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羽真正的兵器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 河東郡解縣(今 山西 運城)人, 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 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建安24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 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 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

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 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在中國小說《三國演義》中, 青龍 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約相等於現代的49.2公斤),又名冷艷鋸。

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

在關羽被殺後,青龍偃月刀被東吳將領 潘璋 奪走,後來,關羽的兒子 關興 殺潘璋為父報仇,奪回青龍偃月刀。

因此,這把幾乎無敵的偃月刀只是羅貫中的演義故事。

歷史上真關羽真的擁有過這樣一把刀嗎?

在傳說中,天下第一鐵匠只選月圓之夜打造青龍偃月刀。

快完工時,驟然之間風起雲湧,從空中滴下1780滴鮮血。

當地術士分析,那是青龍的血。

所以,有了「青龍偃月刀」之名,青龍偃月刀要殺1780人之說。

青龍偃月刀把說得如此的出神入化,它真的是關羽的武器嗎?根據史料研究,小說和傳說中提到的三國名將關羽所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在當時並無此物,真實的青龍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現的兵器。

而關羽的偃月刀之名見於北宋《武經總要》,是當時名家健斗之人自製以標新立異來突出自己的一種武器,此種刀屬於重兵器,日常練武時會用到,但基本不用戰陣,其太過笨重,並不利用靈活作戰。

宋朝龔聖與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寫道:「大刀關勝,豈雲長孫?雲長義勇,汝其後昆!」說的是已存在關羽用大刀的形象,經過平話藝術人的塑造後,也才醞釀出後來的青龍偃月形象。

後來《水滸傳》的大刀關勝,就是根據關羽形象而來。

而在《三國志平話》中,關羽也是用刀參加「三英戰呂布」的:「第三日,呂布又搦戰,眾諸侯出寨,與品布對陣。

張飛出馬持槍。

張飛與呂布交戰二十合,不分勝敗。

關公忿怒,縱馬輪刀,二將戰呂布。

先主不忍,使雙股劍,三騎戰呂布,大敗走,西北上虎牢關。

漢末時,雖已有騎馬用刀作戰者,但他們用的均是一種短兵器――環首刀。

戰場上廝殺,「環首刀」這種專門用於砍劈的單刃厚背的短兵器,極具構造上的優勢。

三國時,各國軍隊大量生產過環首刀,並使用了兩漢以來如炒鋼、百鍊鋼、淬火等鋼鐵生產技術。

《太平御覽蒲元傳》記載,三國時的諸葛亮曾命「蒲元」這個人造刀,蒲元在斜谷開工,為了造出好刀,還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來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稱為「神刀」。

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年)造劍十口、刀萬口,從這可看出,劍在這時已成為玩賞用兵器,而刀則為士卒實戰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萬來計算。

如果關羽有用刀,應是此種短兵器才對。

那麼為什麼後人一定要給關羽安插一把青龍偃月刀呢?

歷史上,關羽的時代還沒有青龍偃月刀這樣的裝備,從實戰的角度上來看,像青龍偃月刀不具備實戰性,這種刀多用於帝王儀仗,因關羽被後世奉為關帝,其儀仗中就出現了這種刀,因民間老百姓不懂,再加上這種刀很有威勢,同關羽的忠義很相配,漸漸地這種刀在民間傳說中就變成了關老爺的兵器了,其實關羽用槍或者朔的可能性很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