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2017/07/14

宋哲宗時,東京有一個流浪魄落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腳好球,但是沒有其他特長,經過多次輾轉,沒有幾個人願意收留高俅,最後在王都尉駙馬府中工作。

駙馬和徽宗皇帝——哲宗的弟弟端王關係非常好,高俅在一次送物中受到端王的喜愛,成了端王的親信。

後來端王當了皇帝,這就是宋徽宗。

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為殿帥府太尉。

高俅

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以王進因病未到為由,要嚴懲王進。

原因只是高俅曾經因聚眾欺辱百姓而被王進的父親教訓過,高俅想乘機打擊王進以報宿怨。

王進無奈,只好設計逃跑,途中來到華陰史家村,被史進的父親收留,後來被其子史進拜為師父。

後因高俅追捕得緊,王進只好告別史進投奔延安府。

王進離去後,史進與少華山的頭領結交為友,華陰知縣知道此事後,誣陷史進私通草寇,為此史進燒了史家莊,離開華陰,去尋王進。

途經渭州,結識了渭州經略府提轄魯達並遇到史進的師傅李忠,三人來到酒樓飲酒。

史進

飲酒正酣,忽然隔壁傳來啼哭聲。

魯達生性魯莽而又素好行俠仗義,叫酒保將啼哭之人帶來。

金氏父女被帶到,女兒哭著說:因到渭州投親無著,狀元橋肉鋪的鄭屠乘人之危,要強娶小女為妾,今被趕出,那鄭屠反要我父女給他銀錢。

魯達聽後大怒,決心懲治鄭屠。

次日早上,魯達送走金氏父女,來到狀元橋肉鋪,先叫鄭屠親自操刀切肉,戲弄這惡棍一番之後,由於鄭屠反抗後又求饒,一發火三拳結束了他的性命。

知道鬧大了之後隨即離了渭州。

半月後由趙員外出面,把魯達送往五台山當了和尚,法名智深。

後魯智深離了五台山,在東京大相國寺管理菜園。

一日,魯智深在菜園習武,當眾連根拔起垂楊柳,後給眾潑皮使器械,被陪同夫人到岳廟進香的林沖瞧見,兩人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

正在高興之際,丫環來報,說有人調戲夫人。

林沖趕往岳廟,見是高太尉的乾兒子高衙內,只好忍氣將他放了,告別魯智深回家。

魯智深

高衙內

高衙內(即高俅的乾兒子)見林沖妻子美麗,一心要謀占林沖妻子。

爪牙富安向高俅獻計,騙林沖帶寶刀入白虎堂,林沖被捉,以行刺罪發配滄州。

高俅又派人買通公人,要他們在野豬林殺死林沖。

幸有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才得以倖免。

到了滄州,高俅又派陸謙、富安在滄州牢城營設計火燒草料場,欲置林沖於死地。

忍無可忍的林沖,殺死了陸謙。

經柴大官人(柴進)相助,前往梁山。

山寨首領王倫不容林沖,要他下山殺人做投名狀。

林衝下山等了三天,才見有一人經過。

此人乃青面獸楊志,林沖同他拼殺多時,未見勝負。

王倫勸住二人,邀楊志上山。

林沖入伙坐了第四把交椅,楊志不願入伙,下山去了東京。

楊志在東京投靠無門,只好賣祖傳寶刀,湊一點盤纏。

潑皮無賴牛二無理取鬧,欲奪寶刀,被楊志殺死。

楊志充軍大名府留守司,寶刀沒收。

留守蔡京女婿梁中書看中了楊志的武藝,要楊志護送價值10萬貫錢的生辰綱到東京為蔡京祝壽。

此事被赤發鬼劉唐打聽到後,勸晁蓋劫下這批不義之財。

劉唐把消息報告給晁蓋後,晁蓋請智多星吳用想辦法。

晁蓋

阮小五

吳用請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這三人,正好公孫勝自己找到晁蓋,決定在黃泥岡劫取這批生辰綱。

楊志一行人來到黃泥岡,晁蓋等扮作販棗商人,趁楊志手下買酒喝的當口,投下了蒙汗藥,將他們藥昏,劫走了生辰綱。

楊志醒來,發現生辰綱被劫,知道大禍臨頭,被逼無奈便去青州二龍山做了強盜。

梁中書告知蔡京生辰綱被劫,蔡京下令濟州府捉拿賊人。

濟州府尹派何濤負責此案,經查知是晁蓋等人所為,何濤帶人到鄆城縣捉拿晁蓋。

阮小七

縣中押司宋江是晁蓋好友,聞訊後立即給晁蓋報信。

晁蓋燒了自己的莊園,打敗了何濤,率領眾人投奔梁山泊。

王倫存心刁難,不肯收留。

林沖大怒,火併王倫,推舉晁蓋為梁山泊首領。

晁蓋在挫敗官軍,穩住梁山泊之後,派劉唐帶上書信、金銀去答謝宋江、朱仝(tóng)。

宋江退了金銀,藏了書信。

返回住處中途被閻婆惜老母攔住,將宋江強拉至家中,之前已把女兒許配給宋江,以撮合閻婆惜和宋江。

宋江不重女色,勉強在她家中留宿一夜,誰知招文袋中的書信被閻婆惜發現,她一口咬定宋江暗通梁山泊,要報官。

宋江苦苦哀求無效,一氣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回宋家村。

宋江殺妻

知縣差朱仝、雷橫捉拿宋江,讓宋江躲進了柴進莊他們卻有意將宋江放走上。

宋江在那遇見了逃難到此的武松,二人拜為兄弟。

因為宋江的一個差錯,武松病癒,告別宋江去尋找哥哥武大郎。

武松路過景陽崗時打死了猛虎,被陽穀知縣任命為步兵都頭。

一日,武松在陽穀縣城碰到了哥哥。

武大郎非常高興,將武松引回家中。

嫂子潘金蓮見武松相貌魁梧,頓生邪念,存心勾引,遭武松申斥。

不久,武松為知縣押運財物去了東京。

武松走後,潘金蓮同開生藥鋪的本地一霸西門慶勾搭成奸,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

武松回縣得知此事,向知縣告狀,知縣得了賄賂不准,盛怒之下,殺了潘金蓮,又去酒樓殺了西門慶, 被判罪發配孟州,路經十字坡結識張青、孫二娘夫婦。

孟州小管營施恩厚待武松,求武松幫助奪回被蔣門神搶占去的快活林的店鋪。

武松酒醉後痛打蔣門神,奪回了快活林。

這蔣門神通過張團練買通張都監,誣陷武松偷盜寶物,判武松充軍。

武松被押上路,在飛雲浦折斷枷鎖,殺死了想害他的4個公人,折回孟州城,殺死了正在設宴慶賀除掉武松的蔣門神、張團練和張都監,逃出孟州。

在十字坡孫二娘將他扮為行者,讓他去二龍山投奔魯智深。

武松又在白虎山孔家莊遇見了宋江,宋江是去投奔花榮的,二人結伴而行,在瑞龍鎮分手,宋江去往清風寨。

清風寨有兩個知寨,正知寨劉高是個文官,他嫉恨副知寨花榮。

又因劉高老婆在清風山被捉,宋江說情釋放的,因此宋江一到就被劉高捉住,說宋江私通清風山草寇,花榮也因此受牽連。

花榮

清風山頭領燕順、王英等人聞訊後下山救了宋江、花榮,花榮射殺了劉高,大家決定去投奔晁蓋。

快到梁山泊,石勇捎來宋江父親假託病故要他回家的家書,宋江趕回,被官府捉住,刺配江州。

在江州,宋江得到戴宗和李逵的照顧。

但因酒醉在潯陽樓牆壁上題了反詩,被江州知府蔡京的兒子蔡九判處死刑。

正準備行刑時,梁山泊英雄,在智多星策划下,大鬧江州法場,前來劫走了宋江、戴宗。

事後,29位英雄在江州白龍廟聚會,浩浩蕩蕩返回梁山泊,宋江在山寨中坐了第二把交椅。

上山不久,宋江接來老父,李逵也回家接母親上山,行至途中,遇一假李逵打劫,捉住之後,才知此人名叫李鬼,說他有90歲老母無人奉養,李逵送他10兩銀子,勸他改惡從善。

時遷

後來李逵發覺上當,殺了李鬼,而李鬼的妻子卻溜掉了。

回到家中,背著母親上了路,行至沂嶺,李逵為母取水,回來後發現母親被虎吃掉。

李逵大怒,連殺了4隻老虎,被獵戶迎進曹太公莊上。

這時,逃來此處的李鬼妻子認出了李逵,曹太公等人正準備暗算李逵,幸虧梁山泊派來朱貴和其弟朱富等人幫助,李逵才脫險回了山寨。

前來投梁山泊的楊雄、石秀、時遷被祝家莊酒店欺侮,雙方打了起來,時遷被捉。

為救時遷,晁蓋、宋江發兵3次攻打祝家莊,蕩平了祝家莊,附近與祝家莊結盟的李家莊、扈家莊都投降了梁山泊。

梁山泊威名遠揚,四處好漢紛紛投奔。

宋江收降了李應。

不久,李逵下山來到柴進莊上,正遇上柴進收到叔父寄來的信,說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錫要奪占柴家的花園。

於是柴進同李逵火速趕往高唐州,見花園已被奪去,李逵大鬧高唐州,打死殷天錫。

知府高廉點兵捉拿,柴進被擒,柴進叔父被抄家。

李逵逃回山寨報信,晁蓋令宋江率領22名頭領攻打高唐州,殺了高廉,救了柴進。

朝廷派太尉高俅前往剿捕,高俅令呼延灼攻打梁山泊。

呼延灼被宋江軍隊打得大敗,逃往青州,又去為慕容知府攻打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的起義軍效力。

魯智深聚合三山人馬,差孔亮往梁山泊求援。

宋江率軍與三山義軍共同攻打青州,呼延灼投降,慕容知府被殺,三山頭領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此後,少華山史進被官府捉住,宋江又帶兵大鬧少華山,殺了太守。

沒過幾天,凌州曾頭市曾家五虎攔截投奔梁山泊的好漢,並惡言中傷梁山泊。

晁蓋大怒,親點五千人馬攻打曾頭市。

在戰鬥中,晁蓋被史文恭毒箭射中,回山寨身亡。

好漢們十分傷心,但山寨不可一日無主,宋江被推為臨時山寨之主,改聚義廳為忠義堂。

為報晁蓋遇難之仇,吳用向宋江推薦了北京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宋江也知他武藝超群,棍棒天下無雙,想請他上山入伙,共報大仇。

於是宋江派軍師吳用去京都,扮作算命先生給盧俊義算命,說盧俊義百日之內必有身首異處之災,並在盧俊義家題了藏頭反詩,將盧俊義騙至梁山泊,被張順擒拿上山。

宋江勸盧俊義入伙,盧俊義不肯,兩個月後,宋江送盧俊義下了山。

盧俊義離家後,管家李固與盧妻勾搭成奸,當盧俊義回到家時,他們竟設下埋伏,將盧俊義捆送到梁中書處,盧俊義被刺配沙門島。

盧俊義的家僕燕青在去沙門島途中殺死兩名防送公人,與盧俊義一起投奔梁山泊,在途中盧俊義又被捉。

燕青獨自去梁山泊求救,路上碰到正要投奔梁山泊的石秀、楊雄。

三人決定先讓石秀去北京城打探消息,燕青和楊雄去梁山泊報信。

石秀到北京城後探知盧俊義將於次日被斬首。

在行刑那天,梁山泊好漢石秀劫法場,救出盧俊義,但因單槍匹馬,寡不敵眾,二人被擒。

為救盧俊義和石秀,宋江發兵攻打北京。

梁中書向太師蔡京告急,蔡京採納了關勝所獻圍魏救趙之計,率領1.5萬人馬直攻梁山泊。

宋江聞訊,退後回山,以計俘獲關勝,擊潰了官軍。

隨即宋江任命關勝為先鋒再次攻打北京城,戰鬥相持數月,直到次年元宵方攻破北京。

並擒了索超,梁中書從南門奪路而逃,盧俊義、石秀被救出。

不久,蔡京又派單廷珪、魏定國攻打梁山泊,皆被關勝勸降。

宋江與盧俊義一道領兵攻打曾頭市,殺了曾家五虎,並且親自捉回史文恭,回山祭奠晁蓋之靈。

接著又乘勝攻破了東平、東昌二府,大軍凱旋而歸。

此時,梁山泊大小頭領正好108位,合了當年洪太尉所放走的魔君之數。

眾人會聚忠義堂,推舉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立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黃旗。

山寨興旺之後,宋江有了「望天王降詔早招安」的打算,李逵、阮小七等人堅決反對並出手阻止,魯智深等人則表態對招安不贊成,吳用、關勝、徐寧等人則認為至少要先令朝廷敬畏梁山後再接受招安。

到了年底,宋江要往東京去觀賞第二年元宵的燈火,柴進、李逵、燕青陪宋江到了東京。

宋江進了李師師的府邸,在李師師幫助下見了徽宗皇帝,正當宋江要向徽宗討招安詔書的時候,李逵在外邊打人放火,城內頓時大亂。

李師師

宋江三人逃出,李逵單獨行至荊門鎮投宿時,聽莊主劉太公說宋江搶了她女兒上山,李逵萬分憤怒,跑回梁山泊,砍倒了杏黃旗,要拿宋江問罪。

後來經過對證,乃是牛頭山賊人冒名乾的壞事。

李逵負荊請罪,去牛頭山殺了賊人,救回了劉太公的女兒。

梁山泊的壯大,震驚了朝野上下。

徽宗派殿前太尉陳善保前往招安,太尉高俅、太師蔡京各派心腹跟隨陳善前往梁山,因其飛揚跋扈,李逵接過招安詔書,一把撕得粉碎,招安失敗。

朝廷又派童貫攻打梁山泊。

山寨十面埋伏,挫敗了童貫的兩次進攻。

童貫逃回東京,高俅又調遣十節度兵力來攻梁山泊。

宋江三敗高俅,並將他活捉上山,以禮相待,要高俅轉達渴望朝廷招安之意。

高俅去後,宋江又派燕青去東京,燕青通過李師師求得徽宗下詔,沒過幾天,殿前太尉宿元景上山來宣讀詔書,宋江領著眾山好漢接受了招安,打著「順天」「護國」旗幟,到東京接受徽宗檢閱。

梁山泊義軍接受招安後,正遇遼兵侵犯,宋江受詔破遼。

於是大軍北進,攻下檀州,奪回薊州,智取霸州,占領幽州,兵圍燕京,遼主請罪投降。

宋江班師回國,遵照徽宗旨意,將所奪州縣仍退還給了遼邦。

回到京師,徽宗下詔,令宋江去平定河北田虎,隨後又調去平定淮西王慶和江南方臘。

在平定方臘軍的過程中,義軍損失慘重,雖然最後擒獲了方臘,大功告成,但卻只剩36位好漢歸來(另外72人中:公孫勝出家、5人留在京師、59人陣亡、7人病逝)。

回軍途中,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和尚盤膝打坐安然而死),殘廢的武松不願回京,也在六和寺出了家。

離開杭州後,林沖、楊雄、穆弘、時遷病死,燕青又悄然離去。

到了蘇州,李俊又稱病與童威、童猛離去。

等到大軍回京駐紮陳橋驛時,只剩下27名頭領。

宋徽宗給27名官員各封了官爵,有的前去就任,也有的不願為官而離去。

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後,他們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用毒藥摻入御酒毒死了宋江。

宋江怕李逵在自己死後造反,壞了梁山泊的忠義名聲,在臨死前也毒死了李逵。

吳用和花榮也上吊自盡於宋江墳前。

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在悲劇中結束。

水滸傳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之一 更多義項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

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

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天罡星」三十六員:

1. 天魁星…呼保義…宋 江.

2. 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3. 天機星…智多星…吳 用.

4. 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

5. 天勇星…大 刀…關 勝.

6. 天雄星…豹子頭…林 沖.

7. 天猛星…霹靂火…秦 明.

8. 天威星…雙 鞭…呼延灼.

9. 天英星…小李廣…花 榮.

10. 天貴星…小旋風…柴 進.

11. 天富星…撲 天…李 應.

12. 天滿星…美髯公…朱 仝.

13.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14. 天傷星…行 者…武 松.

15. 天立星…雙搶將…董 平.

16. 天捷星…沒羽箭…張 清.

17. 天暗星…青面獸…揚 志.

18. 天佑星…金搶手…徐 寧.

19. 天空星…急先鋒…索 超.

20.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 宗.

21. 天異星…赤發鬼…劉 唐.

22. 天殺星…黑旋風…李 逵.

23. 天微星…九紋龍…史 進.

24. 天究星…沒遮攔…穆 弘.

25. 天退星…插翅虎…雷 橫.

26. 天壽星…混江龍…李 俊.

27. 天劍星…立地太歲阮小二.

28. 天平星…船火兒…張 橫.

29.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30.天損星…浪里白條張 順.

31. 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

32. 天牢星…病關索…揚 雄.

33. 天慧星…拚命三郎石 秀.

34. 天暴星…兩頭蛇…解 珍.

35. 天哭星…雙尾蠍…解 寶.

36. 天巧星…浪 子…燕 青.

「地煞星」七十二員:

37.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 武. 73.地隱星…白花 蛇…揚 春.

38. 地煞星…鎮三山…黃 信. 74.地異星…白面郎 君鄭天壽.

39. 地勇星…病尉遲…孫 立. 75.地理星…九尾龜… 陶宗旺.

40. 地傑星…丑郡馬…宣 贊. 76.地俊星…鐵扇子…

宋 清.

41. 地雄星…井木犴…赦思文. 77.地樂星…鐵叫

子…樂 和.

42. 地威星…百勝將軍 韓 滔. 78.地捷星…花項 虎…龔 旺.

43. 天英星…天目將軍彭 璣. 79.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孫.

44. 地奇星…聖水將軍單 廷. 80.地鎮星…沒遮攔…穆 春.

45. 地猛星…神火將軍魏定國. 81.地嵇星…操刀鬼…曹 正.

46. 地文星…聖手書生蕭 讓. 82.地魔星…雲里金剛宋 萬.

47. 地正星…鐵面孔目裴 宣. 83.地妖星…摸著天…杜 遷.

48. 地辟星…摩雲金翅歐 鵬. 84.地幽星…病大蟲…薛 永.

49. 地闔星…火眼狻猊鄧 飛. 85.地伏星…金眼彪…施 恩.

50. 地強星…錦毛虎…燕 順. 86.地僻星…打虎將…李 忠.

51. 地暗星…錦豹子…揚 林. 87.地空星…小霸王…周 通.

52. 地軸星…轟天雷…凌 振. 88.地孤星…金錢豹子湯 隆.

53. 地會星…神算子…蔣 敬. 89.地全星…鬼臉兒…杜 興.

54. 地佐星…小溫候…呂 方. 90.地短星…出林龍…鄒 淵.

55. 地佑星…賽仁貴…郭 盛. 91.地角星…獨角龍…鄒 潤.

56. 地靈星…神 醫…安道全. 92.地囚星…旱地忽律朱 貴.

57. 地獸星…紫髯伯…皇浦端.93.地藏星…笑面虎…朱 富.

58. 地微星…矮腳虎…王 英. 94.地平星…鐵臂膊…蔡 福.

59.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95.地損星…一枝花…蔡 慶.

60. 地暴星…喪門神…鮑 旭. 96.地奴星…催命判官李 立.

61. 地默星…混世魔王樊 瑞. 97.地察星…青眼虎…李 雲.

62. 地猖星…毛頭星…孔 明. 98.地惡星…沒面目…焦 挺.

63. 地狂星…獨火星…孔 亮. 99.地丑星…石將軍…石 勇.

64. 地飛星…八臂哪吒項 充. 100.地數星…小尉遲…孫 新.

65. 地走星…飛天大聖李 袞. 101.地陰星…母大蟲…顧大嫂.

66.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堅.102.地刑星…菜園子…張 青.

67. 地明星…鐵笛仙…馬 麟. 103.地壯星…母夜*…孫二娘.

68. 地進星…出洞蛟…童 威. 104.地劣星…活閻婆…王定六.

69. 地退星…翻江蜃…童 猛. 105.地健星…險道神…郁保四.

70. 地滿星…玉…笛…孟 康. 106.地耗星…白日鼠…白 勝.

71. 地遂星…通臂猿…候 建. 107.地賊星…鼓上蚤…時 遷.

72. 地周星…跳澗虎…陳 達. 108.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108名好漢中的三位女中豪傑

作者施耐庵由於厭惡爾虞我詐的官場,僅供職兩年,便辭官回到老家,一面教書,一面寫《江湖豪客傳》。

書終於脫稿了,施耐庵對書中的情節都很滿意,只是覺得書名欠佳。

當時還是施耐庵學生的羅貫中建議書名為《水滸》,施耐庵一聽,高興得連聲說:「好,好!這個書名太好了!『水滸』,即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且合《詩經》里『古公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的典故,妙哉!」於是將《江湖豪客傳》正式改名為《水滸》。

《水滸傳》「忠義觀」的形成原因:

1、中國古代儒家「忠義思想」的影響是「忠義觀」形成的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誕生至今,很多觀點深深改變著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忠」與「義」也不例外,它不僅包含為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為君」思想,更重要的是它也包含著「保境安民」、「殺盡貪官」等愛國精神和民本思想。

「仗義疏財,濟危扶困」便是《水滸傳》中忠義思想的突出表現,它深刻地反映了由於城市居民、江湖遊民等隊伍的不斷擴大,社會道德規範正在悄悄地發生的變化。

「忠義」的內涵本身就十分複雜,它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為基礎,但也融合著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遊民在內的廣大百姓的願望和意志。

是使小說被當時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的基本精神。

2、《水滸傳》中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是《水滸傳》「忠義觀」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在水滸中宋江是集「忠」與「義」為一體的傑出代表。

宋江在梁山坐第一把交椅的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以「義」字當頭。

在梁山上如何統領血氣方剛的起義軍與眾多將領?如何讓每一個梁山好漢都聽從宋江的調遣?並不是宋江最驍勇善戰,也不是宋江最有智謀。

而是宋江講一個「義」字。

兄弟之間的「義」!才有了梁山泊的壯大,才有了梁山泊匯聚天下英才的名氣!

宋江的「忠」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很對的。

眾所周知,揭竿而起容易,但最終的結果都會出現兩種情況:1,被當朝的軍隊鎮壓,2,改朝換代。

這是順應歷時潮流的。

既然梁山的起義軍沒有改朝換代的力量,那就只能被當朝的軍隊鎮壓。

宋江為了不使梁山伯的眾位兄弟都倒在朝廷的鐵騎之下,只能接受招安。

這也是宋江不能不「忠」的理由。

只不過當朝統治者不能接受一支曾經起義的軍隊。

這並不能把失敗全部歸結到宋江的頭上,這是歷史的必然。

宋江在其中只是選擇了梁山好漢的出路,但誰都不可能改變歷史的必然趨勢。

對「忠義觀』所導致悲慘結局的個人思考:

1、封建禮教的束縛;

在《水滸傳》中眾英雄生活在當時約束人封建社會之下,同樣逃脫不了封建禮儀的束縛,在古代,對皇帝的「不忠」不僅會被冠以「反賊『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會因此牽連自己的九族,在古代皇上被認為是「天」的兒子,是代「老天爺」來處理事物的,對他的不尊重,會被認為是對「老天爺」的不尊重。

而人和神斗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所以梁山眾好漢大部分人始終都從不反抗朝廷、忠君的角度出發來進行鬥爭,一方面他們對直接剝削﹑壓迫他們的貪官污吏鬥爭起來豪不手軟,另一方面他們又對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皇權卻崇尚有加,所以,走出梁山,投靠朝廷,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也是梁山起義必然失敗的一個根本原因。

2、缺乏鬥爭綱領和先進的政治思想作指導

縱觀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成功的革命總是在一開始就都提出了自己響亮的鬥爭口號和戰鬥綱領,而梁山好漢們無法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制定行之有效的鬥爭綱領和尋找先進的政治思想作為指導,他們每天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過著「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的沒有剝削的痛苦和階級壓迫的生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廣大勞動人民的疾苦,救勞動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無法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支持,所以失敗在一開始就可以預見。

3、忠義的局限性:

(1)忠於皇家的「替天行道」。

宋江等人在受招安之前,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號,這個「天」,實際上就是代表「奉天承運」的「真命天子」——皇帝,「忠」,首先是對皇家的忠。

當時人的觀念,皇家就是國家,「盡忠報國」就是忠於奉行「天道」的皇上。

而當今社會貪污腐敗成風,皇上身邊奸臣當道,對皇上報喜不報憂,皇上每天生活在錦衣玉食的生活之中不是皇上的錯誤,而是皇上被奸臣蒙蔽了,所以我們梁山好漢要站出來剷除皇上身邊的奸臣,替皇上更好的治理國家鋪平道路,在招安之後,「替天行道」的大旗改為「順天」和「保國」以及宋江等人平大遼征方臘的史實更加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可以說,《水滸傳》「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正是宋江等人的真實思想。

(2)「義」不可能存在於爾虞我詐的官紳階層。

梁山眾英雄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開始,發展到「救困扶危,殺富濟貧」。

但是宋江所宣揚的「義」,是在服從於「忠」這個前提下以小恩小惠結交江湖好漢,沒有一定的革命性和先進性,這也是他們不能真正發動起群眾的一個根本原因,而梁山好漢反而幼稚的認為這種「義」在封建士大夫中可能存在,一心想把自己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發揚光大,絲毫沒有看到群眾的作用,這也是其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總之,世界上什麼都是相對的,「忠」與「義」也不例外,只有正確尺度的「忠」與「義」才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

《水滸傳》中眾英雄的「忠義觀」讓人既敬畏又不僅產生憐憫,眾英雄為兄弟出生入死,兩肋插刀,讓人拍案叫好,而眾兄弟招安之後的下場又讓人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水滸傳》的「忠義觀」給後人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

劇 終

江西萬載 丁忠 編

風月無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梁山好漢都禁慾,歷史上真實的李逵投靠了金國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梁山眾好漢的結局是讓人十分痛心的,除了少數人能夠善始善終,其他大部分都沒有好的結果,要麼是東征西討的時候戰死沙場,要麼就是後來被朝廷清算。看到這樣的結局,想必梁山眾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