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師司馬懿深度解析,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大軍師司之軍師聯盟》的前21集中,最突出的一條主線,即為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之爭,而其中著力刻畫的便是他們各自的軍師司馬懿和楊修二人。

從情節上看,楊修和司馬懿的正面交鋒,依次包括月旦評對峙、險中救父、護送軍旗、解樊城之困等,而幾乎每一次,都是以楊修的暫時領先和司馬懿的最終勝利為戲劇衝突點。

雖然套路滿滿,觀眾卻一樣買帳,大概是因為這樣的設計合情合理,貼近事件本身的發展規律。

在歷史記載中,司馬懿和楊修,一個深藏不露,一個恃才放曠,性格截然不同。

這部劇抓住了他們個性的核心特徵,在數次交鋒和對比之中,將人物性格深度刻畫,展現了他們不同的認知和理性水平。

從智商上來說,他們二人都屬於頂級配置。

若只論單純的神經智力,楊修或許更勝一籌。

楊修思維敏捷、能說會道、才學豐厚、深諳人心。

而司馬懿則看起來甚是謹小慎微、苦心孤詣、不露鋒芒。

如果用動物來比喻二人的話,楊修像是羽毛亮麗、鳴聲洪亮的好鬥公雞,而司馬懿則更像是一隻沉默、遲緩、明哲保身的縮頭烏龜。

這兩個人的較量,最終以司馬懿取勝,結局令人深思。

而如果你讀過基思·斯坦諾維奇的《超越智商》,大概就不難得出原因了。

仔細總結起來,楊修輸給司馬懿,大概是因為這兩點: 一、司馬懿的理性水平高於楊修, 楊修善於「快」思考,司馬懿則慣於「慢」思考。

在劇中,楊修總是能最快得出辦法或結論,速度快於常人數倍。

自負聰明如曹操,也在解讀曹娥碑時,比楊修慢上了三十里馬程。

又如曹操在新建的宮殿門寫上一個「活」字,楊修瞬間瞭然於心,並抓住機會為曹植求情。

而司馬懿則常常說:「該怎麼辦我還沒想好,再給我一天時間,我一定想一個萬全之策。

」這一快一慢,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思維習慣。

樊城被困之時,曹操單獨詢問楊修解決之策。

顯然,此番雖是親征,也未有必勝之把握。

楊修看出曹操隱憂,遂投其所好,勸曹操舍樊城和許都,遷天子於鄴城,遷魏都於洛陽,樊城之圍即刻解矣。

當然,其中還有未道之言:魏都一遷,曹丕所處的鄴城則為廢都,勢力即遭瓦解,對曹植大為有利。

曹操沒想到更佳的解決辦法,一時未置可否。

晚飯之際,軍中傳魏王口諭:雞肋。

楊修當即斷定,他的計策被曹操認可,因此把魏王即將棄城遷都的消息私自散播了出去。

他這樣做,看似讓曹操沒了退路,離目標又近了一步;實則自尋死路,終以散步謠言、惑亂軍心之罪命喪黃泉。

要是他能經常反駁自己,多進行幾次假設性推理,也許死的就是假設中的小人兒,而不是自己了。

而司馬懿其實也早想到了這一計策,卻認為這並不是最好的策略。

畢竟棄城有損士氣,遷都耗費巨大,於曹丕的地位和魏國的穩定都頗為不利。

於是苦心冥想更好的策略。

這似乎是司馬懿為人行事的一貫法則:儘可能地深思熟慮,把損失降到最低;利用正確的決策讓自己獲得最大的長遠利益。

最後他終於想出一招:聯孫抗劉。

乍一聽異想天開,實則是魏吳的雙贏策略。

這大概就是理性的力量,司馬懿的系統二總能壓制系統一,根據最終目標一步步修正已有觀點,以期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二、司馬懿的認知框架優於楊修

理性的決策往往來源於正確的認知。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認知框架,有的人認知框架是一些本質化、底層的東西,更靠近事實真相。

有的人的認知則停留在表層,對事物的認知偏離了真相。

在月旦評會場上,主持人楊修奚落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之所學,乃無中生有之章,是後人所加,原文中沒有,所以他的註解毫無價值。

司馬懿不忍弟弟受辱,冷靜回應,經典書籍的傳世,本就有脫落、訛誤的可能,既然難保其絕對正確,那後人的增刪、修訂也就有其意義,只要作品和其解讀合乎大道,則不能否認其價值。

這一場精彩對峙,令人拍案叫絕。

從中可以看出,楊修對事物的認識,很多時候僅停留在對與錯,是與非的層面,而司馬懿則對事物存在的理由、價值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後來的幾次交鋒,楊修的認知水平都略輸一籌。

比如救父一節,他依靠陷害他人來保全自己,損人利己的事情,本就是陰招,最終損失的是自己的名聲和節操。

另外,讓他輸得最慘的,是他對世子之位的認識。

他一直認為,確立世子,是曹操一言以決的事情,只要有曹操的寵愛和支持,世子之位唾手可得

而司馬懿的看法卻更深入和客觀。

表面看來,曹丕因性情和才能不受父親喜愛,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站在嫡長子之位,渴望世子之位,卻始終沒有必得之信心。

而司馬懿則一直堅定地告訴曹丕,只要行為符合禮法,曹操不會輕易廢長立幼。

可以想見,若是沒有司馬懿的理性認知、全局分析,曹丕恐怕早就自亂陣腳、失去資格了。

護送軍旗一事,便是曹操對二人世子資格的考驗。

他給曹丕和曹植下達了同樣的命令:翌日,必須在辰時之前,把軍旗送至即將出征的曹洪將軍手中,如若令旗不到,則以延誤軍機之罪懲處。

兩人分別從東門和西門出發,曹洪將軍只會接早到達的軍旗。

接到命令的曹丕和曹植,各自急召軍師商議,雙方都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阻力。

楊修認為,既然從出發點到終點的距離相等,比的就是速度,為了儘快到達,必須果斷出擊,遇到阻礙的人,殺。

而司馬懿卻遲遲拿不定主意,只說了一句,曹操是當世雄才,眾人不但要聽他所說,做他所想,還應該分析他的未曾說和未曾想。

然後苦思了一夜,也沒給出個確切方案。

正當眾人束手無策之際,旨意又到,曹操下令,全城禁閉,任何人不得進出。

這時候才知道,原來這道阻力來源於最高權力——曹操。

妙啊,不得不讚嘆這設計,典型的兩難選擇:完成任務,既能免受責罰,又能展現帝王般的魄力和殺伐決斷的勇氣,卻會違背君命,挑戰權威;而遵守為臣為子之道,則有可能延誤軍機,也將在曹操眼裡留下懦弱無能、畏首畏尾的印象。

這其中得失該如何衡量,可謂進退維谷。

如果曹丕和曹植不受他人指點的話,顯然曹丕一定是那個先出城的人,曹植宅心仁厚,下不了殺手。

曹操深深地了解這兩個兒子,所以荀彧一語道破,這道題實質考驗的是楊修和司馬懿。

楊修選擇殺死守城將領,直奔目的地,趕在辰時前抵達軍營,完成使命。

而司馬懿則苦勸曹丕放下輸贏,只問對錯,不違君命,不背子道。

曹丕在掙扎之餘,悲憤交加地放棄了出城的機會。


曹操得知結果的那一刻,五味雜陳。

本是想給愛子曹植加分的,結果這好處卻給曹丕得了。

果然是司馬懿技高一籌。

曹丕輸了這一次較量,卻得到了一眾忠正之臣的認可和支持。

所以才有後來的荀彧和崔琰以捨棄生命的代價,來成全他的世子之位。

理性戰勝了感性,司馬懿的認知更接近事實真相——曹操可以只看輸贏,大臣們卻一定會問個對錯。

既然爭的是世子之位,則曹操的喜好只是一部分,更大的因素在於大臣和民眾的支持。

司馬懿的眼光毒辣更在於,他看清了曹操乃一代雄主,不會如短視的袁紹一般,無原則地使用手中權力,僅憑個人喜好決定大魏的未來。

他的野心和抱負在於一統天下,成就萬世之業。

當一個人有目的之後,也就有了弱點。

救汲布一事,利用的是曹操所看重的民心所向;最終決定立曹丕為世子,也是因為他繫心於大魏的穩定,期待下一代魏王能成就他「周文王」之美名。

讀完《超越智商》一書,對人物的認識和解讀又多了一個角度。

楊修是聰明人,卻做了蠢事,正是因為他理性水平不夠,且被認知框架所限,結局令人嘆惋。

而司馬懿深思熟慮,老謀深算,能順應時勢,看清本質,成了最終的大贏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