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提出著名《隆中對》戰略藍圖 做了那些準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自述他是「苟針生命於亂世」,也就是說他是在亂世的磨難中成才的,這句話的確概括了他的一生。

諸葛亮一出生就遇上了亂世,在他4歲的時候,爆發了席捲中原大地的黃巾起義,從此中國社會也就進入了一個戰亂頻仍的歷史時期,社會的動盪影響著每一個家庭,此時年幼的諸葛亮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磨難。

在他9歲的時候,母親離開了人世,12歲時父親也撒手人間。

過早失去父母的呵護使少年時代的諸葛亮敏感而堅強,也迫使他用一雙早熟的眼睛去探尋造成痛苦和離亂的原因,從此思考和探索伴陪了他的一生。

隆中劉備三顧茅廬處

諸葛亮在襄陽求學和躬耕苦讀期間,正是豪門望族文人學子云集襄陽的時候,可以說那時的襄陽人才濟濟文化發達。

但在當時的襄陽上流社會,存在著三股最大的勢力集團,一方是掌握地方政權的官吏,劉表是他們的首腦,一方是當地的豪門望族,主要是蒯姓和蔡姓兩個家族集團。

還有一方是當地的名士,代表人物是文壇領袖龐德公、黃承彥、司馬徽等。

(備註:諸葛亮是黃承彥女婿,黃承彥是蔡諷的女婿,劉表也是蔡諷的女婿,蔡諷就是蔡瑁父親,而蒯姓就是劉表命手下名將截擊孫堅的蒯越、蒯良家族。

這關係真是太硬了,劉表是正宗的皇室後裔,掌管荊襄九郡,就是一方霸主)

東漢末年實行官吏推舉制度,誰被名士賞識,便會被推舉給地方官員,再由地方官員逐級向朝廷推薦。

諸葛亮跟隨叔父到襄陽後,很快和襄陽的這三股勢力建立了聯繫。

後來諸葛亮作為一個布衣而能獲得「臥龍」、「俊傑」等巨大聲譽,這固然是由他自身的才能所決定的,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如果他不被名士們賞識和舉薦,就不可能有劉備的三顧茅廬,而諸葛亮或許就會老死山野不為人知。

諸葛亮隆中躬耕苦讀地

諸葛亮在隆中躬耕苦讀時期對他影響、教誨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司馬徽、一個就是龐德公,龐得公是當時荊襄地區六大家族之一,也是襄陽城的名士領袖,除學識淵博外,他的人格修養也被傳為一時佳話。

《襄陽縣誌》中有過這樣的記載,龐德公「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息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

」諸葛亮對自己的老師非常崇敬,傳說他每次登門求教都獨拜床下,聽取老師的真知灼見。

諸葛草廬

人們都習慣地把諸葛亮在隆中躬耕苦讀稱為隱居,但諸葛亮的隱居與陶源明等隱士的處世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他不是因看破紅塵,迴避現實,想尋找一方自我放逐的凈土,實際上他是為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以天下為己任而積累知識和尋求治國之道。

而對隆中古人曾稱他「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並且他離襄陽城僅20里,無論在家讀書還是出門訪友都是再理想不過了。

所以智慧過人的諸葛亮選擇隆中居住是有著深謀遠慮的。

隆中書院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發生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諸葛亮27歲的這年。

求賢若渴的劉備經過再三的求訪,耐心的等待,這一次終於在襄陽隆中見到了仰慕已久的諸葛亮。

當劉備向諸葛亮討教統一天下的大計時,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建立根據地,改革政治,聯合東吳,等待時機,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構想。

這次談話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在這篇不足300字的策論中,充分體現了諸葛亮軍事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謀略大師的思想智慧。

《隆中對》確定了三足鼎立的時代基調,也拉開了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歷史帷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娶醜女為妻:純粹為了積攢政治資本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會想到三顧茅廬、白帝託孤、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獨創木牛流馬……千百年來,他被人們當作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文學作品的渲染下,一個神秘莫測而近乎完美的智者形象出現在大家眼中。魯迅...

諸葛亮隆中隱居期間都在做什麼?

諸葛亮隆中隱居期間都在做什麼?老蔡的菜園子 古隆中位於鄂西北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襄城區和襄州區、南漳、谷城交界處,距襄陽市13公里,這裡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隱居之處。諸葛亮本山東琅琊陽都人(今山東省...

三國那些事:臥龍諸葛亮的政治婚姻

諸葛亮躬耕地之爭 關於這句「躬耕於南陽」,曾引發了一場一兩千年的爭論。關於諸葛亮在出山前的躬耕之地,到底是河南南陽還是湖北襄陽的問題,爭到現在也還沒個定論。當時諸葛亮隱居在離襄陽城不遠的隆中,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