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坂坡喝退百萬曹軍的張飛為何會死於手下范疆張達之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的歷史人物中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張飛,字益德,幽州涿郡人(現在的河北保定涿州市)位居西蜀五虎上將第二,從桃園三結義後,便跟著劉備加入十八路諸侯聯盟討伐董卓,此後一生都是征戰沙場。

性格鮮明,嫉惡如仇是張飛的第一個特點,此處有一個典故《怒鞭督郵》,起因是因為劉備三兄弟討黃巾有功,且功勞不小,但劉備為人耿直,不善諂媚,以致論功時,只給了一個小小的縣令,此事讓張飛記恨在心。

劉備勤政愛民,為官也清廉,老闆姓都很愛戴他,不料,某日上級官員督郵來視察,強收賄賂,劉備不給(劉備也沒有錢)。

督郵就想法子陷害劉備,屆時老百姓都為劉備請命,但督郵不買帳。

張飛一怒之下,將督郵從家裡拖出來,扔大街上一陣毒打,隨後隨著劉備,三兄弟辭官而去。

由此可見三兄弟都是為人正直,嫉惡如仇,有理想有抱負之人。

其二,張飛的作為一名猛將,西蜀五虎上將排行第二,武藝十分高強,力大如山。

在幽州當屠夫時與關羽不打不相識,徒手搬起300斤石頭。

在後來的大小戰役中,刺死黃巾大將鄧茂,斬殺張寶高將高升,殺死徐州叛將曹豹,生擒郝萌。

在新野挑死曹軍河北大將呂翔,博望坡刺死曹軍夏侯蘭,長坂坡一聲怒吼喝退百萬曹軍,當場吼死曹軍夏侯傑,挑燈戰馬超,瓦口關大敗張郃,漢中之戰傷許褚。

不僅如此,張飛此人還有很深的謀略,劉備入西川後,關羽鎮守荊州,讓趙雲和張飛前往西川,誰先到誰頭功。

趙雲常勝將軍,沒打過敗仗,所遇城池威風喪膽,多數都是大開城門,捧印投降,一路順暢;張飛運氣就不是那麼好,剛開始都是一路打過去,後來覺得每一城,每一寨都打過去,不知道打到何時,便用計策收了老將嚴顏,後面的城池守將都是老將嚴顏曾經的部下和學生,於是一路通暢。

由此可以看出,張飛不僅有勇,還很有謀略。

如此驍勇善戰,且懂謀略的大將最後為何會慘死於手下將士之手?

在這裡要說到張飛的另一個特點,嗜酒,而且每一次都飲酒都喝得大醉;酒醉後就容易動怒,鞭撻士卒,也就是發酒瘋,所以手上將士每次看到張飛飲酒,就不自覺的躲遠一點。

關於張飛飲酒誤事,就得提到《醉酒失徐州》的內容。

起因是荀彧使的一計,讓劉備、袁術和呂布之間的矛盾激化。

荀彧讓曹操借天子的旨意指使劉備攻打袁術,聖命難為,劉備就帶領關羽出兵,讓張飛守城,臨出發前,再三叮囑張飛,守好徐州乃大事,萬萬不得飲酒誤事。

結果,劉備剛走,張飛就開始邀請將士們飲酒,手下將士有一人,名叫曹豹,是呂布的一個親戚,不會飲酒,喝了幾碗,推辭不勝酒力,張飛就不高興了,逼著他喝,曹豹再三推諉,張飛就怒了,手持長鞭,暴打了曹豹。

曹豹因此生恨,夜裡見呂布,謀劃偷襲徐州,待到徐州城被呂布攻下的時候,張飛酒還沒醒,兵馬城池全失。

後來劉備收了諸葛亮,諸葛亮作軍師的時候也屢屢提醒張飛,莫要飲酒誤事。

後來,劉備稱帝,關羽大意丟了荊州,消息傳回漢中,舉國悲痛,但是劉備沒有將關羽遇害之事告訴張飛,因為知道張飛以張飛的性子,肯定要去跟東吳拚命。

最後終究是瞞不過,張飛連夜趕到成都,痛罵劉備無情無義,當了皇帝就忘了兄弟結義之情。

張飛回去後,便一心急於報仇,命手下將士范疆、張達三日內給全軍將士打造白旗白甲,掛孝伐吳。

然而三天的時候根本完成不了這個任務,兩日過去了,張飛巡視,發現進度太慢,當中鞭打二人,並嚴厲斥責明日若未完成便要殺頭。

范疆、張達二人因此懷恨在心,張飛不是,我們就死。

於是兩人合計,於當晚深夜,假借軍情相報,進入張飛帳內,見張飛怒目圓掙,二人嚇得直哆嗦,說話都不利索,然而,未見張飛答話,反而,張飛呼聲大作,二人頓時明白張飛睜著點睡覺,於是拿出尖刀刺向了床榻上熟睡的張飛。

可憐一代大將,命喪於此。

三國的歷史比較龐大,從簡而述,具體的戰事可以查閱相關的戰役資料,如果有需求,筆者也可以針對某場戰役詳細概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密史:誰早就預言張飛會死於其暴脾氣

三國是個奇妙的年代,編草鞋的可以當皇帝,殺豬的可以當將軍,當然,拿剪刀的也可以當刺客。當年,關羽遭到孫權暗算,客死「他鄉」。張飛報仇心切,限三日內製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帳下兩員末將范疆、張...

張飛的性格-劉備常勸不聽最後不幸被劉備言中

張飛(?-221年),字翼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幽州涿郡人氏。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率二十騎斷後,曹軍沒人敢逼近;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

張飛被殺的真相,有個原因及其重要

在三國中,忠義關羽,梟雄曹操,神算子諸葛亮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雖然這些英雄後來也都塵歸塵土歸土,也算是安然入土,但是其中有一位英雄卻是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那就是張飛。張飛,字翼德,在桃園三結義...

正史之中的張飛跟你心中大不相同

大家對三國時期的人或者事的了解,大多來自於三國演義。演義中有許多事實但是也有許多對正歷的改編。例如張飛可能跟你心中的概念就大相逕庭。鞭打下屬在演義中是張飛做的。但是正史上是劉備做的。演義里講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