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劉伯溫PK,網友:我看好劉伯溫,一統江山完勝三分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網絡上流行著這麼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看起來是誇獎諸葛亮與劉伯溫這兩個人的,其實,在小編眼裡,這句話是借諸葛亮之名,抬高劉伯溫之才的!

小編覺得,這完全沒有必要,諸葛亮是什麼人?劉伯溫是什麼人?一個是三國時期要三分天下的蜀漢丞相,一個是大明朝要一統江山的大國師,這完全是兩個對立的角色嘛!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生在山東,後來鞠耕於南陽,過著寧靜以致遠的隱居生活;諸葛亮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佳話,看起來也是有點本事的;後來被劉備看中,想要拜為軍師,這時候諸葛亮玩起了大牌,讓劉備三次上山才得以見到,還給後人留下「三顧茅廬」的典故。

在小編看來,諸葛亮這時候是大概有兩種可能,第一就是沒有看上劉備這個主子,想要再等等,第二就是被劉備的執著感動不得不隨他而去,而且去之前就跟劉備說最多也就是三分天下。

後來,在諸葛亮的出謀劃策之下,還真讓劉備三分天下得了蜀漢,劉備也自內心裡發出 「我得孔明,如魚得水」的感慨;天下三分是不會長久的,在劉備最得意的時候,關羽卻孤軍深入,敗給孫曹聯軍而身首異處,這下子可把劉備給氣壞了,硬是拉著自己的主力軍去和東吳拚命,最後大敗而歸還把小命給玩進去了。

這些應該都是諸葛亮沒有想到的吧,劉備死前託孤諸葛亮,這時候的諸葛亮也只能從幕後走到台前,為蜀漢先後五次北伐,最後病死在五丈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北伐失利的原因有很多,而諸葛亮北伐的老對手司馬懿對他的評價最貼切,即:「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有此可見,諸葛亮雖然有才,但他的優柔寡斷、不敢變通卻成了他失敗的重要原因,如用馬謖失街亭;其實,諸葛亮還是跟劉伯溫沒辦法相比的,相反,諸葛亮還成了阻礙一統天下的罪魁禍首,實在是不明智啊!

再來看看大明朝的國師劉伯溫,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大明朝的開國元勛,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國師!

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中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具有通天徹地之能的神仙級人物,後來還留下預言未來的「燒餅歌」。

朱元璋聽到劉伯溫的大名之後,就禮賢下士把劉伯溫請到自己帳下拜為軍師,劉伯溫為朱元璋出謀劃策(上書時務十八策),深得朱元璋寵信,見人就說劉伯溫是「吾之子房也」;劉伯溫協助朱元璋打破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兩面夾擊,出奇兵、戰龍江、再戰鄱陽,首先擊潰陳友諒,然後揮軍東下平定張士誠,東南安定之後橫掃群雄、平定中原,最終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經過對比,小編認為:三分天下易,一統江山難!所以,小編認為,劉伯溫可以輔助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一統江山,比諸葛亮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奪得蜀漢難多了!各位看官,您覺得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