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饑寒交迫,苦不堪言,宦官一手遮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百姓饑寒交迫,苦不堪言,宦官一手遮天

太學生聚眾抗議的風波驚動了全國,當時由於政治黑暗,再加上連年災荒,各地百姓饑寒交迫,苦不堪言。

許多地區農民紛紛揭竿而起,邊境上的少數民族地區也有聚眾起兵反抗朝廷的。

大將軍梁冀只知道貪污受賄,耍弄權術,作威作福,並沒有治國安邦的才能。

太學生劉陶等人再次上書皇帝時,要求皇帝起用有才幹的賢良忠臣,並舉薦了穎川人李膺、南陽人朱穆等一些有才之士。

為了鞏固統治,穩定局面,漢桓帝任用李膺抵抗東北地區鮮卑族的反抗。

李膺用安撫和睦的政策,使東北地區的危機解除了。

此後一些有雄才大略的讀書人陸續被朝廷任用,政局出現了轉機,階級矛盾也暫時緩和,東漢朝廷似乎出現了新氣象,這是什麼原因呢?那專橫跋扈的大將軍梁冀哪裡去了呢?

公元150年,梁太后病死,幾年之後梁皇后也死了。

梁皇后此時已不受漢桓帝寵愛,宮中有一個名叫梁猛的貴人深受桓帝喜歡。

其實梁貴人原姓鄧,父親早逝。

母親改嫁給梁冀的親戚。

大將軍梁冀就把她收養在自己府中,長大後美貌異常,就被梁冀以自己女兒的名義送入宮中,其目的是鞏固梁家的勢力。

梁冀見漢桓帝寵愛梁猛,深怕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對梁家不利,就派人去刺殺梁貴人的生母,不料那剌客被人捉住,說出了實情。

消息傳到宮中,梁貴人向漢桓帝哭訴。

桓帝此時已是大小伙子了,幾年來對梁冀的專橫十分不滿,也聽說他曾毒死過漢質帝,陷害過不少忠良大臣,很想搬掉這座大山。

但依靠誰呢?在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就是宦官了,漢桓帝問貼身宦官衡:「宮中上下,哪些宦官與梁家有冤讎?」唐衡說:「中常侍單超、小黃門左悺、中常侍徐璜、黃門令具璦,他們都表示與梁冀不共戴天,願為皇上效力。

」漢桓帝就利用宦官集團與羽林軍的力量,在一個風雨之夜,突然包圍梁府,收繳了大將軍的印綬。

梁冀知道大勢已去,服毒自殺了。

梁冀死後,他家族為官者300餘人或被殺,或流放,或削職為民。

朝廷百官的職位一下子空了許多。

漢桓帝論功行賞,把單超、徐璜等有功的宦官在同一天封為侯,這就是東漢歷史上有名的「五侯」。

後來唐人在詩中寫道:「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飛入五侯家。

」梁冀垮台,五侯得勢,真是虎去狼來,百姓遭殃。

得勢的宦官不止五侯。

中常侍侯覽沒參加除滅梁冀的事,給皇帝獻了5000疋絹,也封了侯。

連以前被革職的趙忠、劉普等七八個宦官也封了侯。

他們彼此攀附,結成幫派,形成一種很大的勢力,干預朝政,殘害百姓。

徐璜的兄弟做了河內太守,侄兒徐宣做了下邳縣令,他們依靠徐璜的勢力橫行鄉里。

徐宣只要看見美貌的女子,不論是誰家的,都要派人搶來供自己玩樂。

已故的汝南太守李嵩之女李娟才14歲,某日隨母親到縣城串親戚,被徐宣看見了,於是大禍臨頭。

徐宣先派人到李家「迎親」,要李娟給他當妾,被拒絕後,又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把李娟搶回縣衙後廳。

李娟小姑娘很有骨氣,堅決不從,徐宣就讓人把她綁在柱子上毒打。

李娟雖是皮開肉綻,仍是不屈服,口中大罵徐宣禽獸不如。

氣急敗壞又慘無人道的徐宣派人拿來一張弓,一邊喝酒一邊向李娟射去,把李娟活活地摧殘死了,他還狂笑不止。

李家遭此大禍,向當地官員告狀,當地司法部門畏懼徐璜的勢力,不敢處理。

這個案子拖了半年,也沒有結果。

下邳是歸東海郡管的,東海有個司法官員黃浮,是個嫉惡如仇的硬漢。

李家告到他那裡後,他派人把徐宣抓來當堂審訊。

徐宣十分狂傲,根本不把地方官放在眼裡,並用他叔叔宦官徐璜來嚇唬黃浮。

好一個黃浮,在歷數徐宣罪行之後,立即把他斬首示眾。

當地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可黃浮因為得罪了宦官,很快被革職了。

桓帝時,宦官集團是很厲害,但也有敢跟他作對的。

除了黃浮那樣勇敢正直的官員,還有以李膺為首的「黨人」。

李鷹出身世家大族,世代為官,他自己又飽讀詩書,心懷報國之志。

梁冀死後,雖是宦官專權,但由於種種原因,仍有不少有才幹有膽識的讀書人在各地或中央任職。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民間百姓在議論評價官員好壞的時候,常把有才學有君子之風的人稱為「黨人」。

這些出身世族或太學生的官員也因反對宦官聯合在一起,以黨人自詡。

公元165年(漢桓帝即位第19年),李膺做了司隸校尉,陳蕃做了太尉,王暢做了尚書,善良的人們都很高興,幾萬名太學生寫詩撰文歌頌這三個人。

這可氣壞了朝中的宦官,他們想找茬除掉這些「黨人」。

李膺當了司隸校尉後,懲治違法害民的宦官毫不手軟。

有人告發宦官張讓的兄弟張朔貪污勒索,殘害百姓。

張朔知道李膺不會放過他,便逃到當宦官的哥哥家中。

結果,李膺派人將張朔從夾壁牆中搜出,押在監獄裡。

張讓趕快跑到皇帝那裡哭訴,皇帝知道張朔有罪,也不好難為李膺,張朔終於被殺了頭。

不久,有個叫張成的江湖術士自稱是張讓的弟弟,他說得到仙人指點,能推測凶吉禍福,藉機詐騙錢財。

張成從宦官侯覽那裡得到消息,說皇上近日內要大赦天下,有罪之人都可赦免。

他就在民眾中散布說:夜觀天象,皇帝就要下詔大赦了。

為了讓人相信,張成讓自己的兒子去故意殺人。

李膺對這種招搖撞騙、目無國法、殘害人命的人十分痛恨,就派人把兇手緝捕歸案。

第二天,大赦詔書果然下來了,張成得意洋洋地讓李膺放人。

李膺說:「明知有大赦而故意殺人,應該罪加一等,大赦不應包括這種人。

」說罷,讓手下人立即將張成之子斬首。

張成此時如喪家之犬,趕緊去找張讓和侯覽商量對付李膺的辦法。

這兩個陰險奸詐的宦官讓張成發動弟子和親戚接連不斷地給朝廷上書,說李膺與太學生和一些讀書人勾結在一起,結成死黨,誹謗朝廷,譏諷皇帝,敗壞風俗,危國害民。

這些接二連三的誣告信傳到皇宮。

漢桓帝本來就討厭那些多嘴多舌的儒生,更厭煩那些經常惹怒了外戚和宦官的正直宮員,又聽說黨人結成團體,危害國家,就頒布詔書,逮捕黨人。

太尉陳蕃看見抓捕名單中,李膺名列首位,其餘數百人都是天下有名的正直官員和滿腹經綸的讀書人。

黨人歷來以關心國家安危,關心人民疾苦為己任,在民眾和朝廷中都有很高的威望。

陳蕃竭力勸皇帝明察事實,收回成命。

漢桓帝火冒三丈,下令立即逮捕李膺。

還有朝廷命官太僕杜密、御史中丞陳翔以及范滂、陳宴等名士都被抓進了監獄,共有200多人都以「黨人」的罪名被逮捕了。

漢桓帝還頒詔天下,懸賞重金,讓各郡官吏搜捕逃亡和藏匿的黨人。

這個不得人心的昏庸之舉在歷史上稱為「黨錮之禍」。

也有些不畏權貴、氣節凜然的黨人不逃不躲,甚至自願挺身走到監獄門前,昂首挺胸地走進去,以示抗議。

「黨錮之禍」並沒有把正直善良的人嚇倒,有個叫賈彪的人到洛陽為黨人奔走呼號。

賈彪聯絡竇武(皇后的父親)等有影響的外戚,向皇帝進言,要求釋放黨人。

李膺等人在獄中也從未屈服,多次上書,列舉宦官集團的罪狀和危害。

公元167年,李膺等黨人在關押了兩年多之後,終於被釋放了。

可漢桓帝仍把他們的名字登記在冊,終身不得為官。

漢桓帝死後,靈帝繼位。

靈帝劉宏才12歲,遇事還是依靠外戚。

竇太后和大將軍竇武把持朝政,為了抑制和削弱宦官集團的勢力,竇武起用李膺、杜密等人繼續到.朝廷做官。

公元169年,竇武等人設計利用黨人彈劾和剷除宦官勢力,但因為準備不足,行動不慎,反而打草驚蛇,最後,「黨人」官員又一次被下獄處死。

此後,宦宮集團借漢靈帝之名頒下詔書:凡黨人及其學生、部下、親屬均終身不得為官,即終生禁錮。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宦官制度自秦漢以來日趨完備。

宦官干預朝政的力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君昏帝幼之時,更為嚴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卜卦算出大赦 唆使兒子殺人 引發國家動亂

東漢桓帝時,河內有位術士張成通過卜卦等術數方式,推算出朝廷即將頒發詔令大赦天下,便在大赦前故意指使兒子殺人,「兒子,去吧沒事的,一切全在計算中」。張成算卦這麼牛逼行為如此無忌,司隸校尉李膺很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