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黃袍加身的汴京陳橋驛如今怎麼跑到了黃河北岸的新鄉封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豫東平原新鄉市封丘縣東南的黃河濕地上,有一座綠林環繞風光秀美的小鎮——陳橋。
小鎮緊鄰大堤, 大堤以南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躲在黃河長堤臂彎里的這個小鎮,還有一個更為古老的名字:陳橋驛。
陳橋始建於五代,後晉時已有其村,相傳村內有一小橋年久失修,有一陳姓富人捐資修復,因冠其名曰陳橋。
後周時,設驛站,名陳橋驛。
一千多年前,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舉行兵變「黃袍加身」,徹底終結了混亂的唐末五代十國紛爭,開創了大宋王朝,定都汴京。
為了紀念此次事件,大元丞相元脫脫在編纂《宋史》時候將陳橋驛列為大宋開篇,遂永載史冊,名揚中外。
北宋京城開封曾設「陳橋門」,陳橋成為北通燕趙的咽喉。
終宋一代,陳橋驛有「七十二座廟、七十二條街、七十二眼井」之說。
七十二座廟中,最為壯觀的當屬顯烈觀。
據《玉海》載: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下詔建觀,賜名『顯烈』,至宣和六年(1124年)三月建成,凡二百三十二間。
自此,每年正月初四,為宋創業之日,均修齋設醮,以示紀念。
後金人南侵,顯烈觀毀於戰火。
直至金章宗明昌(公元1194年)年間,黃河再次改道,東西橫亘於陳橋與汴梁之間,陳橋自此以後就由黃河南岸變為黃河北岸,陳橋與汴梁的陸路交通徹底斷絕。
如今的陳橋驛僅現存有房屋四座,當年系戰馬或驛馬的老槐樹一棵,歷經千年,樹已然枯死,好在當地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了化學處理,以免風化折斷,雖早已不見當年的枝繁葉茂,但其巨大虬曲的軀幹,仍令每一個參觀的人嘆為觀止。
史上吃相最好看的皇帝
新春秋導讀: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幕後總導演就是趙匡胤,從篡奪的角度看,趙匡胤無疑是亂臣賊子。但是必須要說明的是,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篡奪者中,趙匡胤的吃相是好看的,最文明的,說明趙匡胤是個有底限的人...
宋太祖「黃袍加身」處,原來在這裡
毛澤東在 《沁園春.雪》中,描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文中提到了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宋朝,在中國歷史上又是一個大一統的時代,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的軍閥割據,開啟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