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斌:讀書是人們的「精神體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關於「國人閱讀量不夠」的討論再次引起人們的重視,人們在激烈探討中也產生許多疑惑,中國人閱讀量不高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進行有效閱讀?讀書真的無用麼?針對這些問題,光明網記者採訪了中共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歷史教研室副主任王學斌,並摘編觀點,以饗網友。

中國人均閱讀量不高的原因

國民平均讀書量不高的原因,要從兩方面來認識。

第一,從歷史方面來看,其實自古以來讀書並不是所有中國人的習慣,尤其在古代,讀書更多是精英知識分子或者大夫的習慣。

而且在古代,讀書也分很多層面,最主要的就是科舉考試。

尤其是唐代之後,讀書的功利性比較強。

讀「四書五經」就是為了能夠一朝高中進入官場、政壇。

所以讀書在當時更是一種進入仕途的手段,一般老百姓不會讀特別高深的著作,他們讀得更多的是一些流行小說。

四大名著為什麼能夠廣為流傳?就是因為適合一般老百姓閱讀。

所以,反觀當下,也要辯證地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外開放的深入,當前我們的需求也不同了,更多的人讀書是為了獲取比較實際性的知識,需要哪方面的知識,就讀哪方面的書,而且這種閱讀也不是全民性的。

所以培養全民讀書的習慣任重道遠,這個習慣還沒有形成。

「讀書無用」是目光短淺的看法

「讀書無用」是一個非常短視的看法,因為讀書對我們人生意義非常深遠。

我們日常思考每一個問題,觀察每一個情況,遇到每一個人時,所做出的反應和取得的理解跟我們掌握的知識量、個人見識密切相關。

當然,我們一方面要「紙上得來」,就是讀書,同時還要深入社會去體驗,兩方面都不可或缺。

如果沒有相關的知識只是從社會實踐的話,那麼很難對一個現象進行全面的理解,所以說讀書的價值非常大。

讀書是不應帶強烈目的性的。

讀書體現的是我們的氣質和內涵,讓自我們能夠感覺到心有所歸、心有所屬,能夠以從容、淡定的心態去生活、去與人相處。

同時,一個經常讀書的人、讀書面比較廣的人,往往思考問題沒有那麼極端。

所以如果有人認為讀書無用的話,那可能是因為讀的書還不夠多,或者說還沒有讀懂。

繼續讀下去,那麼讀書的價值自然而然會體現出來。

我們要意識到,讀書不是一個短期過程,它應貫穿讀書人的一生。

經典閱讀能否重新熱起來

當前,經典閱讀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的問題也顯現出來。

不得不承認,一百多年來,我們的傳統文化一直處於被「破」的狀態。

雖說「不破不立」,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完成這個「立」,我們只是把傳統文化打得七零八落。

尤其在西學的衝擊之下,我們對經典的掌握理解越來越少,得到人們關注更多的西學,我們學習的內容也從「四部之學」「經史子集」到了「七科之學」。

理念的轉變就會影響每個中國人對他要讀的書的選擇,那麼經典讀物,比如《論語》《孟子》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就很自然了。

現在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的各個層面都開始對我們的傳統文化、國學經典越來越重視,所以從大趨勢來看,會有更多年輕人去關注、去喜愛、去閱讀,去傳播我們的經典著作。

就此來說,網絡小說越來越「紅」其實也很自然。

因為我們現在處於一個數據化、信息化的時代,網絡是傳播信息重要載體,「紅」的網絡小說也會使用這種方式。

網絡小說特別適合年輕人去閱讀,所以說很多的「80後」「90後」甚至是「00後」都喜歡用手機、iPad等去閱讀網絡小說,也是一個時代趨勢,每個不同的時代階段讀物的內容載體都不一樣,其實也很正常。

讀書要做到知行合一

明代著名大儒王陽明曾經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知行合一」。

「知」就是在書本上、在生活中掌握了很多智慧知識;「行」就是要通過實踐,在日常的生活中去體悟、去鍛鍊,來提高自己對書本知識認識的過程。

「知」和「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的一個過程,二者就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

「紙上得來終覺淺」,我們很多知識還要通過實踐去感受,才能夠有更深刻的認識。

所以讀書會讓我們形成一種思考的習慣,但是要真正形成一種理性判斷、獨立思考的能力,還需要通過實踐磨練,在不斷的社會實踐中去提高。

讀書還是一個讓人們相互打開心扉的過程。

讀書越多,人理解世界的方式越多,跟別人的話題也就越多。

可能我們會在思考某些深刻問題的時候發現可能身邊沒有知己,沒有能夠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但是在日常的交往中,我們讀書越多,對事情的理解也就越廣泛、深刻,我們的朋友就越多。

所以從長期來看,讀書是一個令人愉悅的過程,是一個能與別人分享的活動,是人們的「精神體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