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親手植下的兩棵桑樹,至今仍生長在世界上最小的古城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野,是一座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的歷史文化名城,始建於西漢初年(前206—202之間),在歷史上,新野曾是光武中興的策源地和蜀漢政權的發祥地。

在如今的新野縣城中心處,有一座世界上最小而且又最奇特的古城,漢桑城。

漢桑城距今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這個被稱為"城"的地方,實際上只是一座高不過一丈、寬不足八尺、牆頭有城垛、城門有石碑鑲嵌的古蹟建築,因城中長著兩株漢代的古桑,所以被人們稱為漢桑城。

據說,漢桑城內的兩棵古桑樹乃是武聖關羽親手植下,其中一棵叫"關植桑",另一棵叫"關宿桑",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時至今日,當年的古桑樹雖然主幹早已乾枯,但從根部又新生幼桑,歷經數代而不衰,仍舊枝繁葉茂,生氣蓬勃。

這兩棵歷經千年滄桑且富有傳奇色彩的漢桑樹,因為傳頌著三國名將關羽樹下愛民、助民的動人故事,所以被當地人奉為"神樹",被加以保護。

相傳,在東漢末年,即公元201年至206年(建安六年至十三年),劉備、關雲長、張飛帶兵駐軍新野時,以光復漢室基業為己任,在聽取各方的意見後,劉備決定三顧茅廬,在臥龍崗請出了諸葛亮。

諸葛亮擔任劉備的軍師後,馬上採取了兩項重要舉措,一是寬仁愛民,二是嚴肅軍紀。

這兩條政策頒布後,上至劉關張,下至一名普通小兵,都嚴格遵守,漸漸的劉備的新野兵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讚頌。

在新野駐兵的某一天,關雲長帶兵操練後回到住處,便將自己的坐騎隨手拴在了住所門前的一棵桑樹上,隨後進屋一門心思研讀兵書去了。

不料,這匹戰馬因高強度的操練早已飢腸轆轆,關羽進屋時又忘記了吩咐親兵給戰馬餵食草料,餓的兩眼昏花的戰馬不管三七二十一,便一口氣把栓它的桑樹的樹葉、樹枝、樹皮啃了個凈光,沒過幾天,桑樹因受損嚴重乾枯而死。

當時的關羽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而損失了一株桑樹的房東也不敢去找關羽進行理論,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後來,軍師諸葛亮得知這一消息後,找到關羽,向他重申了部隊的愛民紀律,並要求關羽自覺補栽一棵桑樹,對房東進行賠償。

對於諸葛亮的要求,關羽開始一直想不通,認為這本來就是一件小事,用不著諸葛亮親自跑過來教訓他,明顯是諸葛亮想要藉此事給他難堪,以樹立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後來,經過仔細思考,關羽最終覺得諸葛亮的話十分有道理,他與劉備、張飛三人桃園結義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恢復漢室江山,讓天下百姓不再遭受戰亂之苦。

如果他連這件小事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寬仁愛民,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

想通了這一點後,關羽便親自跑到集市上買來了兩棵桑樹,重新栽到了原處,並再三向房東賠禮道歉。

為了不讓所栽的桑樹再遭損失,關羽又帶領親兵,圍著桑樹建造了一座磚築護桑城池,久負盛名的"漢桑城"便由此而來。

到了明代的時候,原本的磚築護桑城池早已破敗不堪,當地官府就又在原基礎上圍以磚垣,形成了一座城圍11米、高4米、直徑3.5米、面積十多平方米的新"漢桑城"。

可惜的是,到了2007年,原明朝的漢桑城城牆也已破損,經過反覆考量,當地不得不對漢桑城進行重新翻修,將原本的圓形城體改為了方形,占地面積也擴大了幾倍,改變了漢桑城古蹟的原有風貌。

(全文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火燒新野屬杜撰:只是文職 沒帶兵打仗

諸葛亮火燒新野的故事十分流行。但歷史卻是另外一番樣子。小說中,諸葛亮被劉備「三顧」之後,體面出山。他出山之後先燒了兩把大火,第一把火燒博望坡,第二把火燒新野,尤其是後者,燒掉了劉備苦心經營了8年...

最小的城池,知道在哪裡嗎?

世界上最小的城池——漢桑城。這個城池長寬不過3米,距離今天約有1800多年,建造者居然是三國時期的關羽關雲長。這個最小城池位於現在河南鄧州東南方向新野縣的城中心。

世界上最小的城--「漢桑城」

說起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我想大家都能猜到是梵蒂岡。但要說起歷史中世界上最小的城,你可能要到處尋找答案啦!如果你生活在三國古城新野,你會驕傲的說小城在這裡!下面給大家細說一下這個歷史中最小城「漢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