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觀應:從學徒到大VC、慈善家、思想家、預言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應該是初中的時候開始知道這個人,只知道他是一個思想家,寫成了《盛世危言》這一本書。

中學對他的了解,僅限於此。

對於此人,不敢輕易落筆,害怕自己的輕慢會打擾到他。

因此只能通過浩繁的資料里抽絲剝繭,找尋他的那些令人嘆服的歷史痕跡。

後來才發現,他其實是一名很有名的企業家、大VC、也是這個社會的富裕階層,並非傳統意義上地主的富裕,而是買辦資本家的富裕,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人(有人說魏源是第一人,其實魏是文人,而鄭商人,其視角更客觀更真實)。

那時不稱為職業經理人而是買辦,也就是跨國公司的中方職業經理人。

而他的經歷波瀾壯闊,從學徒做到了世界頂尖公司的職業經理人,晚晴四大買辦(鄭觀應、徐潤、唐廷樞、席正甫)之一、晚清三大商幫(廣東幫、東山幫、寧波幫)之一廣東幫的代表人物。

鄭觀應


從學徒到VC(新德洋行—寶順洋行—生祥茶棧——揚州寶記鹽務——太古洋行)

鄭觀應於1842年生於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這一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簽訂了《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香港島給英國。

鄭觀應的家境並不富裕,祖上皆文人,祖父鄭鳴岐是一位「不屑以尋章摘句為能」的普通文人 ,父親鄭文瑞終身未獲科名,長期作鄉村塾師。

鴉片戰爭以後,在廣州、上海等通商口岸,買辦成了時髦的職業,有點類似今天的外企、世界五百強的概念,是一條發家致富新路徑。

也因此改變了中國社會階層的格局,出來大買辦階層,後來被稱為三座大山之一。

在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下,鄭觀應的叔父鄭廷江、同宗兄鄭濟東都作了上海外國洋行的買辦。

1858年,16歲的鄭觀應應童子試未中,即奉父命遠遊上海,棄學從商,在任上海新德洋行買辦的叔父鄭廷江處供走奔之勞,邊聽差,邊習英文。

其實就是學徒,因為面對的老外,所以英語必備,有點類似今天外企上班去苦學外語。

17歲的鄭觀應由親友介紹進入上海一流的英商寶順洋行(排名僅次於怡和洋行,屬於當時世界頂級公司模式,洋行業務往往集進出口貿易、航運、保險、金融於一體,經營內容多為鴉片、什貨、金銀、絲茶等)任職,一做就是9年。

在此期間,他與廣東鄉友梁綸卿入英國傳教士傅蘭雅開辦的英華書館夜課學習英文,並對西方政治、經濟方面的知識產生了濃厚興趣。

這為他以後成為思想家打下基礎,並因此影響了很多的青年志士。

在寶順期間,他為洋行開闢了江西、福州等處攬載行,還投資加入中外商人合辦的公正輪船公司。

這一次投資算是小試牛刀。

寶順洋行在當時的洋行中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怡和洋行,當然同屬於英國。

英國當時的洋行數量占上海洋行數量的60%。

九年後,寶順洋行停業。

26歲的鄭觀應轉任生祥茶棧的通事, 在生祥茶棧停業後,他又當上揚州寶記鹽務總理。

1872年,僅僅30歲的鄭觀應不僅是一位腰纏萬貫的富商,而且是一位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的企業家。

1873年,鄭觀應參與創辦太古輪船公司(太古集團的核心業務)。

同年,中國大型近代企業輪船招商局(發起人是李鴻章,操辦人是盛宣懷,規格非常之高)成立,鄭觀應投資入股(他將當時名聲最大的兩個買辦、也是鄭觀應鄉親的唐廷樞和徐潤拉了進去。

一個很隱秘的事實是,當初唐廷樞為招商局招股,竟暗中說動鄭觀應出錢入了股,因此,鄭也是招商局的一個股東。

),成了VC,這一年鄭觀應31歲。

第二年,32歲的鄭觀應受聘為太古輪船公司總理(CEO)之職併兼管帳房、棧房等事,鄭觀應著手在長江各主要口岸開設了商務機構和金融機構,太古船運生意頗為紅火。

鄭觀應同時還投資實業,先後參股於上海機器織布局、津滬電報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局等企業中都有他的投資或股份。

此外,他還納資捐得郎中、道員銜,與李鴻章等洋務派大員也交往日深。

用現在的角度來看,他不僅是一個公司的CEO ,橫跨政商兩界,手上還有眾多項目,是個實實在在的大VC。


從企業家到慈善家、思想家

如果僅僅成為VC就算是成功的話,那是很渺小的,他是低調的大咖,他還想到更遠,乃至這個國家。

做慈善是他的選擇,他不想做為富不仁。

1877年,華北災害嚴重,鄭觀應與經元善、謝家福、嚴作霖等創辦籌賑公所,賑濟山西災荒;又與徐潤、盛宣懷等人辦義賑公所,捐資賑濟河南、直隸、陝西等省災荒,獲得侯補道銜。

1880年,李鴻章正式委派鄭觀應為織布局總辦,旋又委鄭觀應為上海電報局總辦。

這一年,鄭觀應編定刊行《易言》一書,書中提出了一系列以國富為中心的內政改革措施,大力宣揚了西方議會制度,力主中國應實行政治制度的變革,實行君主立憲制。

商戰大航運(旗昌洋行、太古洋行、怡和洋行、輪船招商局)

1882年,40歲的鄭觀應與太古洋行聘期屆滿以後,正式脫離太古,接受李鴻章之聘,出任當時幾至不能維持的輪船招商局幫辦。

上任伊始,即擬救弊大綱十六條上呈李鴻章,從得人用人、職責相符、賞罰分明、增加盈利、降低消耗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並付諸實施。

對外為制止太古、怡和洋行的削價競爭,鄭觀應親與二洋行交涉簽訂了齊價合同(共簽過四次,1877、1883、1886、1892,當然主要還是基於鄭在太古的經歷)。

晚清怡和洋行(洋行有當時最好的建築,能在那裡上班是種榮耀)

四家鬥法的結果是,1877年,旗昌洋行被輪船招商局收購,太古洋行當年的利潤只剩下3000英鎊,太古、怡和、招商局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由於他的內外治理,輪船招商局的營業額和股票市值大幅提高。

正是因為他的作為,清商繁榮異常,有了和國外洋行叫板的資本。

次年,李鴻章擢升鄭觀應為輪船招商局總辦,人生事業達到頂峰。

心力交瘁,決意歸隱(《易言》——《盛世危言》)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鄭觀應自薦並經王之春推薦,粵東防務大臣彭玉麟調鄭觀應前往廣東,總辦湘軍營務處事宜。

在越南和台灣的對法作戰,其皆參與其中,並考察敵情、運送糧草。

與此同時,鄭觀應被織布局案和太古輪船公司賠案所纏繞。

他在給盛宣懷的信中感慨道:「我這些年來命運坎坷,大多事與願違。

以致於在外有上司朋友的譴責,在家裡還有父兄妻子的怨恨,可謂是進退維谷,申訴無門。

如今我身敗名裂,不足以被別人驅使了,我雖到處去求別人,也始終沒有稱心如意。

」於是退隱澳門,寄情山水,將全幅精力用於修訂重寫《易言》,直至1894年,一部體現他成熟而完整維新體系的《盛世危言》終於完成。

他的著作影響太多的仁人志士,孫中山、毛潤之都曾因為他的文字,而曾有了革新改良的思想。

也算的上中國改良啟蒙思想的先驅。

《盛世危言》

很多年後的1936年,毛澤東在與美國記者斯諾的交談中就說,「由於父親只准讀孔孟經書和會計之類的書籍,所以在深夜把屋子的窗戶遮起,好使父親看不見燈光。

」他偷讀的書中就有《盛世危言》,此書讀畢「激起我想要恢復學業的願望」。

百折不回,創辦實業(開平煤礦——招商局——漢陽鐵廠——保路運動)

鄭觀應與盛宣懷互相欣賞,是一輩子的好朋友,他們是當世最傑出的實業家,在胸懷抱負、思想高度、戰略眼光和經營能力上可謂一時瑜亮。

不過,他們在官督商辦的理念上卻始終格格不入,鄭信仰民本主義,對官商體制從來深有不滿,十多年前唐廷樞、徐潤在招商局的下場更是寒透了他的心。

可是,他對盛又有知遇之心,也很想借盛的官府背景和強勢力量振興國家實業。

這種矛盾心態糾纏了他的一生。

盛宣懷

1891年,不甘寂寞的鄭觀應,蟄久思動,自請盛宣懷舉薦,由李鴻章委任為開平煤礦粵局總辦,負責購地建廠,填築碼頭。

1893年,李鴻章再度委任鄭觀應為招商局幫辦,整頓經營不景氣的招商局,入局伊始,鄭觀應即與最大競爭對手太古、怡和洋行再簽齊價合同。

同年,鄭觀應微服尋視長江各口,了解各分局利弊情形,調查怡和、太古在各地的經營情況,後又巡視汕頭、廈門、福州、浙江、天津各分局。

也有人說這一年,他創辦了興中會。

不僅如此,1894年前後,鄭觀應還向朝廷推薦過一個年輕人,他就是日後推翻帝國的孫中山。

1894年4月,就在中日戰事將起之際,孫文寫出洋洋八千言的《上李傅相書》,六月專赴天津向李鴻章投書。

在這封信中,年輕的孫醫生對發展農、工、商、學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鴻文既成,需託人推薦,孫文找到了香山同鄉鄭觀應,鄭的老家雍陌鄉與孫的老家翠亨村相去僅僅30里。

中日甲午戰爭前夕,鄭觀應上書清廷說日本人將偷襲清軍。

1894年開戰後,又多次上書提請防備日本姦細、採取不准日本人使用電報密碼等措施(後來事實證明間諜戰在甲午海戰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足以證明其眼光和遠見),報告日軍運送軍械的情況,決定將招商局部分船隻撥作軍用以運送人員軍械。

日軍攻占東北後,鄭觀應等將招商局輪船20艘「明賣暗托」於德、英等國洋行,掛外國旗照常行駛,並上《條陳中日戰事》,反對向日本乞和。

甲午戰爭結束後,鄭觀應將輪船全部收回,並堅決反對《馬關條約》。

後,張之洞委任鄭觀應為漢陽鐵廠總辦,讓瀕臨倒閉的漢陽鐵廠起死回生,後來漢陽鐵廠出名在於他的「漢陽造」步槍;後又兼任粵漢鐵路總董。

其後,又兼任吉林礦務公司駐滬總董,廣招股份。

1901年,李鴻章死後,鄭觀應繼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人臣之貴,政治生命達到頂峰。

後,袁世凱將輪船招商局和電報局奪為己有。

鄭觀應離開招商局。

1909年,鄭觀應三入招商局任董事,負責招商局商辦去商部註冊之事。

次年,盛宣懷任命鄭觀應為會辦,全權委託鄭觀應整頓商辦以後的輪船招商局,再度出巡長江各口岸局務。

盛宣懷如果聽從鄭觀應,大清朝或許會繼續苟延饞喘(又一次預言)

1911年1月,盛宣懷被任命為郵傳部尚書,他決定把鐵路全部收歸國有。

鄭觀應對此有不同意見,然盛並未聽從。

「路權回收令」頒布後,各省商民群起反抗。

1911年5月14日,長沙舉行萬人群眾集會,接著長沙至株洲的萬餘鐵路工人上街示威,並號召商人罷市,學生罷課,拒交租稅以示抗議。

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逮捕保路同志會領袖,槍殺數百請願群眾。

四川民變驟生,清朝廷緊急抽調湖北新軍馳援四川,導致武漢空虛,10月10日,在同盟會的策動下,數百新軍發動起義,星火頓時燎原。

這就是推翻了千年帝王統治的辛亥革命。

晚年政治上消極,教育上積極;不問政治,只問蒼天

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篡奪了革命勝利的成果,建立了北洋軍閥統治。

軍閥割據,連年混戰,共和國名存實亡。

嚴酷的社會現實,使他的改良思想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此時清帝退位,帝國不再,他的思想早已落伍。

為求精神解脫,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求仙信道。

鄭觀應不再從昔日的改良思想中找救世良方,而是乞求神靈,「由仙佛法力,懾服亂世魔王,消滅各種火器,務使五大洲生民安居樂業」。

民國以後,鄭觀應傾主要精力辦教育,併兼招商局公學住校董事、主任、上海商務中學名譽董事等職。

1922年,80歲的鄭觀應病逝於上海提籃橋招商公學宿舍。

當然,他也經歷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民國(孫中山、袁世凱、段祺瑞、黎元洪、徐世昌等人。

),幾乎是走完了中國的多半個近代史。

他的神奇預言(中國世博在上海舉辦)

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鄭觀應提出了舉辦世博會,是中國主張辦博的第一人。

《盛世危言》中的《賽會》一篇集中反映了鄭觀應對世博會的理解,並大膽提出了在上海舉辦世博會的主張。

他寫道:「故欲富華民,必興商務,欲興商務,必開會場。

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始。

傳奇的一生

他務實,從學徒做到了職業經理人 ,成為大VC ,興辦實業。

他高超的經營才能,讓招商局起死回生、漢陽鐵廠重獲新生。





他錚錚鐵骨,他敢於和洋人開啟商戰(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等)。

他在對法越戰,甲午海戰中搬運糧草,並預見了間諜戰。

他啟蒙思想,他寫就《盛世危言》,預見未來,影響無數仁人志士(尤以孫中山、毛澤東為最)。

他諫言盛宣懷未果,武昌起義爆發,清朝結束。

他預言未來,預見世博會在上海舉行。

他興辦教育,開啟民智。

清亡民國興,他仍在改良思想里,陷入迷惘,鬱郁中死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