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的死是因為他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劉備的面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封,本為羅侯寇氏之後,劉備無子收以為嗣,不想,後來劉備生下劉禪,劉封的處境就非常尷尬了——劉備有親兒子了,他這個養子是多餘的了。

不知是不是想向劉備認可自己,勇武過人的劉封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斬首立功,在劉備入蜀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攻入漢中,斬殺夏侯淵,曹操率大軍從長安來爭漢中,此時劉備屯兵山上,拒險而守,令劉封下山挑戰,誘敵來攻,可見劉封已成為劉備信得過的愛將。

曹操氣得大罵劉備沒種,只敢讓養子出戰,並說要讓愛子黃須兒曹彰來敵劉封,曹彰之武、曹植之文並為佳話,可見曹操也肯定了劉封的能力。

後劉備讓留在荊州的孟達攻入上庸,但卻不放心他,又讓劉封順漢水而下統領孟達軍隊,最後攻占上庸,擊殺太守蒯琪。

劉備是有知人之明的,他不是擔心孟達的能力,而是擔心他的忠誠,最後孟達果然背蜀去魏,當然這是後話。

而此時,劉備坐鎮西川,荊州關羽、漢中魏延、上庸劉封成為前線三大軍團。

然而後來關羽死後,劉封卻被劉備殺了。

劉備殺劉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劉備對劉封不發兵就關羽,致使關於敗走麥城懷恨在心。

另外就是諸葛亮說的,劉封為人剛猛,擔心以後後主難以制服,故賜死劉封。

劉封臨死之際說道,悔不聽孟達之言,劉備為之涕泣。

可以看出,劉備殺之也是不得已,有不忍之心。

其實劉封的死,也是這人不能明辨大局,未能及時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斷所導致的,不甚明智。

《三國演義》一書,描寫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死人無數,只有為數不多者死後還值得說幾句,劉封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死是因未救荊州而被劉備所殺,頗為耐人尋味。

在封建的法統社會中,「正統」觀念是極為重要的,劉備認嗣在前,生劉禪在後,的確給劉備帶來一個非常頭痛的難題。

隨著劉禪見日成人,此問題就日顯突出,這個問題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接班人問題。

這也難壞了羅老先生,在羅老先生筆下,劉備是一個寬仁厚德的長者,不可以無故殺劉封,只好昧著良心,咬咬牙,閉著眼睛篡改歷史,硬說劉備生劉禪在前,嗣劉封在後,好讓關羽發話:「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

」以此讓孟達找到藉口挑撥劉封與關羽關係,見死不救,造成劉備殺劉封口實,此安排實在巧妙!

劉封,孟達因「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三國志·蜀書》)而未救荊州就該死麼?難道劉封功不抵過?請看劉封,在取西川與諸葛亮、張飛等沿江西上,屢戰屢勝;到西川後,劉備平定漢中時,多次臨陣,並不因自己是劉備義子而不「立新功」,以致曹操罵劉備:「常使假子出戰」。

如此,功勞也不少,這是劉封具有免死條件。

相比之下,失荊州,諸葛亮責任也不小,孔明得知關羽拒孫權求婚時也說:「如此,則荊州危矣,當替回關將軍。

」但議而不決,當斷不斷,誤了荊州大事;關羽當年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眾所周知,曹操是漢賊,當時不要說一個曹操,就是有十個也跑不了,孔明還為之開脫:「曹操命不該絕。

」立下軍令狀而放走漢賊者不需死,還浪得一個「恩怨分明,信義素著」的虛名,這是何等便宜之事!所以,劉封死得冤枉!更何況當時葭萌關軍權在孟達,而劉封僅是劉備「恐達難獨任」而叫劉封協助而已。

倒是孟達看得透澈,作書與劉封:「……今足下與漢中王,道路之人耳,親非骨肉而據勢權,義非君臣而處上位,征則有偏任之威,居則有副軍之號,遠近所聞也。

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三國志·蜀書》)。

而劉封則算不得為有識之人,撕書斬使,致敗回成都被殺。

眾臣下難道沒有人出頭相勸麼?沒有。

因為眾臣明白,劉備早已吸取袁紹、劉表諸人之教訓,此二人因繼承人問題處理不當落得家破人亡之下場。

深諳帝王之道的諸葛亮更知道:自己在劉封心目中,因感劉備三顧之恩,必是未來之「死硬擁嫡派」首領。

一朝劉封當皇帝,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他自己!因此更是落井下石: 「可就遺劉封進兵,令二虎相拼,劉封或有功,或敗績,必歸成都,就而除之,可絕兩害。

」既然有功,為何要殺?至此,劉封死定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生對蜀漢忠心耿耿,卻被諸葛亮所害?

三國時期,蜀漢雖然是最弱小的勢力,但是其中的名將並不少,例如可以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的關張,能在曹操虎豹騎中殺進殺出的趙雲,能力斬夏侯淵的老將黃忠,能讓曹操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的馬超;...

劉備痛殺養子劉封,禍首居然是諸葛亮?

小時候讀三國演義,看到劉備收劉封為義子,感覺多少有點莫名其妙。你路過一戶人家,看到人家的兒子長得不錯,就給人改名當自己兒子了。你圖什麼啊?要說劉封能力強、本事大,趙雲不比他強多了,你咋不收趙雲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