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前,兩大戰神粟裕林彪都說自己病了,毛主席最後信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韓戰,是對剛建立不久的新中國一次嚴峻的考驗。

我們要面臨的對手,已經不是殘暴的日軍、美械裝備武裝的國民黨部隊,而是以美軍為主力的聯合國軍。

敵人是強大的,要求志願軍必須要有一個能戰善戰的主帥!

選誰好呢?這裡面還一段曲折的故事。

韓戰6月爆發後,7月7日,周恩來根據毛主席提議,主持召開保衛國防問題會議,研究組建東北邊防軍問題。

目的是未雨綢繆,為朝鮮戰火升級做國防準備。

同日,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將會議決議報告毛主席,提出「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毛主席當日批示同意。

這時粟裕身體狀況不好,高血壓、腸胃病、美尼爾氏綜合徵時常折磨著他。

考慮到自己恐怕頂不下來,耽誤大事,粟裕致電毛主席,提出是不是可以考慮另外的同志。

但主席堅持要他去,復電仍希望他於8月上旬來京。

7月14日,粟裕舊病復發,難以堅持工作,經中央軍委、華東局批准,到青島療養。

17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電報,要求粟裕於8月上旬報告身體情況,指出如病重則繼續休養,如病已愈則盼來京。

8月1日,病情加重的粟裕托到青島的羅瑞卿帶信給毛澤東,信中說,病情未見好轉,但「又因新任務在即」,「心中甚是焦慮,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

8日,毛澤東回信說,「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養,直至病癒。

毛主席做出這個判斷,是因為這一階段,朝鮮人民軍節節勝利,情勢大好;另外,為了統籌部隊集結後的指揮和後勤保障問題,東北邊防軍實現了統一指揮,邊防軍指揮機構的成立時間可稍稍推遲。

此後直到10月初中央決定志願軍出兵之時,粟裕元帥都一直在養病。

不過,粟裕一直都沒有放鬆對朝鮮戰局的關注,他曾說:「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辭了,我還是要去。

而在毛主席心中,粟裕病倒了,軍中仍有5人有大兵團作戰指揮能力: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和陳賡。

在這5人之中,毛主席和中共領導們一致覺得林彪是最佳人選。

林彪多年指揮大兵團作戰,經驗豐富;朝鮮北部所在的緯度與東北大體相近,林彪曾在東北指揮作戰,一旦出兵朝鮮,應該能很快適應戰場環境;東北邊防軍主力由四野的第38、第39、第40、第42共四個軍及三個炮兵師共25.5萬人組成。

由林彪率領自己指揮的四野出戰,勝算較大。

然而,美軍仁川登陸後,林彪對入朝作戰的態度很謹慎。

有記述稱,9月下旬,林彪曾就中國派兵入朝參戰問題與毛澤東有過一次交談,認為在敵我雙方武器裝備極為懸殊的條件下,如貿然出兵,必將引火燒身,後果不堪設想。

林彪更希望能夠出而不戰,坐觀戰局進展。

此時朝鮮戰場,朝鮮人民軍在美軍仁川登陸後節節敗退,情勢急轉直下。

中國必須在這個危機時刻給與援助。

選帥的問題成了刻不容緩的問題。


由於林彪表示身體不適,無法領軍作戰。

中共中央臨時決定讓彭德懷擔此重任。


毛主席對彭德懷說,「我們的意見,這擔子還得你來挑,你思想上沒這個準備吧?」彭德懷沉默片刻後慨然領命:「我服從中央的決定。

毛主席讓彭在當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談談自己的看法,彭作了支持出兵的發言。

會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