕昭王日夜撫循其人,益以富實,乃與樂毅謀伐齊。

樂毅曰:「齊,霸國之餘業也,地大人眾,未易獨攻也。

王必欲伐之,莫如約趙及楚、魏。

」於是使樂毅約趙,別使使者連楚、魏,且令趙啖秦以伐齊之利。

諸侯害齊王之驕暴,皆爭合謀與燕伐齊。

燕昭王卻日夜安撫教導百姓,使燕國更加富足,於是他與樂毅商議進攻齊國。

樂毅說:「齊國稱霸以來,至今有餘力,地廣人多,我們獨力攻打不易。

大王一定要討伐它,不如聯合趙國及楚、魏三國。

」燕王便派樂毅約定趙國,另派使者聯繫楚國、魏國,再讓趙國用討伐齊國的好處引誘秦國。

各國苦於齊王的驕橫暴虐,都爭相贊成參加燕國的攻齊戰爭。

而與之敵對的燕國呢?這個苦逼了大半輩子的姬姓宗室之國,燕昭王禮賢下士,鑄黃金台以吸引天下才幹之士。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中的黃金台出處就在這。

君王勤政愛民,百姓砥礪奮發,一派中興之像。

如今更有名將樂毅居中籌謀,便將主意打到了如今諸侯各國畏之如虎卻也恨之入骨的齊國身上。

燕王悉起兵,以樂毅為上將軍。

秦尉斯離帥師與三晉之師會之。

趙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並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

齊王悉國中之眾以崐拒之,戰於濟西,齊師大敗。

樂毅還秦、韓之師,分魏師以略宋地,部趙師以收河間。

身率燕師,長驅逐北。

劇辛曰:「齊大而燕小,賴諸侯之助以破其軍,宜及時攻取其邊城以自益,此長久之利也。

今過而不攻,以深入為名,無損於齊,無益於燕而結深怨,後必悔之。

」樂毅曰:「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政令戾虐,百姓怨懟。

今軍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禍亂內作,則齊可圖也。

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過恤下而撫其民,則難慮也。

」遂進軍深入。

齊人果大亂失度,王出走。

樂毅入臨淄,取寶物、祭器,輸之於燕。

燕王親至濟上勞軍,行賞饗士;封樂毅為昌國君,遂使留徇齊城之未下者。

燕王調動全部兵力,以樂毅為上將軍。

秦國尉斯離率軍隊與韓、趙、魏聯軍也前來會合。

趙王把相國大印授給樂毅,樂毅統一指揮秦、魏、韓、趙大軍發動進攻。

齊王集中國內全部人力進行抵禦,雙方在濟水西岸大戰。

齊國軍隊大敗。

樂毅便退回秦國、韓國軍隊,令魏國軍隊分兵進攻宋國舊地,布署趙國軍隊去收復河間。

自己率領燕軍,由北長驅直入齊國。

劇辛勸說道:「齊國大,燕國小,依靠各國的幫助我們才打敗齊軍,應該及時地攻取邊境城市充實燕國領土,這才是長久的利益。

現在大軍過城不攻,一味深入,既無損於齊國又無益於燕國,只能結下深怨,日後必定要後悔。

」樂毅說:「齊王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不與下屬商議,又罷黜賢良人士,專門信任諛諂小人,政令貪虐暴戾,百姓十分怨憤。

現在齊國軍隊已潰不成軍,如果我們乘勝追擊,齊國百姓必然反叛,內部發生動亂,齊國就可以收拾了。

如果不抓住時機,等到齊王痛改前非,體貼臣下而撫恤百姓,我們就難辦了。

」於是下令進軍深入齊國。

齊國果然大亂,失去常度,齊王出逃。

樂毅率軍進入齊都臨淄,搜刮寶物和祭祀重器,運回燕國。

燕王親自到濟水上游去慰勞軍隊,頒行獎賞,犒勞將士;燕王封樂為昌國君,讓他留在齊國進攻其餘未克的城市。

樂毅堅韌果敢,才智膽識皆是過人,不走尋常之路,竟然大膽的領軍乘勝追亡逐北,一路孤軍殺到了齊國都城臨淄。

就是那個行人密密麻麻,聯袂成雲,揮汗成雨的大城,然後趕跑了齊王,占了其國都。

齊國亡國滅種之危就在眼前。


那齊國命運究竟如何呢?是就此滅亡,退出風雲際會,諸侯起起落落的戰國大舞台。

還是有才智之士奮發而起,力挽狂瀾,扶社稷於危亡之際,挽救了齊國的命運呢?且看下回分解,點關注不迷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弱小的燕國如何破強齊,果然人才才是王道

我們在前面的「變法之最」中曾經講到最富有戲劇性的變法,即燕王噲的變法,因為他把王位禪讓給了丞相,反而引起了國家的內亂,結果被齊國乘虛而入,打得大敗,燕國差點被滅掉。後來,燕國軍民把太子平立為國君...

戰國名將樂毅

樂毅,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

受諸葛亮崇拜,以弱勝強連下七十餘城

三國中著墨最為人稱道的乃諸葛孔明無疑。無論是政治、軍事、文學、外交等諸多方面,諸葛亮都讓後人膜拜。但這樣的天才也有自己的偶像,不止一次的自比管仲樂毅。管仲自不必說,輔佐齊桓公稱霸春秋,成為春秋五...

諸葛亮竟是他的粉絲!

樂毅是誰?很多人不了解,但他有個著名的粉絲,那就是諸葛亮。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每每自比「管樂」,「管」是管仲,「樂」就是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