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生得好,皇帝照樣當 歷史上靠著好兒子當上皇帝的三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俗話說得好,沒有皇帝命,那就生兒子,兒子生得好,皇帝照樣當。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靠著兒子當上了皇帝的人,可謂父憑子貴,今天就來說幾例。
在中國古代的帝王制中,皇家子孫眾多,人人都相當皇帝,可皇位只有一個,要想當皇帝要麼白手起家開國立業自己創業當皇帝,像劉邦朱元璋趙匡胤等。
要麼就等老爹傳位,先奪得皇太子之位。
歷朝歷代,太子之位都是皇子們的「必爭之地」。
宮廷內鬥兇險異常,兄殺弟,子弒父都是屢見不鮮。
奪得了太子之位,以後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一言九鼎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榮華富貴後宮佳麗用之不盡享之不完。
落選了,那就只能伏在地上俯首低耳做臣子,從此過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日子痛苦度過餘生。
一個皇子能不能當上太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比如皇子的個人能力,嫡庶長幼,大臣的支持,娘家的勢力等等。
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要看是否能夠得到父皇老爹的喜愛和關注。
俗話常說隔代親,爺爺和孫子是最親的,皇帝老爹不喜歡自己,那就讓老爹喜歡自己的兒子,這樣自己也能稱帝。
歷史上就有很多自身能力並不突出,卻靠著兒子當上了皇帝的事例。
一 魏武帝曹操立曹丕為世子
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晚年糾結於世子之位應該傳給誰,最有資格最有能力繼承大位的長子曹昂因為自己的風流債而送了命,接下來自己最看重的千古奇才曹沖也被人謀殺,剩下來的都是幾個不爭氣的兒子曹丕,曹彰,曹植等,這些人作為小弟弟沒有哥哥曹昂的戰功和魄力,也智商平常跟不上曹沖的聰慧,但是就這麼幾個兒子了,大位和血脈還是要傳承下去的,那就在矮子裡面拔高個,在這幾個不成器的兒子裡面要找出一個相對差不多的人,最後的世子之爭就落在了曹丕和曹植身上,曹丕為人表面忠孝仁厚,但雄主曹操一眼就看出這個兒子暗藏著狡詐與陰險。
這時候才高八斗的曹植漸露頭角進入了曹操的視線,一度被曹操給予極大的希望,然而曹植文采可以但是智商太低,屢次在爭鬥中被曹丕擊敗,又多次醉酒誤事,可謂一介書生命比紙薄,漸漸的曹操對其失去了信心。
這個時候曹丕的兒子曹睿粉墨登場,曹睿長得和曹操很像,自小文采出眾天資聰慧,深的曹操歡心,常令曹睿侍奉左右陪伴,並對曹睿說出了千古名言「我基與你可以有三世基業了」,意思就是有了曹睿曹家最少可以傳三代不倒,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前幾年,為了方便孫子曹睿以後登基,曹操無奈之下將世子之位傳給了白眼狼曹丕,確保了曹睿日後的登基。
曹丕登基後果然「不負眾望」第一步就霸占了親爹曹操的所有老婆,收歸自己後宮。
但是曹丕死後皇位如曹操預料般的傳到了曹睿手中,滿足了曹操的遺願。
這也成為了歷史上最早的父憑子貴案例。
二 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
在朱棣年事已高心裡不足的時候,面對立誰為太子接掌大權,陷入了兩難的選擇之中。
當時有兩個人選,一個是長子朱高熾,是朱棣親爹太祖朱元璋當年親自封的燕王世子,所以先天繼位的優勢。
朱高熾一向性情溫和忠厚,待人寬厚,是個仁明的皇子,深受大臣和士子們的推崇,而且他行事小心謹慎,從未犯過什麼過錯。
但是長得胖,身體很不好。
令一個人選就是次子朱高熙,朱高熙長得俊朗,勇武善戰。
性格和朱棣很像,在朱棣北平起兵清君側後,朱高熙隨軍征戰多次立下大功,數次救了朱棣的性命,朱棣十分喜愛這個二兒子,感情很是深厚。
二兒子比大兒子出色很多,所以朱棣遲遲不按規矩辦事立朱高熾為太子,拖延了很久,拿不定主意。
於是徵詢解縉的意見,解縉只說了一句話「好皇孫」就默不作聲。
朱棣一聽此話,考慮到萬代基業大明江山,瞬間拍板了這個決定,立朱高熾為太子。
因為朱高熾生了一個好兒子,深得朱棣的寵愛。
朱高熾的這個兒子,名叫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
朱瞻基自小就才智過人,天資聰穎深的朱棣歡心。
為了確保皇位傳到孫子手上,就封了自己不是很喜歡的兒子為皇太子。
三 康熙大帝傳位雍正
一代聖君康熙駕崩後在遺詔中指定的皇位繼承人是老四胤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雍正皇帝。
這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因為最有實力的老大,老八,老十四個個出色,沒有一個庸人,為何康熙要把皇位傳給名不見經傳的老四那?那是因為雍正有一個好兒子,弘曆,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康熙存活下來的子女有36個之多,97個孫子,但他唯獨對雍正的兒子弘曆異常喜愛。
他把弘曆接進宮裡,讓他陪伴在自己左右,在這近百個孫子中,唯有弘曆得此待遇。
弘曆身材頎長,容貌清秀。
特別是兩隻秋水般澄澈的眼睛裡流動著不同尋常的靈氣與沉靜,少年弘曆就極得康熙的寵愛,日夜與康熙相伴,批改奏摺遊歷頤和園也是不離左右,可見對弘曆的喜愛。
康熙末年八子奪嫡爭得你死我活,康熙考慮到千秋萬代的基業,就觀聖孫,想讓自己唯一最喜歡的孫子弘曆日後登基,就將皇位傳給了雍正,這也是父憑子貴的典型。
小白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曹操中意的接班人到底是誰?四個候選人中,曹丕僅排第四
除了獨子以外,可以說古代幾乎每個皇帝都對選誰做繼承人是充滿了疑慮,雖然中國有「立長不立幼」的傳統,但是真正到了選誰做皇帝的時候,可就不是那麼絕對的管用了,就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廢掉了李承乾,而立了李...