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有一怪潭,潭水怎麼也抽不干,原來水下埋著諸葛亮的大恩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湟里鎮有個叫塘墩上村的地方,這裡有一個神奇的水潭,水並不深,但是不管幹旱有多厲害,潭裡的水總是滿滿的。

上世紀三十年代,常州大部分地區曾遭遇罕見的大旱,幾乎所有河流湖泊都幹了,只有這個水潭未受絲毫影響。

村民們都去挑水,又是供人畜飲用,又是給莊稼灌溉,可水潭中的水量就是不見少。

考古人員聽說這件事後,感到很驚訝,曾到現場勘探,結果發現水下有一座大墓。

根據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回憶,他們小時候就聽說這裡是個古墓,誰進去誰就會倒霉,不是死於各種機關,就是回去生怪病。

但又有人聲稱在墳的東北見過一個深不見底的盜洞,看來這個墓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村民在古墓邊挖土燒制磚瓦,挖出不少銅錢、銅鏡、瓷器、金銀器等古物,可是如今古墓已毀,蹤跡難尋。

那麼這個水下大墓的主人到底是誰呢?考古人員根據現場發掘及對村裡老人的走訪,又查閱了各類史書文獻及常州縣誌的記載,最終確定這座墓的年代是三國,而墓主就是三國時期一位風雲人物——東吳大將軍諸葛瑾。

諸葛瑾有個兒子叫諸葛恪,孫權死後成為東吳權臣。

當然,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二弟,叫諸葛亮。

諸葛瑾(174-241年),字子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瑾少有大志,遊學不倦。

大概十五六歲的時候,他的父母相繼去世,諸葛瑾只好帶著七八歲的二弟諸葛亮和三弟諸葛均,千里迢迢投奔叔父諸葛玄。

又過了幾年,諸葛玄帶著諸葛亮、諸葛均到外地當官去了,而諸葛瑾則避亂江東,遇到了他的伯樂——孫權,從此一步步成為孫權的股肱之臣。

孫權稱帝後,諸葛瑾被封為大將軍。

儘管名氣遠遜於二弟諸葛亮,諸葛瑾也是三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諸葛亮幼年失怙,那些年要沒有大哥諸葛瑾,恐怕早已死於亂世。

長兄為父,諸葛亮一直把他這位大哥當恩人看,雖然最後各為其主,但這似乎並未影響他們的兄弟情。

諸葛亮的傳世文集中,就有不少寫給諸葛瑾的信,如在《與兄瑾子瞻書》中,他這樣跟大哥說起自己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就跟面對面嘮家常一樣,兄弟情深,可見一斑。

如今,諸葛亮的衣冠冢、祠廟遍及各地,香火極盛。

相比之下,諸葛瑾身後就落寞多了。

只有那口永遠抽不乾的水潭,還能引起一些話題。

至於潭水為什麼抽不干,至今也沒人能給出合理的解釋,據猜測,可能是與神秘的地下水源相連通的緣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說諸葛亮一家是三國第一家族?

對於國人來說,諸葛亮已經是不能再熟悉的人物了。可是,很多人卻不是知道諸葛亮家族的故事,事實上,諸葛家族甚至可以說的上是三國時期一個龐大的「跨國家族」,位居三國統治高層。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

諸葛亮三兄弟的花樣年華

在三國時期人們都知道諸葛亮的謀略相當之高,但是往往卻不知道諸葛亮還有一位哥哥和一個弟弟他們的才能怎麼樣?那麼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的去介紹一下諸葛亮的兄弟,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他們的才能和謀略,以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