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生唯一戰勝曹操的戰爭——漢中之戰始末(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在成都已經收到前線吃緊的消息,就暗暗著手準備兵馬糧草,公元218年8月,諸葛亮接到了劉備的命令,命令調集蜀中的部隊全部派往漢中,諸葛亮用了一個月時間就籌備完兵馬糧草送往前線,緩解了劉備的危急形勢。
與此同時,曹操已集中兵力從鄴城出發於218年9月到了長安,218年10月宛城守將侯音反叛,割據宛城,宛城如果丟了,許都、洛陽就難保了,其軍事地位遠比漢中高,曹操當時只能留在長安同時觀望襄樊和漢中的戰局。
218年9月中旬,劉備聽聞曹操親自率軍已到長安,放棄進攻陽平關,渡過漢水,向定軍山一帶機動,希望以此調動夏侯淵軍離開堅固陣地,在運動中尋找戰機。
夏侯淵以為劉備要撤軍,果然中了調虎離山之計,與張郃率軍也渡過漢水,在定軍山紮下大營。
劉備採用聲東擊西戰術,先猛攻張郃軍防守的東面,夏侯淵惟恐張郃兵少抵擋不住,就分兵一半增援。
接著劉備火燒夏侯淵防守的西面外圍,趁夏侯淵出營救火,放鬆警戒的時機,突然派黃忠從山上發起突擊,一舉斬殺夏侯淵和益州刺史趙顒,並擊敗其殘餘部隊。
張郃軍守不住大營,只好渡過漢水紮營,並收攏散兵,夏侯淵的司馬郭淮等臨時推舉張郃統一指揮剩餘的部隊。
劉備軍準備渡過漢水繼續攻擊張郃軍。
張郃準備沿河阻擊。
這時郭淮建議:沿河阻擊是示弱的表現,應把部隊向後移動,讓劉備軍渡河,待其半渡而擊之。
張郃採納了這個建議。
劉備看到曹軍的部署擔心渡河有危險,於是放棄了渡河追擊的企圖。
張郃爭取了時間,於是率軍退回陽平關繼續堅守。
219年1月,曹仁攻下了宛城,將侯音等人斬首,解除了曹操的後顧之憂。
219年2月,得到夏侯淵戰敗的消息,曹操急忙從長安趕到陽平關一帶,準備與劉備的主力展開決戰。
219年3~5月,劉備依靠大巴山的險要地形,堅守不出,曹操進攻又沒有效果,而曹軍的運輸線因過於漫長,後勤得不到保障,最後曹操決定將所有部隊撤離漢中。
同時撤出的還有漢中居民8萬多人和武都郡的少數民族5萬餘戶。
漢中戰役到此全部結束。
曹操退往長安,同時派于禁的七軍協助曹仁進攻關羽,襄樊戰爭慢慢拉開帷幕。
劉備一生中最輝煌的勝利,卻導致益州疲弊,諸葛亮有苦難言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擁有了益州和大半個荊州的劉備,決定再向東奪取漢中。劉備為什麼一定要奪取漢中呢?用蜀郡太守楊洪的話來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手下的護軍...
漢中歷史:定軍山之戰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十一月,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法正向劉備進言:「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遂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建議...
此戰是三國最豪華戰役,由一系列戰爭組成,名將雲集
赤壁之戰後,短期內曹操無力南下,但依舊保持對劉備與孫權的壓力。劉備在此戰中,儼然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得到了荊州大部分州郡。諸葛亮《隆中對》的謀劃,是在取得荊州的前提下,奪取益州、漢中,沿著漢高祖...
此人一日之中手刃上百虎豹騎,與曹操結下不共戴天之仇
黃忠,是中國家喻戶曉的「老將軍」。《三國演義》中,黃忠作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是劉備手下一員猛將,更是首屈一指的神箭手,他的成名之戰是在長沙與關羽大戰上百合不分勝負,之後歸降劉備,小說中黃忠年...
鬼淵神將,夢三國的夏侯淵之死
曹操常常告誡夏侯淵「為將當有怯弱時」,但本性難改,他最終因此而亡!不過,其實如果定軍山之戰,黃忠如沒有那位足智多謀的法正的參謀,他未必就能殺得了夏侯淵。殺不了夏侯淵,劉備也就未必能拿下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