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說說諸葛亮的空城計 _不得不用的心理戰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那時,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諸葛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
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
又教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洒水掃街。
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
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
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
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
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洒掃,旁若無人。
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
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
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
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作為《三國演義》時最精彩一幕的空城計是一種「虛而虛之」的心理戰術,它是在戰爭的緊急關頭和力量虛弱的情況下所運用的戰術,所以,這一戰術更看出了諸葛亮的冒險精神,倘若他沒有敢於冒險的勇氣,他就不會想出這個空城計來矇騙聰明的司馬懿,而正是空城計的及時實施才給他再一次作戰創造了機會。
司馬懿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什麼不擒殺諸葛亮?
熟讀《三國演義》,我們知道蜀漢的諸葛亮和曹魏的司馬懿就是一對死對頭,諸葛亮北伐面對的對手就是司馬懿。而,在第一次北伐期間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大將軍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
諸葛亮上演「空城計」,為何要讓5個人在門前掃地
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司馬懿和諸葛亮做了一輩子的敵人,他們早就將彼此的秉性剖析的徹徹底底了。所以,他們是最了解彼此的那個人。正是因為了解,所以司馬懿才會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一介文人,為何執一張琴就能擋住千軍萬馬?
話說在三國戰亂時期,有那麼一個很牛掰的人物,此人沒有富可敵國的財富,也不曾習得能阻擋千軍萬馬的武功,更不會變幻莫測的法術和巫術,但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還能掐會算,並在當時讓許多人彎腰折服...
空城計中諸葛亮嚇走司馬懿所彈的曲子是什麼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
空城計:西城司馬懿為何不進?
諸葛亮北伐時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大軍為掩護三郡百姓也先後撤退,剩餘城中的只有五千軍隊...
只因有他在,司馬懿15萬大軍居然滅不掉一支不足三千人的部隊
都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諸葛亮就是這麼樣一個謀略家,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智和謀略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空城計。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去了戰略要...
真的是諸葛亮的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真正嚇退司馬懿的是這個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用人失誤,錯用了馬謖,而失掉了戰略要地-街亭,魏國大都督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然而當時諸葛亮身邊並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率領的五千老弱,也有一...
空城計真正讓司馬懿害怕的是什麼?城門打掃的二十百姓才是關鍵!
讀過三國的和沒有讀過的三國的人應該都知道諸葛亮這個人物,在很多人的心中他就是一個智者的身份,拿著一個羽毛扇借東風,空城計,火燒博望坡等,但是他也有一個失誤那就是信任馬謖造成了街亭失守,當時司馬懿...
三國故事之《諸葛孔明巧唱空城計》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
看了快10遍的《三國演義》其實我們的理解是錯誤的
故事源自《三國演義》。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